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芨在中国画中的作用是什么?
时间:2022-06-02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谢悟空有邀!
首先,我们一起来脑补一下什么是白芨。白芨是一种入药植物,长条形花,根部茎块晾干为药,中药名的“白及”,味苦、甘、涩,微寒。相关医史资料记载,白及的主要作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对肿胀、明伤出血有特效,内服祛痰降痰火是灵药。
中国书画艺术中,离不开生宣和熟宣,写小楷或画工笔画适合用熟宣纸,这就引发了白芨与中国画之间的关系。
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生宣纸和熟宣的材质区别和特征。
生宣纸:水滴在宣纸上,纸面上的水滴逐渐向四周扩散。
熟宣纸:水滴落在纸面上没有立即扩散或不再扩散。
熟宣纸吸水性较弱,熟宣宜于绘工笔画,能经得住层层皴染,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生宣吸水性较强,易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适合画水墨画。
回到重点,那么白芨与中国画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文人墨客在书写绘画时,根据题材或个人需求要将宣纸变得更加软绵实用,白芨就粉墨登场了。采用明胶、矾、白芨水(自带粘性)等物质混合,刷于宣纸表面,转变生熟特性,以发挥最佳使用效果和目的。
中国书画艺术有很多鲜为人知的特殊技艺,如书画做旧中用到酱油、红茶、烟熏、日晒等。而白芨除了强大的中药作用以外,身份百变,在中国书画领域,还应用于拓印、碑刻和裱画,加过白芨能使矾过的熟宣易于着色,纸质保持绵软,画面更为清新甜美。
回答片面,不到之处读者原谅。
白芨是一种中药材,通常在写书碑体字及装表轴画时和花椒及烈性调味品,加工成糊壮一起涂之防虫柱及小动物食画等。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