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徐悲鸿、张大千和齐白石的生平简介?
请问徐悲鸿、张大千和齐白石的生平简介?
徐悲鸿(1895―1953)是江苏宜兴人,父亲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悲鸿少年时代,随父学画,20岁时,在上海卖画。1918年,他接受蔡元培聘请,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翌年赴巴黎留学,后又转往柏林、比利时研习素描和油画。他非常喜欢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及以后的古典绘画,废寝忘食的悉心临摹。1927年回国后。先后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系主任,抗战后任北平艺专校长。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直至病逝。
张大千的出生颇有传奇色彩。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已亥)5月10日(农历四月初一),他出生在四川省内江县城郊安良里象鼻嘴堰塘湾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他本名叫张正权,又名张权。传说其母在其降生之前夜梦一老翁送一小猿入宅,所以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改名j,又名爰、季爰。后因为出家为僧,法号大千,所以世人也称其为大千居士。
他祖上曾作过内江知县,后归田耕读,写诗作画,过着闲淡的田园生活。传到张大千已是第十代。其父张忠发,字怀忠,母亲名叫曾友贞。张忠发夫妇共生育九男二女,都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他的兄弟张正兰也是现代著名的画家。在他六岁的时候他就跟着姐姐哥哥读书识字,九岁时在母亲和姐姐的教导下正式开始学习绘画、书法。他姐姐琼枝擅长画花卉、小鸟,在幼年时对他有很大的影响。大千自幼就很聪明,所以作画进步很快。十岁的孩子就能帮助母亲描绘花样,画比较复杂的花卉、人物,写字也很工整。他的四哥张文修在资中家教私塾,故大千也就从四兄就读古籍,在课余常随兄赴资中游览山水名胜,培养了对自然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对他起到很好的启蒙作用,同时也为他打下了坚实的国学基础。
1912年他入内江天主教福音堂开办的教会学校华美初等小学学习,开始接受了近代教育。他十六岁时离开了家乡内江,来到重庆读初中,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担任其体育老师的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将军刘伯承。1917年在他暑假回内江的途中发生了一节奇怪的事情,他被一帮土匪掳去,土匪见他是个读书人,竟然要求他留下来作师爷。身在匪窟,他却常读《读诗涵英》这本书,学习了写诗的一些规则与技巧,百日后出逃,年底,他告别故乡经重庆抵达上海,结束了他富有传奇性的少年时代,真正踏上了他的艺术人生。
空间首页 空间管理 汇拍网 站点论坛 添加我的日志 齐白石的生平简介
14:39:23 / 置顶(3) / 不允许评论
齐白石 简介
齐白石,我国二十世纪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原名齐璜,纯芝,小名阿芝,字渭青、号白石、白石翁、老白、又号寄萍、老萍、借山翁、三百石印富翁、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齐白石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13岁起学木匠、那时雕花,差不多千篇一律,他突破陈规,造出许多新的花样。人称芝木匠。兼习画。亦习诗文,书法、篆刻,初为画工,为乡里人画衣冠像。六十岁后定居北京,以卖画、刻印为职业。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前辈诸家,重视创新,不断变化,创造了独特不群的风貌。所画作品,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其篆刻朴茂有力,书法刚劲沉着,诗文、画论也有独到之处。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齐白石是各方面造诣都很高的现代绘画大师。他的人品、绘画、诗句、书法、篆刻,无不出类拔翠。他的艺术创作极其丰富。他的风格对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画创作产生了极为巨大的影响。
齐白石27岁开始绘画生涯,习诗文、刻图章。60岁后定居北京,以篆刻卖画为生,日本人和法国人买走了不少。这时期他与梅兰芳相识,第一次会面时,齐白石为梅兰芳画草虫,梅兰芳则为齐白石唱一段贵妃醉酒。 齐白石曾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55年,民主德国授于他民主德国艺术科学院通讯院士称号,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授予他和平奖金、公推为“世界文化名人”。卒年95岁。
胡光华的学术论文
1、《书法兼之画法》,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11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2、《明清西方油画传入中国研究》(论文),载《美术》2004年第1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3、《让名画重放光彩》(论文),载《美术》1999年第9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4、《清代中国与朝鲜绘画交流蠡论》(论文),载《美术观察》2005年第1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5、《从“更爱山居写白云”到“如今老作江南客”》(论文),载《美术观察》2004年第5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6、《20世纪上半叶来华外籍美术教授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论文),载《美术观察》2003年第5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7、《中国最早的油画家史贝霖》(论文),载《美术观察》2002年第3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8、《关乔昌与钱纳利的艺术竞争》(论文),载《美术观察》2001年第2期,中国艺术研究主办。
