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的《胆巴碑》和《妙严寺字帖》怎么都是墨迹,而不是拓的帖
时间:2022-06-30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主要时间问题,年代越久远的书家,存世墨迹越少,年代越近,则存世墨迹越多。赵孟頫是元代的书家,中间也就隔了明清和民国,时间比较近,所以赵孟頫的书法存世墨迹较多。如《胆巴碑》《心经》等都是墨迹。但赵孟頫也有拓本,如《东岳行宫记》。
顺便说一下书帖的种类。书帖主要分拓本、摹本、墨迹本。
拓本一种是前人为他人写的墓志,因为石刻比纸本保存时间久,所以后世发现这个书法好,就用碑拓的方式把字拓下来。如《董美人墓志》《曹全碑》等。还有一种是古人觉得某人的字写的好,有保存价值,刻意请那个人把字写在石碑上,刻下来。另一有一种则是把墨迹附着于石碑上先描下来,在填墨,在刻。不管用那种方式,从石碑上拓下来的字都被称为拓本。
摹本摹本有分两种。一种是临摹,就像我们今天临帖一样,对着前人的书法临摹一幅作品。如褚遂良临摹的王羲之书法作品等。这种办法没有办法还原原作品的全貌,只是一个大概。另一种则是双钩摹本,就是把一张纸覆盖在原作品先用笔把原字勾勒出来,再填墨。最为典型的是冯承素双钩摹本王羲之《兰亭集序》。这种工艺极其精湛的,如今已失传。
墨迹本墨迹本就是原书家写的墨迹,也称真迹。当然墨迹本里也有猫腻,后人模仿前人笔记写一幅字,冠以前人名号,说成是前人的墨迹。据说《中秋贴》就是米芾造的假,不是王献之的真迹。这种还勉强可以接受。最讨厌的是电脑照相技术出现以后,一些自作聪明的人把碑帖通过电脑调色技术改造成墨迹本,这种最不能容忍。
-
匿名2023-10-09 00:50:02缺乏足够的论据支持。
共 1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