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楷书过渡行书最好的碑帖是什么?
一、从楷书过渡行书最好的碑帖是什么
在楷书四大家里面,颜、柳、欧、赵,只有赵孟頫是元朝的,而且在这四人中前面三人笔画都比较方正,而只有赵孟頫的字,虽然归为楷书四大家之列,但他的笔划则有细微的变化,特别是笔划与笔划之间有连带感,趋于行草书的章法。
记得我读书时,一直到读高中字都写得不够工整美观。后来到大学时我选的是文科,因此常常为写不好字而苦恼。为了改变我写字的弊端和短板,我开始自学书法,包括钢笔字和毛笔字,为此我还读了很多美术、书法方面的书籍,购买了大量的名人字帖。在获得了一些书法方面的基础知识之后,我便从基本功开始练习字帖。首先练习楷书,以楷书四大家为蓝本,最先练习柳公权的字,主要是练习字的骨架,因为柳公权书法的特色就是刚劲有力,笔画清净苍萃;然后再练习颜体,颜体的特色则是肥瘦变化中做了一些延展,收笔处见一点锋芒,特别是撇捺之中,能收放自如;其次是欧体书法,笔墨就更趋于浓重典雅一些,笔划的变化就更加大胆;最后才是练习赵孟頫的楷书,赵孟頫的书法有一种绘画中留白的韵味,字有明显的章法,布局很美,他的字是在方方正正楷书(包括王羲之标准的楷书)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格调和格局的演化,我对他的字十分喜欢,我觉得鲁迅先生的字有赵孟頫书法的意境之美,但其缺点就是不够大气。
通过长期的书法练习,我在日后的工作中,无论我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均会得到同事们的好评和赞赏。
如若是真正学习行书的话,最好的范本当属王羲之的《兰亭序》,虽然已无法勘正原稿手迹,但不愧为天下行书一绝。因此,我觉得从楷书过渡行书的应该是赵孟頫的书法,虽然其本身就是楷书,但我却把赵孟頫的字归为“楷书中的行书”(简称行楷),这也算是与大家分享我学习书法成长的一段最美好的经历吧。
名人文化郭大哥 | 如果喜欢的话请多点赞和转发——多谢粉友支持!
二、书法的碑学、帖学和碑帖融合各指什么?为什么有的书法家要追求碑帖融合?
碑学,虽然是清代提出的概念,但是,事实上在汉唐代已经盛行。
而帖学起码唐代也已经盛行了。例如杜甫给外甥李潮的诗《李潮八分小篆歌》中说:“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的记载,说明唐代早已有用枣木刻制的书法帖子了。
为什么这样说碑帖古已有之呢?因为,中国古代的书法传播载体,从东汉时代就有造纸了。逐渐开始在纸上写字了。
东汉以前没有造纸,汉字的主要传播载体就是竹简、绢帛。
竹简和绢帛是最日用的书法载体了。
但是,不是人人都会拥有竹简和绢帛的,也不是竹简绢帛,都适合做书法字帖。
因此,石刻书法,就成为书法学习的主要途径了,这就自然会形成以碑刻为字帖的学习习惯。
例如汉末雕刻成功的《熹平石经》,刻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至东汉光和六年(公元183年),是大文学家书法家蔡邕书写的。
《熹平石经》残碑。
这个石刻经书一出来,就引得洛阳很多学士观看学习书法。
汉代如此,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都是这样。书法学习从碑刻中来,本来就是一个悠久的书法学习历史传统。
此外,学习书法,要学习名家的字帖,不是人人都拿一个真迹临摹的,这也是以名家碑刻为书法学习的教材的原因。
所以,所谓的“碑学”是清代才提出的,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但是,清代提出“碑学”与历史上的碑学的意涵和价值是不同的。
如果说唐代以前的书法学习从碑刻中来是自由学习书法。
那么,唐代以后的碑刻书法,主要以唐代楷书为标准。这个楷书体系,基本上是建立在王羲之书法体系之上的。
这个书法体系也一直是以唐代楷书和王羲之书法为主的。
其他的书法,例如隶书、篆书、魏碑等等,都不在书法学习的范围之中。所以,唐代以前是没有这样比较统一的书法范围的。
虽然唐代以后,学习书法主要以楷书为范本,但是,行书也是学习的主要书法之一。
