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感觉现在的书法家写不出古代书法名家的灵动飘逸?
生活经历、时代背景、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在的书法家除了笔墨技巧,大都没有文化底蕴滋养,腹中空空,都不知道灵动飘逸为何物,怎么去表现出来呢?
古代的书法家大都是文化人,写字在他们来说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熟能生巧,所谓的灵动飘逸就是熟能生巧的产物。
今人写字远离了生活需要,大都是刻意安排胡涂乱抹的,既没有生活的需要,也不可能熟能生巧,要想灵动飘逸,绝非易事可达。
古代书法名家的字靠字碑保留了下来,能说明刻字的人比书法家还牛吗?
古代刻碑分两种,一种叫书丹上石法,这种方法最早记载见于《后汉书·蔡邕传》,具体操作是:先把石碑打磨好,涂上一层黑色,再算好文章字数在碑上打好格子,然后用毛笔蘸着红色的朱砂,直接写在碑上。再按照朱砂的痕迹来刻碑。早期的碑刻大多数是书丹上石法。也有年代稍晚的,如非常著名的唐玄宗《石台孝经》。
还有一种叫双钩上石法,是先写在纸上,然后给纸涂上油脂使纸透明,在到纸背面用朱笔摹勒填色,填好色后再将纸贴在石碑上,用打拓片的方法使其拓印在石碑之上,再用刀刻。颜真卿、柳公权的碑大多用这种方法。
用碑刻来记事和歌功颂德发展到东汉时期已经非常盛行,但是在唐代之前,撰文、写碑、刻碑都是一件苦差事,多是小官小吏干的。汉代有“刻碑不留名”的传统,到了北魏时期,才渐渐有撰文者和书写者的名字。刻工的名字是基本没有的。
唐太宗时期,不仅他自己亲自书写碑文,还经常下旨命令当时最有名的书法家书写,如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等。渐渐的撰文写碑也成了荣誉和仕途的象征。如何能将书韵更好的用刀峰表达在石碑之上呢?于是优秀的刻工地位逐渐提升,也到了这个时候才频繁的出现出现刻工的名字在被问的末尾。如非常著名的《集王圣教序》碑末就有:“诸葛神力勒石、朱敬藏镌刻”。颜真卿《多宝塔感应碑》的文末也有刻工姓名“河南史华”。柳公权《玄秘塔碑》文末有“刻玉册官邵建和并弟邵建初镌”。还有给李阳冰刻《三坟记碑》的“栗光”。这都是唐代能在碑上留下名字的著名工匠。宋之后,在碑上留名的刻工就很普遍了,并且逐渐形成了刻工地域化和家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