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欣赏王建的《野池》这首诗?
你怎么欣赏王建的《野池》这首诗?
王建,字仲初,颍川人。唐朝大历十年进士,初为渭南尉,历秘书丞,侍御史。大和中岀为陕州司马,从军寒上,后归咸阳,卜居原上。王建与韩愈、白居易等相交。而与张籍为挚友,工于乐府,并与张籍齐名。
王建《野池》诗云: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我们首先按照律绝的平仄格律来分析一下吧!第一句“连秋堤”三字叫做“三平尾”,在律绝中是不允许岀现的。第二句“菱花结实”与第一句“野池水满”平仄不对。这第三句倒是符合律绝的平仄要求的了。第四句的“鱼东西”又是一个“三平尾”了。
所以,《野池》是一首古绝,而不是一首律绝。古绝,是不需要讲究平仄的。
其次,我们了解一下这首诗在写些什么。第一句:野外的池塘里,水已经很满,快跟堤坝顶端一般高了。第二句:菱花已经结满果实,蒲叶也十分茂盛。第三句:雨已经停下来,阳光洒在河口之上,风也跟着停了下来。第四句:蜻蜓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地飞翔,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可以看出,这四句诗都是写景的。虽然都是写景,但是前三句都是描写安静的物象,而第四句是描写运动中的物象。有动有静,动静配合,动静相宜。这是这首诗的写作方法,也是这首诗的风格。
一首诗专门写景有什么用呢?有一种写作的方法叫做㝢情于景,就是作品全篇都是写景,它㝢了什么情在其中,你要认真去体会方能得知。或者说,你还要了解作者的处境及情绪才能够得知。王建在写此诗时,可能正好没有什么烦恼的事情缠于其身吧,而且又来到池塘边上,不就写下了这首反映其闲适心态的诗了。
王建的诗是很有生活气息的。比如那《新嫁娘》中的一首云: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方才嫁到婆婆家的新媳妇儿,第三日下厨做饭煨汤,因为不知道婆婆的口味,就先叫小姑子尝一下是否合乎婆婆的要求。写得唯妙唯肖,同时反映出媳妇对婆婆要孝顺的心情,也折射出媳妇怕婆婆责怪的心态。
以上说的两首诗都是古绝的体式。要说到律绝,王建也写得不错的。你比如说那首《十五夜望月》,诗云: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一首诗,它的平仄韵律很协调,所以是一首很好的律绝。前两句写景,为后二句提供了环境。后二句抒情,说的是相同的一个中秋月夜,而各人的喜怒哀乐不同。尤其是最后一句以唱叹的口气说岀来,使人感慨万端。第四句中,“秋思”二字可能就是人们所说的诗眼吧!秋天是个使人发愁的季节。“思”,现代科学认为是大脑的功能,而古代中国中医学则认为它是“心”的功能。既然思是由心来操作的,有心字在“秋”的下面,肯定是愁思不断了。而这个愁思也就是“秋思”。
所以,王建的诗也很不错。尤其是这一首,使人感到有余音绕梁的感觉。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谢邀。
王建,字仲初,中唐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从军后白发入仕,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王建与韩愈、白居易等中唐名人都有来往,在这些璀璨人士辉映之下,诗名不显。倒是从年轻时就和张籍要好,一起写乐府诗,世称张王乐府。
由于从军和长期处于下僚,王建的诗题材广泛、格式不拘、生活气息浓厚,反映了社会现实,思想也比较深刻。语言则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一般都是篇幅短小的歌行体。
《野池》也是一首古体诗。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
古体诗就不用看平仄的,首句“三平尾”、结句“三平尾”都是大忌,不过既然成诗,想必在当时或者当地的口音中念起来,应该还是有些起伏吧。
但是我们用普通话念起来感觉并不怎么好。
看内容,也就是写了秋天野外一个小池子的景致。
首句写明时间、地点:“野池水满连秋堤,”野外池子的水在秋天涨满了,和堤坝一个高度了。
第二句继续写景:“菱花结实蒲叶齐。”菱花已经结了果实,蒲叶茂盛。
第三句写天气变化:“川口雨晴风复止,”河口雨过天晴,风儿定下来了。
第四句继续写风定下来之后的景色:“蜻蜓上下鱼东西。”蜻蜓上下翻飞,鱼儿游来游去。
很简单、自然、清新的一首小诗,就像一副画儿一样,也没什么深意,也没什么志向。也许有什么寄托吧,但是并不强烈。文字并不是很吸引人去探究背后的意思,又没有王维那种空洞得让人麻木的意境。“夜静春山空。”看王维的三平尾,和王建的写景诗不可同日而语。
这种水平的诗放到现在的旧体诗人里面,可能值得一夸,可是那是唐朝,是随便一撸就是大诗人一串的盛唐啊。
所以,诗名不显也是情有可原的。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喜欢请点赞并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