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赠人两万副对联:司红旗的墨语禅心
两年赠人两万副对联:司红旗的墨语禅心
两年赠人两万副对联:司红旗的墨语禅心
10:23 太行日报
记者 李斌
两年时间赠送他人两万副对联,确属一条令人欣喜的新闻,而“制造新闻”的人便是晋城市著名书法家司红旗。
几天前的一个上午,记者走进他的聚雅画廊,巨大书案上,已摞起三四百副对联。
“我要将这一善事进行到底。”司红旗话语简短,却尽显慷慨之举与善心胸怀。
没有可观的经济基础做后盾,没有宽阔而善良的胸怀做支撑,这一善事是无法继续的。那么,司红旗是怎样的一个书法家,为什么要做这一善事呢?
司红旗正在为群众书写对联。记者李斌 摄
把每次创作当作美丽的心灵之旅
有人说,一个人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或是所走的道路,大都和他的家庭、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密不可分。司红旗就是如此。他的父亲在机关工作,写得一笔好字,受父亲影响,他7岁就开始临摹名家作品。
“不论红白喜事,还是逢年过节,邻居们都请父亲写字,而父亲有求必应,分文不取。”回想当时,司红旗对父亲有了一种朦胧的崇拜感。
从此,他每天早晨5点半到7点半,雷打不动练习书法。高中毕业后,他参加了工作,依然坚持不懈临摹书法,竟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然而,司红旗心里总这么认为:书法没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就不配在书法界混。
于是,他开始通过笔画、结构等多种变化和演绎,朝着既有下里巴人的平易、阳刚、醇厚,又有阳春白雪的温雅、高贵、飘逸的目标前行。追寻梦想的路上,他把一次次创作当作一回回美丽的心灵之旅,心无旁骛地静静练、静静写。
可是,由于长时间的站立和低头,有段时间,司红旗的颈椎出了问题,头晕手发麻,就连吃饭拿筷子都成了问题,后来经过治疗和锻炼,病才痊愈。
如今,在晋城书法圈,司红旗的书法作品可谓独树一帜。在坊间,流传着一个关于他的作品评价:不看落款,就知道是司红旗的墨宝。
一本书竟融入传统文化与禅理美学
三年前,司红旗出版了《墨语禅心》。
这是一本自己创作、内容包括行孝感恩、修身养性、亲仁恩齐、兴学报国、明德守廉等11个种类的传统文化与禅理美学。其字,动中求静,乱中见稳,拙中有秀;其意,蕴藏儒学雍容大度、禅学自然神逸鲜活的内涵,是饱满的生活情感、高超的书法技艺与深厚的文化传统三者的完美融合。
“人生是一把梯子,双手插在口袋里的人是爬不上去的”、“辉煌的瞬间必然由无数个单调的岁月铺垫,挖到最后一锹,才能见到金子”、“有事不让心乱,无事不让心空”、“善为寿相,德是福根”……
书为心写,字如其人,归根结底,书法是在写自己,用笔的节奏、虚实、空间、墨色变化及形式美感,让观者领略到作者凝重宽厚的内心世界与心灵归宿。
司红旗创作的许多书法或警句,其灵感大多来自生活的感知,比如,“酒”字。他把酒字“酉”部,写成形似骷髅头,意即每杯过量的酒都是魔鬼酿成的毒汁。
这个字的灵感就来自于5年前的一个晚上。他参加一个应酬,酒后,朋友险些和一位陌生人因小事而大打出手。他感悟到:贪酒,就是不敬畏生命!
