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more+
咨讯
more+
宣笔
more+
徽墨
more+
宣纸
more+
宣砚
more+
中国诗歌
more+
中国书法
more+
中国美术
more+
中国艺术
more+
理论国学
more+
登录
注册
首页
>
中国诗歌
>
诗歌理论
罗振亚:百年新诗经典及其焦虑
2022-05-27
9
沈奇:蓝色反应与另一种汉诗——有关新诗与外国诗歌译介几点思考
2022-05-27
7
万孝献:海子诗歌的深渊圣徒情结与救赎之路
2022-05-27
10
海子之后,新诗的三个维度:以韩东、于坚、臧棣为例
2022-05-27
11
姜涛:“为有源头活水来”——早期新诗理论中的“修养”与“源泉”论
2022-05-27
9
傅华:中国现代抒情诗叙事性发生的语言机制
2022-05-27
20
王力:论胡弦诗歌的精神理路
2022-05-27
7
李海英:诗的梦行为——试论徐玉诺无意识写作的现代性
2022-05-27
9
海德格尔:荷尔德林与诗的本质
2022-05-27
18
罗振亚:朦胧诗后先锋诗歌概观
2022-05-27
10
朱妍红:时空维度的戏剧化探索:论穆旦1940年代诗歌的现代主义追求
2022-05-27
11
张凯成:“视点”偏转、理论思维与研究载体的“当代意识”:2017年中国新诗研究综述
2022-05-27
21
敬文东:词语:百年新诗的基本问题——以欧阳江河为中心
2022-05-27
18
赵卡:以丛书的方式读臧棣入门——漫谈臧棣的诗
2022-05-27
20
晏榕:作为仪式的抒情、超现实幻象及智性的发生—— 一论当代诗歌的问题与方向兼论韦锦、张伟良的诗歌创作转型
2022-05-27
20
荣光启:散文诗写作之于当代诗坛的意义
2022-05-27
10
桑克:与激情竞争:当代诗和浪漫主义的彼此怀疑与相互更正
2022-05-27
11
罗振亚:中国先锋诗歌的“百年孤独”
2022-05-27
20
杨小滨:镜花水月,色空无碍:读陈义芝诗集《掩映》
2022-05-27
16
邱雪松:历史与想象——关于“九叶诗派”的思考
2022-05-27
23
方长安:读者视野中的徐志摩
2022-05-27
27
王家新:论昌耀诗歌的“重写”现象及“昌耀体”
2022-05-27
21
陈本益:西方纯诗论考论
2022-05-27
22
邱景华:刘洁岷《黎明的恐怖》细读
2022-05-27
12
杨克:漫步在诗歌精灵的国度——简述“90后”的诗
2022-05-27
7
上一页
1
..
206
207
208
209
210
下一页
笔墨纸砚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