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的《文赋》体现出来的文学价值作用
一、陆机的《文赋》体现出来的文学价值作用
《文赋》作为一篇骈赋论文,它本身就极富审美价值。
《文赋·序》的主要贡献,是首次提出“意”的概念,首次提出“意”、“物”、“文”三者关系的理论,首次提醒作者创作时应做到主体情意和创作客体(对象)吻合;应巧妙地遣词用句,把自己心中的具体的生动的“意”(文思)完美地表达出来。这是《文赋》突破性的贡献。
另外,《文赋》在”文体分类的创新、“诗缘情”的大胆创见、突出了主题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创造了“主体论”、驰骋想像推陈出新重视风格“也有原创性。
二、我国文学之最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三、陆机文赋的内容介绍
行书包括的范围很大,字体形态中具有动感,富有变化及自由发挥,有的行为近似楷书,有的行书近似草书。如此行书在字形上,亦可称为「行楷」又可称为「行草」,在笔意上是形形色色,所以经常被采用为创作美术作品的题材。
行书连笔的顺序,多半按照楷书为基础架构,但有时因笔划上的关系,也会稍有不同之体态。由各类行书中去揣模、研习,可以从中求得无限的乐趣。
四、什么是赋?有什么特点?
赋,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重要文体,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其远不及诗词、散文、小说那样脍炙人口。但在古代,特别在汉唐时诗与赋往往并举连称,从曹丕的“诗赋欲丽”和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窥端倪。
那么,何为赋呢?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唐,衰于宋元明清。在汉唐时期,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至于诗。《史记》中称屈原的作品为赋,《汉书》也称屈原等人的作品为赋。后人因推尊《史》、《汉》,所以便把屈原等人作品称为之赋。
“赋”字用为文体的第一人应推司马迁。在汉文帝时“诗”已设立博士,成为经学。在这种背景下,称屈原的作品为诗是极不合适的。但屈原的作品又往往只可诵读而不能歌唱,若用“歌”称也名不正言不顺。于是,司马迁就选择“辞”与“赋”这两个名称。不过,他还是倾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这是由于屈原的作品富于文采之故。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为“赋”。真 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常以“赋”名篇自己的作品了。 “赋”的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片》。
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边缘文体。在两者之间,赋又更近于诗体。从汉至唐初这段时期,赋近于诗而远于文,从主题上看,楚辞体作品主题较为单一,多为“悲士不遇”。而其形式也比较固定,都是仿效屈原作品体式,象屈原那样书写自己的不幸与愁思。 屈原的《招魂》全篇的铺张夸饰,对汉大赋的影响不言而喻。赋自诞生之日便 带有浓厚的文人气息,这就是受楚辞影响极深的原因。骚体赋,多采用楚辞的“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也常继用了楚辞的“引类譬喻” 手法。
除了诗、词、曲之外,历史上还存在过一种具有诗歌特点的文体,这就是赋。最初的诗词曲都能歌唱,而赋却不能歌唱,只能朗诵。它外形似散文,内部又有诗的韵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斆之间的文体。
赋与诗的盘根错节,互相影响从“赋”字的形成就已开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更出现了诗、赋合流的现象。但诗与赋必竟是两种文体,一般来说,诗大多为情而造文,而赋却常常为文而造情。诗以抒发情感为重,赋则以叙事状物为主。清人刘熙载说:“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
汉赋的体式上大致有三种,即骚体赋、四言诗体赋和散体赋(或称大赋)。从赋的结构、语言方面看,散体、七体、设论体、及唐代文体赋又都比较接近于散文,有的完全可归于散文的范畴。赋的似诗似文的特征,与现代文学中的散文诗有些相像。 它主要有三个特点: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压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骈文受赋的影响很大,骈比起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在文章中广泛用赋的骈比形式,是汉代文人的常习。以至于有些以赋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视作骈文。象南朝刘宋的鲍照的《芜城赋》、谢惠连的《雪赋》及谢庄的《月赋》等。
赋,是由楚辞衍化出来的,也继承了《诗经》讽刺的传统。关于诗和赋的区别,晋代文学家陆机在《文赋》里曾说: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也就是说,诗是用来抒发主观感情的,要写得华丽而细腻;赋是用来描绘客观事物的,要写得爽朗而通畅。陆机是晋代人,他的话说出了晋代以前的诗和赋的主要特点,但不能作机械的理解,诗也要描写事物,赋也有抒发感情的成分,特别是到南北朝时代抒情小赋发达起来,赋从内容到形式都起了变化。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四人被后世誉为汉赋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