郭沫若真迹鉴别,是否是真迹?
不是郭沫若的真迹。不过这件作品虽然有瑕疵,感觉笔墨功夫还是不错的。
首先气韵就不对,没有郭沫若那种大刀阔斧,酣畅淋漓的气度与文人气息格调。无论是用笔还是字形结构都显得比较拘谨。郭沫若的书法,有些点画或者说主笔非常突出,甚至如长枪大戟,不惜打破传统规矩和章法法度 。这件作品的结构处理有些做作,左上角的那个字处理的非常笨拙。
比如落款,“郭沫若”这三个字的气度就不够。“郭“字的“口”字,又写成了墨疙瘩。“若”字的“口”部字的运笔,就没有交待清楚。
用笔不够灵动,点画线条单一,郭沫若的书法点画线条粗细轻重变化非常悬殊。用印也不对,感觉是仿可的,而且就是书写这件作品的人仿刻的。而且这两方印的风格不一致。更让人搞笑的是两方印,都是姓名印,第一方的内容是“郭沫若”,第二方印是“沫若”,显然是多余的。以郭沫若的文化造诣,不可能钤盖印章如此低劣和不合乎基本的规矩、原则。
网络搜索了一下,发现了另一件作品,其用印近似,
感觉这件作品也不对。我们欣赏一下真正的郭沫若的书法作品。这件作品来于书法欣赏网,其真实性是比较可靠的,而且就气度上就不凡。
这几件作品就非常生动,充满一种文人的灵气雅致。点画线条的粗细轻重变化非常方法,而且和谐融洽,通篇作品没有一笔给人迟疑生涩之感。走作品有一种挥斥方遒的书生意气。
题主所附的这幅书法,写的内容是1961年5月郭沫若先生游泰山时写的《咏普照寺六朝松》诗:
“六朝遗植尚幢幢,一品大夫应属公。吐出虬龙思后土,招来鸾凤诉苍穹。四山有石泉声绝,万里无云日照融。化作甘霖滋九域,千秋长愿颂年丰(后改为‘东风’)”。
很明显,这幅《游泰山诗词》书法(见图一)不是郭沫若的亲笔。
虽然,从字形结构、签名落款和印章上看,都模仿得很像郭沫若,但我仅凭字上就可以判断,这不是郭沫若的亲笔,是别人模仿的。
为什么呢?我们来看——
(图二是郭沫若手迹,可以对比一下)
首先,从气魄上来看就不对。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会发现有外貌长得非常相似的人(也有一些大人物找替身),光看照片很难分别,但是只要一见到人,立即可以分辨出来!因为一个人最难模仿的是气质,看气质一下能分辨。
郭沫若在世时被捧为大文毫(不是一般的作家、书法家),他的书法以气魄胜。像题主发的这幅,看起来就很拘谨,写字小心翼翼的感觉,怎么会是出自大文豪之手呢?
其次,郭沫若作草书,笔画呼应,气势连绵,爽劲洒脱,韵味无穷;写草书笔画多呼应。从字的姿态上来说,郭沫若的字纵横捭阖,姿态万千;不会像这幅字那样每一个字都字字独立(缺乏呼应关系),更不会每一个字的姿态呆滞无神。
第三,郭沫若的字善于墨色变化,写草书提笔一行字甚至几行字一挥而就,一气呵成,浓淡枯润,表现无遗。像这种写一个字蘸一次墨的写法,只是初学者的水平,根本不可能是大书法家所为。
最后来说,题主这幅字上模仿出来还有一些失误。比如说“大夫”写成了“大失”,“吐出”写成了“吐公”,“四山有石”写成了“四山有山石”,“年丰”写成了草书的“这丰”,甚至连签名“郭”字都写成了“部”字,这些其实都模仿者“描摹”过程中,对原作一知半解造成的低级错误!
各位书友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
匿名2023-10-07 20:10:02引发了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