9、《20世纪前期中国美术留学生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上、下)》(论文),载《美术观察》2000年第6、第7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10、《从西方的中国热到中国外销艺术的西化》(论文),载《美术观察》1999年第2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11、《传教士与明清中西绘画的接触与传通(上、下)》(论文)载《美术观察》1999年第10、第11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12、《西方绘画东渐中国第二途径研究》(论文),载《美术观察》1998年第7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15、《宋元绘画中的文字与图像》(译文),载《美术》1992年第8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
16、《中国瓷器与18世纪中西经济美术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论文),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饰》2005年第1期,第2作者,清华大学美术美院主办。
17、《20世纪中国油画宿耆冯钢百》(论文),载《文艺报》2000年6月1日第4版,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18、《钱选与元代青绿山水的文人化》(论文),载《荣宝斋》2005年第6期,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
19、《黄公望与元代山水画之变》,载《荣宝斋》2005年第2期,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
20、《晓峰烟树乍生寒》(论文),载《荣宝斋》2004年第4期,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
21、《论吴门画派画风》(论文),载《荣宝斋》2003年第6期,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
22、《元代山水画的文人化、人格化》,载《荣宝斋》2003年第2期,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
23、《吴门画派涵义论辫》,载《荣宝斋》2002年第5期,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
24、《澳门与明清西方油画东渐中国》,载澳门《文化杂志》第56期,澳门文化局2005年夏季出版。
25、《从贸易画看清代海外贸易的发展》(论文),载澳门《文化杂志》第50期,澳门文化司2004年春季出版。
26、《20世纪中国早期油画大师冯钢百的生平与艺术》(论文),载澳门《文化杂志》第49期,澳门文化司2003年冬季出版。
27、《玻璃画:中西绘画交流的镜子》(论文),载澳门《文化杂志》第45期,澳门文化司2002年冬季出版。
28、《从西方的中国热到中国外销瓷绘画艺术的西化》(论文),载澳门《文化杂志》第40/41期,澳门文化司2000年春季、夏季合刊出版。
29、《中西绘画交流的纽带》(论文),载澳门《文化杂志》第39期,澳门文化司1999年夏季出版。
30、《一种特殊的中西绘画交流形式》(论文),载澳门《文化杂志》第35期,澳门文化司1998年夏季出版。
31、《传教士与明清中西绘画的交流》(论文),载澳门《文化杂志》第34期,澳门文化司1998年夏季出版。
32、《明清中国油画发展蠡论》(论文),载台湾《艺术家》2002年第3期。
33、《中国最早的西洋画家史贝霖》(论文),载台湾《艺术家》2000年第8期。
34、《清代初期山水画中无笔法与明暗法》(译文),载台湾《艺术家》1997年第7期。
35、《中国早期油画大师冯钢百》(论文),载《中国早期油画大师冯钢百》专著,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第8月出版。
36、《日本美术教习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兴起》(论文),载《中国美术教育》2003第3期.
37、《欧洲、日本美术教授与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拓》(论文),载《中国美术教育》2003年第4期。
38、《色彩与生命的交响》(论文),载《画廊》2001年第3期,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39、《明四家与吴门画派》(论文),载《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第6卷,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40、《明代晚期的山水画与人物画》(论文),载《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第6卷,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年12月出版。
41、《西方绘画东渐中国第二途径研究之评述》(论文),载《艺苑》1998年第3期。南京艺术学院主办。
42、《陈之佛工艺思想研究》(论文),载《艺苑》1997年第4期,南京艺术学院主办。
43、《八大山人花鸟画艺术风格研究》(论文),载《艺苑》1990年第4期,南京艺术学院主办。
44、《八大山人荷花图辨伪》(论文),载《艺苑》1991年第1期,南京艺术学院主办。
45、《王蒙及其书斋山水研究》(论文),载《艺术探索》2005年第1期,广西艺术学院主办。
46、《中国古典艺术在欧美的传播和收藏研究》(论文),载《中国书画》2004年第5期,中国书画杂志社出版。
47、《集古录发微》(论文),载《贵州文史从刊》1993年第1期,贵州文史馆主办。
48、《为天地立心,为生灵寄情》(论文),载《文化参考报》2005年3月8日第5版,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49、《评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论文),载《中国文化报》2000年6月1日第3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50、《面向21世纪的审美教材》(论文),载《广东教学报》2000年第8期。广东省教育厅主办。
51、《论八大山人花鸟画的艺术风格》(论文),载《朵云》1990年第4期,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52、《石涛赝作考》(论文),载《朵云》1992年第4期,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53、《欧阳修文化年表》(论文),载《夷陵・宜昌・欧阳修》,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版社出版。
54、《欧阳修与集古录》(论文),载《夷陵・宜昌・欧阳修》,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出版。
55、 KWAN KIU CENG E GEORGE CHINNERY,载REVISTA DE CULTURA 1999H SERIE MACAU.
