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大赛的策划书怎么写?急?
书法大赛的策划书要涵盖以下几点,供参考。
一、策划主题。你要通过书法大赛彰显什么或者说要弘扬什么等。
二、宣传工作。通过什么媒体怎么宣传这次书法大赛。
三、参加人员范围。仅是本地书协人员还是面向全社会。
四、征稿时间(是否现场书写)、大赛时间、大赛场地。
五、组织方及评审人员。
六、奖励。
带“中”和“全”字的国家级书法展,是否应该规定书写自创诗文?
你好!我对书展不感兴趣,并不熟悉书展的要求和规则。
在古代,书法是文人士大夫们的一门技能。他们能作诗写文。在手写的年代,字写不好对自己的前途事关重大。官员的选拔都是通过科举考试。所有的官员都是饱学之士。写诗作词,也是他们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写几首诗对这些饱读诗书的古代读书人来讲,根本就不是问题。
今天的教育侧重点是科学技术,所使用的书写工具也不再是毛笔。诗词的写作,至少在中学阶段以前,在课堂上是没有的。诗词教学以赏析为主。这也和现代白话文有关。古诗词的写作,需要有深厚的古代汉语基础。词语典故,山川地貌,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遣词造句,声韵平仄等等,不经过系统的学习,这个诗词是作不出来的。
现在的书法家作品,很难见到自作诗词。不是没有,是很难。普遍的是抄写古代诗词。所以现在的书法作品缺少了一种书卷气息。这也不能全怪书法家们无写诗词的才能。大家都没有受到写诗作词方面的教育,与其生拼硬凑的编几句顺口溜,还不如抄写古代优秀的诗文。古代书法家他们也会抄写别人的诗词歌赋,我觉得这并无不妥。文中所有的配图,都是赵孟頫所书,而内容都不是他所作。古人能抄写,现在的人为何不能抄写!
【壹】近日从有关媒体报道得到“十二届书法国展”的消息,从“中国书协某领导给资深的书界老先生拜年”对话中透露了一些此次展览的策展情况看,大体上看到了此次“国展”与往届不同的三个方面:【贰】一个是多体投稿。这个观点新,但颇为难以操作,是五体分开投稿,又同庭展出呢?还是一张卷子中反映呢?因为它与展出的数量相联系。从节约资源上考虑值得商榷,总共就那么点展数嘛;从展示最美的角度看,犹如人的面孔,不是每个角度都一样好看,以此可以从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看,还没有出现过某一位文豪的书法诸体样样俱全,样样皆被后人作为法帖临习的。王羲之行书天下第一,草书不及怀素,楷书不及唐楷,隶书不及汉隶,包括简书和帛书,篆不逮殷商等等;另外,这样的设计构想虽好,那么怎样操作才算完美?这样的初衷或设想,也许来源于展出的作品往往是作者擅长的书体,而不是展示基本功的楷书等,一旦展出被人“骂”怕了,担心展出的作品被一些书法爱好者,或关注书法者“喷”为丑书。其实,世上的事情没有绝对的事,让人评论是为了把事办得更好,但能守住阵地,方显自信满满。【叁】另一个是展览件数。这个犹如考大学扩招一样,书法展出件数的增加,就意味着多给人以机会,赢得作品亮相的机会罢了,与是否公平竞争无关。总之,这个不是问题的核心。关键在于书法展览的载体,这是第三个方面的信息,即书法展览的主题内容要求,是此次谈话中透露出的重要信息,也是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即书法活动是“文化”的活动呢,还是“工艺”活动的大问题。当然书写本身就是文化,但它是识字层面的事,不代表文化活动的整体创新能力。于是终于发现了问题,即提出了“提倡书写自己的心声”的设想。其实,这还不够,不是“提倡”,这个很勉强,底气还不甚很足,应该是硬道理才对。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凡征稿都有这一条,但效果又怎样呢?从几十年的展览情况看,翻一翻历届历次的书法集子,实际上跳不出征稿要求归要求,评选归评选的窠臼。【肆】关于“提倡书写自己的心声”的问题,这是专题性的东西,标志着新一届中书协领导班子的锐意改革的决心,这个应该肯定和支持!其实,归根结底,书法是文事,“文以载道”,“文”是首位的,通过“书”的过程来体现。这样就要求“文”与“书”的能力二者兼备,达到珠连璧合的效果。曾无数次看到书法展的主题要求诸如“强国、强军”的要求,但展出的作品内容五花八门,不是唐诗宋词、书论史记内容,就是历代的这个“辞”,那个“赋”等,不是说古老的内容不能书写,至少写的时候和地方不对。难道到了二十一世纪没有新东西呈现?