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发明对人类历史、人类文明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纸的发明,在于制造业发展了有创造性,不在用原生态的东西上,做为记录工具,如竹简,贝壳。使人们在纸上纪录,写画方便丰富。
我45年前开始从事图书出版编辑工作,对于纸张可以说有很深的感情,可以可以通过眼看手摸,断定是什么纸?多少克重?甚至纸张含木浆大约占比多少也能看个八九不离十,因为关系到纸张的柔韧度。比如书刊正文常用的凸版印刷纸、胶版印刷纸,封面用的铜版纸等等。我还是一个书法爱好者,对各种宣纸也多有尝试,什么样的原料制成的宣纸适合书法或绘画?厚度、白度、光洁度等等的影响?我想从自身体会谈一点认识。
纸张发明之前,古代用来书写、记载的材料主要使用过甲骨、竹简和绢帛,甲骨、竹简过于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阅读奏章,就要整整一车;成语“学富五车”指的就是竹简写成的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也不适于书写;像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而纸的发明给人们的工作、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造纸术与印刷术对文化的传播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是中国对人类做出的重大贡献。我编辑和写作出版图书被国家图书馆、档案馆收藏,有的发行到国外,有的作为文化交流的礼品。
造纸术,尤其是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又称“蔡侯纸”),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于携带,取材广泛不拘泥,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有了纸,人类的各种知识才能保存下来,才能传播开去;有了纸,人类的文化科学事业才能迅速地向前发展,可以这样说纸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我参加过书展、图书评奖等活动,到过的一些国家,也总是抽空到书店看看,像在国际书展举办地德国的法兰克福,我就选到基本中意的书,至今经常翻看。
蔡伦首先用树皮、弊布、破网等作原料造纸,后遂称以其法造的纸为“蔡侯纸”。相传是蔡伦的徒弟,一位名叫孔丹的造纸工匠,在宣州府利用青檀树皮为原料制作出宣纸;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后来,造纸原料不断扩展,但工艺方法大致相同;宣纸的制作基本保留了我国古代造纸术原貌。
像用宣纸写字画画,首先要了解纸的特性;我还用过丝绸帛,体会到古人用绢帛并非易事,还是比较难以掌握的。到公元7世纪初期(隋末唐初)开始,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亚洲东部的越南、朝鲜、日本等国,后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5~17世纪,又横渡大西洋,传入美洲。对于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