56、《艺术欣赏・美术(上册)》(教学参考),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
57、《艺术欣赏・美术(下册)》(教学参考),岭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58、《论杨守敬在日本书坛的地位与影响》(论文),载《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59、《山亭远眺图》(论文),载《中国名画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3月出版。
60、《北齐娄睿墓壁画・出行图》(论文),载《中国名画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3月出版。
61、《鸿门宴图》(论文),载《中国名画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3月出版。
62、《八大山人花鸟画的空间结构》(论文),1997年10月参加上海博物馆主办“清初四大画僧国际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
63、《人文景观设计》(论文),载《第十一届国际洞穴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科学院1993年8月出版。
64、《立体主义绘画简史・序》(论文),载《立体主义绘画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独撰。
65、《中国古典艺术在欧美的流失与收藏研究》(论文),载《国际视野中的中国艺术论文集》,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组织委员会2005年3月出版。
66、《人文景观设计》(论文),载《第十一届国际洞穴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科学院1993年8月出版。
67、《中华帝国时代中国与韩国的绘画交流关系》(论文),2004年2月参加上海复旦大学主办“中国与东亚汉文化圈国际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
68、《中国古典艺术在欧美的流失与收藏研究》(论文),2003年12月参加深圳国际水墨论坛第二次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表。
69、《中国瓷器与十八世纪中西经济美术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论文),2003年11月参加澳门基金会主办的“16-18世澳门与中西关系”国际学术讨论会, 在会议上发表。
70、《西方绘画东渐中国第二途径研究》(论文),载《造型艺术研究》1999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主办。
71、《美术留(游)学生与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论文),载《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72、《马克思主义接受美学与艺术史方法论》(论文),载《美术观察》1998年第2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73、西洋画的引进与西方绘画艺术在中国的传播 阮荣春 胡光华 中国美术研究 2006/01
74、美术教育史上的一大转机 中国美术研究 2006/02
75、社团蜂起与变革中国画的论争 中国美术研究 2007/01
76、三足鼎峙的民初画坛 中国美术研究 2007/02
77、佛教天堂的圣洁形象 中国美术研究 2007/03
78、清末民初中国工艺美术的变迁 中国美术研究 2007/03
80、风行一时的通俗美术 中国美术研究 2007/04
81、画坛三重臣 中国美术研究 2007/04
82、西画壁垒的坚守者与中西合璧的典型 中国美术研究 2008/01
83、乾隆皇帝半身油画肖像研究 中国美术研究 2007/04
84、论文《书法兼之画法》,载《文艺研究》2006年第11期,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85、论文《中国瓷器与18世纪中西经济美术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载《美术研究》2005年第4期,中央美术学院主办。
86、论文《论绘画材质之变与元代山水画观念和技术之变》,载《美术与设计》2007年第1期,南京艺术学院主办。
87、论文《中国瓷器与中西经济美术文化的交流与互动》,《装饰》2005年第1期,清华大学美术美院主办。
88、论文《蓝瑛及其武林派的山水画》,载《中国书画》2006年第8期,中国书画杂志社出版。
89、论文《论澳门与明清西方油画东渐中国》,载澳门《文化杂志》2005年秋季刊(总第56期),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出版。
90、论文《关于中国外销瓷器绘画的西化在18世纪中西经济美术文化交流与互动中的作用》,载《中国陶瓷工业》2004年第6期。
91、论文《王蒙及其书斋山水研究》,载《艺术探索》2005年第1期,广西艺术学院主办。
-
匿名2023-10-18 10:00:01文章的演技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