幸喜的是此次谈话中亦提到此事。如果不从现在做起,不从自身做起,这样下去,再过几百年,或更长的时间,反观今天又有什么?还不是让后人再写今天之前的那些内容吗?今天有属于这个时代的诗词歌赋,并不乏兼有好的书写能力者,只是愿不愿意发现罢了!虽然是书法上的事,但冠上“国展”,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必然的必须的!【伍】如今的时代,还是人才辈出的时代,只是文与书的分离,具体是书法活动太注重书写功能,少有拿出时间和办法来考察书法内容的事。既然“文以载道”“文可以发心”,“关注文,关注文背后的人”的事,光有好的动念还不够,还必须有个章程来约束。为了便于操作,此次十二届书展,建议给出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在书写能力同等条件下,书写内容首创者优先选拔,并建立评审机制,形成评委的双轨制,即组建书法文字专家评审委员会,由有研究有业绩有创新的实力派专家和人员担任。通过了内容关,即文字关后,再交给经建立书法评审委员会专家库,届时抽取评委进行艺术层面的评审。如果有了好的评审办法,“评审制度就要真正地引导书法家在对艺术重视的同时关注文,关注文背后的人”的提倡和要求,才能得到自觉的落实到位,而不致落于又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当中,真正使“文可以发心”成为一种时尚潮流,成为文化人羡慕的文化盛会。【陆】我们现处在于一个历史性的新时代,文化工作者的重任在于挖掘潜力,发现人才,推举人才,为时代争光,无愧于时代,这才是十二届书法国展最具崇高的历史使命。
思考题:
【壹】书法作品展览,听起来是写字活动,实际上是进行的一种文化活动,而且是文化的会餐。既然是会餐,就不会只是像鸡蛋炒西红柿那样简单的“一盘菜”,而是有酒有肉有菜而丰盛的“一桌菜”。 如果书法“国展”是有血有肉的个体,那么,就可以这样形容书法活动,书法内容是“国展”的“血”,书写形式是“国展”的“肉”,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血肉之躯,才能赋予灵魂的力量依托。还有一种比拟是,如果命名为书法国展,那么,优秀的自创诗文是“皮”,良好的书写能力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是人人共知的道理。
【贰】联系到书展盛事,尤其是命名为“国展”的书法活动,书写能力是一回事,书写内容又是一回事,这是硬生生的剥离了书展的体魂。虽然书展区别于类似高考、国考,写字是否工整,具有美感,只是个参照系数,但卷面分还是有的,而且仅仅是个卷面分。 同样,作为书展活动,它同样不是单一的形式和要求,它不仅仅是写字比赛,而且是赛文的擂台,展现着中国人文精神的力量体现和聚力发力的场所。这样的话,可以试想一下,号为书法“国展”,假如没有优秀的自创诗文作为原动力,何以倡导和引领文化方向,何以体现时代精神。
【叁】所谓时代精神,就是通过毛笔或书法这个载体,反映当代的新生事物,也就是当代的文化,既是一个传承的文化,更是一个创新的文化,同时也是区别以往的过去的文化。如果是一般的书法活动也就罢了,只要发动广大民众参与其中就是一种进步。 对于书写的内容什么,不能要求太苛刻,抄抄写写是完全可行的,只要书写内容达到积极健康向上就完全可以了,不然就会消弱书法活动的负载量,使书法活动成为少数人的生活,唤不起全民的文化自觉,无疑对传承文化和交流活动不利,甚至变为孤独的行动。对此,书法活动是一个面上的不同层次,犹如万事万物一样。
【肆】纵览历史长卷,几千年的书法艺术史,是脱离不了的一场文学史,从钟鼎文开始,到竹筒帛书,再到碑文纸卷,文字就是载文载史的过程,也体现了原始创作的伟岸,使不断演化推进的历史赋予了新鲜活力。 以此,如今的国字书法大展,只管操笔,不能成文,如何才能做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有如何发挥好领头羊的榜样作用?如果倾一国之力的书展盛典,如果连有字有文这个起码的要求,都变为提倡或勉强提倡,甚至不是积极的提倡,使之成为只是理论探讨上的事,评审时只管字,不管文,那么不妨设想一下,这种文化活动到底能走多远?!
【三上词话_百度百科】三上词话_百度百科
注:图片书法系“三上”之作。
-
匿名2023-09-17 16:40:01是一家让人回味无穷。
-
匿名2023-09-17 09:40:01好看到让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