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赏析诗歌高度凝练的语言?
一、如何让诗歌语言更有张力?
诗是语言的结晶,心声的呐喊和艺术表现,所谓的张力,既是心胸开阔,也是对体材的发挥和形象设计,又是对词句语言的表达和修饰,本提问,就是希望诗人要开阔视野和胸怀,借鉴古人的优点,多写一些既鲜明又大气的诗歌和美词。
我认为写诗要有天赋,写好诗不但要有好的功底和天赋,而且还应有宽阔的眼界和胸怀。
小可认为,所谓“张力”,就是要留有空间,留有余地,让每一个人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
董仲舒曾经说过一句极为有名的话“《诗》无达估”,其字面的解释就是,在读《诗经》的时候,没有固定的解释,可以因人而异。
这一句话得到了后世所有人的赞同。甚至产生了延伸含义,比如,当一首诗写完之后,这首诗的主旨就不可以受作者控制了。
比如,你明明写的是一首爱情诗,可我读起来就是一首讽刺君主的诗作。
李商隐的诗这方面做到了极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而之所以做不出“郑笺”,就是因为他的那些“无题”过于隐晦典奥,可以产生许多种解释。
我今天在回复别人提问的时候,还举了一个诗的例子,就是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这首诗第一眼看到性感,第二眼看到慵懒,第三眼看出闺怨,第四眼看到寂莫,第五眼看到牵挂,第六眼看到害怕,第七眼看到了兵伐之苦。短短二十个字的一首诗,我能看到七种感觉和十种情感标签。
那么,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怎么样让诗词写得更有张力呢?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你真正想表达的情感藏起来十分之七,只留下十分之三让读者看到,然后读者产生联想或代入感,自动补齐你所藏起来的十分之七,甚至他们可以看到连你自己都没有想到的十分之九百九十七。
所以,我们在读古诗的时候,许多诗词在结尾都采用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甚至各种组合。比如《行香子》这个词牌,妙的就结句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李清照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苏东坡
百年光景,七十者稀。奈一番愁,一番病,一番衰。——辛弃疾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秦少游
微行清露,细履斜晖。对林中侣,闲中我,醉中谁。——晁补之
朝朝不去,夕夕空勤。似梦中云,云外雪,雪中春。——刘辰翁
一般而言,诗词中很少直接用愁,恨,泪,苦,寂寞,孤独等字眼,除非达到名家那个级别,否则肯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大多数都是通过景物,细节,对话,动作,叙述等来衬托,而这个衬托的最大作用,就是读起来分外含蓄,而分外含蓄的最大功能就是张力!
二、古代大诗人的作诗技巧是在哪里学的呢?为什么后人很难模仿经典唐诗的意境和文采?
诗人作诗就好比蜜蜂酿蜜,巧妇做饭。会作诗是一个诗人最起码的本领,如何学会作诗呢?作诗的技巧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作诗的技巧是从前人的作品和作诗经验中得来的。杜甫评李白诗作云: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说的就是李白的诗篇有庾信和鲍照的影子,李白是学习过他们二人的作诗经验和风格的。
会作诗就一定能写出好的诗作来吗?不见得!还有一句俗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需要知和行完美地结合,才能产生出好的作品。
足不出户,闭门造车,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李白、杜甫、柳宗元、苏轼他们的伟大作品无不是在漫长的游历或者是颠沛流离或者是贬谪途中完成的,如果看看他们的人生轨迹,与他们的作品可以说是若合符契,完美无间。
蜜蜂采得百花后方能酿出芳香浓郁的蜂蜜,而巧妇没有米的话也做不出好饭来。后人没有前人的人生经历,如何能写出他们那样的千古名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