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善本
目前市场上出售古籍书,较为盛行,但唐、宋、元、明等朝代的古籍书已是凤毛麟角,难以见到,大多数均为清代或者民国时期的书籍。
一、对清代书籍的版别要有所认识,其大致可分内府刻本、官刻本、私刻本、坊刻本等四大类别。内府刻本主要指武英殿刻本;官刻本主要指各省、府、州、县学校、书院刻本;私刻本主要指私人刻书;坊刻本指书坊刻本,如苏州扫叶山房,扬州文官堂、宁波群玉山房,安徽屯溪茹古堂、金陵奎璧斋等等。
二、对清代书籍的特征要有所掌握清初刻本多有明代遗风,字形长方、横细竖粗。如顺治刻本《甲申集》、《梅村集》。康熙以后多为硬体字和软体字。硬体字即仿宋体;软体字即写体,如《板桥集》、《绿窗遗稿》、《杨太后诗》等。
三、对清代书籍的纸张要有所了解。其多为开化纸、棉纸、黄榜纸、毛边纸、毛太纸等,颜色呈暗黄,纸质柔软耐久。
四、对清代书籍的版式要有所辨别。一般多为左右双边,也有四周双边、单边。多白口、少黑口,装帧大多为线装。
总之,对清代版本书籍的鉴定方法除上述几方面外,还应注意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是否相符,也是鉴定清代古籍书是否属真本或仿本的重要一环。
怎样制作扇形书法纸?
扇形有团扇型和折扇型等之分。折扇型书法纸的制作:
1、用若干纸片,依扇骨档数,裁成各种扇形纸片,再依扇骨不同档数,在裁成扇形纸片的上,均匀地标出(可用针尖标出)上、下弧线的扇骨档的位置;
2、选好用于书写的宣纸,将制作好的纸片放在宣纸上,依照纸片确定的扇骨位置画出直线(也可折叠)并勾出上下弧线。这样,扇形书法纸就制作完成了。可参考十六档扇骨制作扇形书法纸:十六档扇骨是清代至民国年间最为流行的一种规格。扇骨长约30至32厘米,称九寸或九寸五扇骨。大骨宽度基本一致,最宽处为2厘米。十六档扇尺寸适中,开度完美(展开后呈140度角),使用舒适,故在百余年间流行不衰,获得了最为普遍的赞誉。 制作团扇形书法纸比折扇书法纸要简单得多,不用考虑扇骨的档数,外形像团扇就行了,方法由上述作法中筛选。书写时,要压平扇面叠痕,再用软纸或棉絮轻拭纸面,以便落笔着色。扇面的图形特殊,容量较小,构图上有难度。只有不断丰富和积累经验,才能挥洒自如,脱颖而出。
-
匿名2023-09-14 11:00:01在文章中展现了良好的写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