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杂志思维办起“时差”书店
标新立异、个性鲜明是独立书店的一个显著标志。2020年初,一家名为Jetlag Books的独立书店在北京三里屯开业,本月底,这家书店将在东四南阳共享际开新店,面积比第一家增加了一倍多。“Jetlag”意为“时差”,移动互联网时代,这家书店抓住快闪、限时等时差概念,走出一条独立书店的另类生存之路。
Jetlag Books书店一角。
图书和杂志拥有核心地位
2020年初,正是新冠疫情肆虐之时,Jetlag Books书店横空出世,这也是疫情开始以来,国内第一家开业的书店。偏偏这家书店打着旅行主题概念,真可谓“生不逢时”。但书店创始人乌云告诉记者,从书店诞生以来,从来没有开不下去的时候。
Jetlag Books三里屯店只有40平方米,最初定位为城市新型报刊亭。乌云说:“我们希望把更好的资源带到书店行业里来,因此筹备阶段就决定要找最优秀的设计师。”设计师蔡为的创意颠覆了人们对独立书店的固有印象,书架采用可拆卸的钢架调整陈列方式,在有限空间里,书店可以根据自己的主题、概念进行任意调换。“保持原样在互联网时代是个劣势,大家都是三分钟热度。”乌云如此说道。
而在东四新店,设计师蔡为将自己倒时差那种飘飘忽忽的失重感延续在新书店里,但设计语言有了新的变化,她这样描绘道:“书架改成透明的亚克力材质,光打上去,所有的书就像飘在空中。”
但两年过去了,无论经过怎样的尝试和实验,图书和杂志在这家书店的核心地位从未被撼动过。从创办之时起,这家书店上架的杂志种类就已超过120种。不仅因为两位创始人有杂志编辑或设计师背景,还因为整个团队都相信,在一个快速迭代的移动互联网社会里,杂志仍然可以带来设计的美感。当然还有图书,来自中外的图书品种看起来不算多,但本本堪称精品。
“我们尽可能地去降低读者看到书的门槛。”乌云说,为了提高单本书展示的机会,让读者以最舒服的方式摸到书,那些封面一定要想方设法露出来,而不是立在书架上,让读者不易翻看。而且这家书店与众不同之处更在于,如果一本书卖到了几十本,哪怕有更高的销量也不会再卖,因为要给读者未曾谋面的书以展示机会。
独立开发的手机壳卖了2万个
“独立书店没有开发和生产能力,我们希望有优秀的设计师、优质品牌能参与到书店里来,这样才有新的东西不断出现。”乌云说,他们与设计师合作开发的手机壳正是书店试水的第一个产品,迄今,手机壳已卖掉2万多个。
书店联合创始人李冠儒说,推出手机壳也是因为它和书店的旅行主题相关,和精神消费相关。据他介绍,截至目前,手机壳推出了两个系列,第一个是城市旅行系列,该系列用各个城市的票据为设计元素,如北京用火车票做设计,纽约采用飞纽约的机票设计。另一个系列则为星际旅行,在疫情反复的日子里,很多无法出国的年轻人都喜欢上了这一主题。“后续,我们还会继续推出眼罩、袜子、游泳圈等和旅行文化相关的产品。”李冠儒说。
“书店的能量不仅影响出版业,书里如此丰富的内容属性还可以结合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乌云说,书店与设计师合作办展,每场展览都会收取租金,迄今举办过的展览有10场。书店还与商业品牌合作,比如大部分手机主打拍摄功能,书店就组织相关活动,请来摄影师讲与影像有关的话题。与珠宝品牌的合作,也不是简单进行珠宝陈列,一些珠宝品牌出过很多精美画册,摆在书店也是一种潜在宣传。
在限时空间做一本“半年刊”
“我们是以杂志的思维来办书店,杂志有季节、有周期、板块化,我们会根据这些特质来对书店进行调整,从不希望书店是静止的。”乌云说。
Jetlag Books和多家商场合作,推出书店限时空间,每半年更换一家商场、一个场地,每一次都按照新的主题设计,每个限时空间都会与不同的品牌合作方带来形式多样的活动,使之看上去像一本“半年刊”。去年,Jetlag Books西单更新场限时店亮相,现场全部是台面,读者像是去展厅巡游,书成为读者关注的焦点,他们只需要低下头去翻书,一切都简单而自然。
2020年12月,方夏设计创始合伙人罗振华受邀以“书店离家出走”为主题打造Jetlag Books西单更新场限时店——“云”。罗振华说,在创意初始阶段,大家一起对北京、上海等多个城市的报刊亭做了调查,结果发现,传统报刊亭正在从我们的城市不断消失。“我们想让报刊亭重新回归人们的视野,做一个有趣的针对年轻人的空间实验。”当面对罗振华设计的概念图时,Jetlag Books创始人以及西单更新场业主当即全票通过。
于是读者在现场看到,几片“云”飘荡在空中,阳光从“云层”上方洒下,期刊和生活场景笼罩在这片光芒下,看上去与精致雕琢的周边商铺不同,却瞬间击中人心。“这种设计造价很低,像是小短片一样,但是传播效果很好。”罗振华说。
限时书店的到来,对于商场和书店而言,无疑都是双赢之举。乌云说,半年的快闪店双休日能吸引近两千人到来,而且最后算下来,快闪店实现了盈利,而对一般实体书店来说半年实现盈利是不可思议的事情。Jetlag Books书店这些另类生存探索,或许能带给处在经营困难之中的实体书店一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