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纸制作加什么材料?
宣纸最开始是有青檀树皮为主要制作材料的,后来随着工艺的精进,在皮料加工的过程中加入了一些稻草衬堆脚,到了宋、元朝后,又加入了一些桑、竹、麻等十余种材料,但是一般只含有青檀皮和稻草的宣纸才是正宗的宣纸。
宣纸的润墨性极好,且不易变色,具有极佳的润性,光合不化,洁白厚实,纹理分明等特性,还较少的出现虫蛀老化等现象,有“千年寿纸”的美誉,更是我国的“国宝”。
宣纸分为光面和糙面,光面纹理少,适合于草书的书写,能锻炼书写人的写字速度,写起字来较为顺畅,而炒面纹理非常明显,写起字来有较为明显的阻力,需要用力才能写好,因此更适合在书法上有一定造诣的名家,很能体现笔力,墨色变化也有明显的区别。
什么时候开始大量使用宣纸?
从元代开始,画家大量使用宣纸替代绢布作画,大大降低了作画的成本。
宣纸因产在什么地方而闻名?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最好的文房四宝是宣纸徽墨湖笔端砚。 宣纸产于宣州(今天安徽宣城),品质纯白细密,柔软均匀,棉韧而坚,光而不滑,透而弥光,色泽不变,而且久藏不腐,百折不损,耐老化,防虫防蛀,故有“千年寿纸“的美称。历代文人墨客书画名家无不珍爱喜用。用宣纸题字作画,墨韵清晰,层次分明,骨气兼蓄,气势溢秀,浓而不浑,淡而不灰,其字其画,跃然纸上,神采飞扬,飞目生辉。产生出特殊丰满的艺术效果。
徽墨产于徽州(今天安徽黄山),以松为基本原料,掺入20多种其他原料,经过点烟、和料、压磨、晾干、挫边、描金、装盒等工序精制而成。
成品具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及防腐防蛀等特点,宜书宜画,素有“香彻肌骨,渣不留砚”之美称。徽墨的色泽可分为“焦、重、浓、谈、清”五个层次,墨色历千年而不褪,油墨黑润赛漆,淡墨丰韵如神;用于书画变化无穷,妙趣横生。
它的两面还镌绘各种图案,美观典雅,是书画艺术的珍品。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古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栏柯山的端溪一带,就出现了依靠采砚石、生产端砚为生的劳动者。这里,滚滚东流的西江水,穿峡而过,直奔南海。夹岸丛山峻岭,气势磅礴,重岩叠翠。端砚名坑中的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天岩、古塔岩、宣德岩......就错落的分布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
生产的端砚慢慢地成了肇庆独有的工艺美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得到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
宋朝开始把端砚列为“贡品”,蜚声中外。
湖笔产于今天浙江湖州,湖笔一般都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制而成。
善琏湖笔的成名,与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有密切关系。号称“日书万字”的湖州人赵孟頫,他对当地湖笔制作技艺,十分关心和重视。
据《湖州府志》载:他曾要人制笔,一管不如意,即令拆裂重制。
这种严格的质量要求,一直流传至今。
白居易曾以“千万毛中拣一笔”和“毫虽轻,功甚重”来形容制笔技艺之精细和繁复。
湖笔具备尖、齐、圆、健的特点,称为湖笔的“四德”,所以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