这些行书的范本,唐代以《兰亭序》、《圣教序》为主。而大众得以学习《兰亭序》、《圣教序》,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应该就是杜甫所说的枣木刻制的拓印字帖,所以,也可以看作这是帖学的存在和源头。
事实上,帖学和碑学,在事实上是一直存在的。
但是,书法史上的帖学和碑学有另一层文化的意义。
宋太宗赵炅在淳化三年主编的《淳化阁帖》,收集了从先秦到唐代帝王、大臣、著名书法家,更大范围的书法作为范本集中丛刻,是大规模传播帖学书法的开始。
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赵炅令出内府所藏历代墨迹,命翰林侍书王著编次摹勒上石于禁内,名《淳化阁帖》。然后赐给王室、大臣,非常名贵,这也是中国书法,从碑学向帖学转变的重要标志。
由于王著对书法研究不够精深,对帖子的制作和编辑有一些错误,再加上原版100多年多有损坏,徽宗大观三年(1109)正月,又根据《淳化阁帖》整理、编辑、刻制了一个《淳化阁帖》的再版本《大观帖》。
这个帖是皇帝书法家宋徽宗主持的,所以,刻制比《淳化阁帖》要精致得多。
《大观帖》中字帖所以,从宋代开始,由于《淳化》、《大观》两个帖的传播影响,以二王为主的帖学书法地位就彻底确立下来了。
这个传统到明清时代,达到了高峰,同时,书法也过于单调。
例如,只有二王,隶书、篆书、魏碑这些书法形式,已经非常远离书法艺术了。
例如宋代、元代、明代都没有隶书和篆书书法家,更没有“魏碑”书法家。
这就引起以考据学,带动出来的书法“金石学”家,对钟鼎文,汉碑和魏碑的重新重视,掀起了一场持续到今天的“碑学”书法新概念。
为什么清代碑学,主要是钟鼎文汉碑魏碑,而不是唐碑?
这是因为,唐碑一直是唐代以来学习书法的主要碑帖,而且清代包括我们今天,仍然是书法主流。
但是,钟鼎文代表的古篆书,我们从汉代已经久违了,代表隶书的汉碑我们从南北朝时代就久违了,代表隶书向楷书蜕变的魏碑,我们从唐代就久违了。
重新认识这些书法,是对书法艺术百花园的一次充实和丰富。
唐代以来,中国的书法日益走向为科举服务的工具,过分崇尚二王的妍美风格,成为没有书法艺术和气质的书法。所以,书法越来越僵化了,魏晋风流和晋唐气韵成为死气沉沉的馆阁体书法。
书法艺术有一定的萧条。
乾嘉年中 著名考据学者书法家阮元和包世臣这些人,提出魏碑书法新概念。
这也是中国书法史上,赌一次提出魏碑的书法概念。
一时不少书法家积极学习魏碑,尤其是包世臣的弟子赵之谦的魏碑书法成就特别突出。
晚清时代,变法图强的潮流兴起。康有为对魏碑书法,系统提出有“十美”之说。
他自己以《瘗鹤铭》为经典,改变了自己的二王书风,给人耳目一新的书法面目。
康有为弟子众多,都是风韵人物,包括大弟子梁启超也是学习魏碑的。所以,学习魏碑成为书法变革精神的象征了。
而书法史上的“碑学”,实际上就是狭义的魏碑书法了。
魏碑书法是迟到的书法艺术,它起源于隶书,与王羲之时代的楷书,是大体同时发展出来的书法。
只是“魏碑”书法,有的有一些隶书的尾巴,有点几乎与王羲之体系的楷书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书法家欣赏的“魏碑”主要是北魏东魏到北周包括隋朝的一些碑刻。这些碑刻产生在南北朝时代,所以,叫“魏碑”。
我个人认为,实际上,“魏碑”只不过是楷书的一种风格。个别还残留一下隶书的尾巴,质量风格也是参差不齐的。
优秀的“魏碑”书法,可以说远远不在唐楷之下。所以,学习和欣赏魏碑书法,也是与汉碑唐楷同样重要的。
碑帖融合,这是现代书法家提出的一个书法理想。
如果严格来说,帖学事实上,基本是行书,而魏碑是碑刻,基本上没有行书的碑刻。
所以,这是把行书的用笔结体与“楷书”的用笔结合起来,在实际上有难度,也不是没有可能。
一般认为,帖学以中锋用笔,魏碑以侧锋用笔。
事实上,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把魏碑的雄强精神和帖学的秀美结合起来。产生一种新的书法艺术的视觉之美。
我认为,清代成为大家都赵之谦,已经就是碑帖结合的成功范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