再看《赌穷》的书法作品。司红旗就是受到身边一个原本身价千万的朋友,却因为痴迷赌博输光了全部家产。他随感而作,还为这幅字配了两句话:只听说勤劳致富的,没见过赌博发财的。
在司红旗看来,书法最终就是修心,要修到平常心,修到大自在的境界,修到哲人哲理的心境。如果没有创新,没有内涵,就没有市场,就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
两年时间赠送他人两万副对联
作为城区书法协会副主席、山西省书画专业评审委员、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的司红旗,还有着另外一个身份:生意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司红旗就开办了字画装裱店,因为讲诚信,工艺好,渐渐打出了名气。1993年,司红旗创办装饰工程公司,生意顺风顺水;2005年,开办画廊,取名“聚雅画廊”。
10多年过去了,聚雅画廊不但有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人气也越来越旺。司红旗自己的书法作品也通过这个展示的平台卖到了临汾、运城、郑州等地。
两年前的秋天,司红旗到聚寿山学习传统文化。
回来以后,就萌生了“一年写1万副对联送人”的想法。司红旗的解释是,不仅自己通过书法形式,表达仁、智、礼、义、信,还要让别人通过对联,认识书法感知书法和中国传统文化。
从2016年开始,每年中秋节过后,他便开始创作、写作对联,直到春节前夕。现在,他已写了两万副对联赠送给城乡百姓,还将装裱好的10多幅书法作品赠给饭店和超市。
“阳光中开心挣钱,感恩中回报社会。”司红旗说,有了能力才能帮助别人,而没有能力想帮助别人,只能停留在“想”。
如今,已是55岁的司红旗更愿意称自己是一名传统文化志愿者,尽己所能引导更多的人学习书法、传承书法,在书法中寻找快乐和人生真谛,以及人生价值。
作文:xx的兴趣六百五十字
我的爱好很多,其中有书法、绘画、游泳、下棋等等。然而,我最喜欢的要数练书法了。你要问我是怎样对练书法产生浓厚兴趣的?这还得从头说起。 记得那年我6岁。春节前的一天,我和爸爸到书院门去买春联,看见一个商店门前围了一大堆人。我急忙跑过去。挤进人群一看,原来是一位留着长胡子的老爷爷,正饱蘸浓墨、龙飞凤舞地在写书法作品。他写的作品一张赛一张,而且越写越好看。周围的人一片赞叹声。我也看得入了迷。后来,我硬是缠着妈妈,在碑林少年宫的书法班给我报了名。
刚开始,我以为学书法很容易。可是一参加学习,才知道自己想得太简单了。学习班一开始,老师先教我们怎样握笔、运笔和一些基本笔划。练习时,我不会蘸墨。蘸少了,写不上;蘸多了,一写一个大墨疙瘩。左抹右抹,好好的一张白纸,硬是让我抹得一塌糊涂。我的手上、脸上、衣服上全是墨汁。一个上午下来,我一个笔划也没练好。我禁不住问妈妈:“练书法怎么会这么难呢?”妈妈说:“干什么事都不会是一日之功。必须要有信心、恒心和耐心,才能把书法练好。”听了妈妈的话,我才知道了这其中的难度。我没有放弃,马上又拿起笔练了起来。
以后,我每天回家写完作业,都要练两张大字,从最基本的笔划练起。慢慢的,我的大字比以前写得好看多了。在家里,爸爸、妈妈鼓励我;在少年宫,老师也夸我写得好。我对自己也很有信心,练书法的劲头更足了。 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有一天,书法老师告诉我们,让我们参加碑林区组织的少儿书法比赛。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那个高兴劲就别提了。到了比赛那天,我信心十足地走到比赛场地。只听少年宫主任一声令下,所有参赛同学,个个持笔挥毫。这时,我抬头看了一眼妈妈,从妈妈那鼓励和期待的眼神中,我仿佛汲取了无尽的力量。我拿起笔,饱蘸浓墨,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我写的是:“博学文雅”四个大字。写完,我端详了半天,感觉很满意。
比赛结束后,过了一会儿就是颁奖。当少年宫主任已分别宣布完获铜奖、银奖和金奖同学的名字后,还没有听到我的名字。我正在纳闷,只听少年宫主任高声说道:“我们这次比赛中,有一名年龄最小的同学,他叫李斌,获得我们这次比赛的最高奖——特金奖!”听到这个消息,我当时就高兴得蹦了起来,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的甜。
通过这件事,我对练习书法的兴趣更浓了。在学好毛笔书法的同时,我还学习了硬笔书法。两年多来,不论是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妈妈都带着我学习书法从不间断。这两年,我又参加了许多书法比赛,获得的特金奖、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共有19个。我的书法作品,还被印进了公开发行的画册里。
在这里,我感到了极大的满足。我更加热爱书法。我打算把它一直练下去,将来成为一名书法家。
一放暑假,妈妈就让我到南岸公园学习游泳,从此我就对游泳结下了不结之缘.刚开始学游泳,我还得从打水开始,我开始水性并不是很好,可必须得学呀!慢慢我的头已经在水里了,脚也非常听话了,我由在小池转到了大池里,教练也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