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望山龙洞摩崖题刻群基本信息
时间:2025-03-16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孔望山的摩崖题刻群中,宋刻部分尤为引人注目,其中包含了六则珍贵的题名:蒋之奇、忠玉游、王华曜、曾孝蕴、余授、张励和田升之的题名。王华曜的题刻尤为有价值,刻在龙洞西侧石壁,高72厘米,宽14厘米,字径3厘米,记载了他守东武时与吕望之一行人观海的经历。苏东坡的《次韵陈海州乘槎亭》诗中提及的乘槎亭,与王华曜的题刻相互印证,但其具体位置长期以来并未被广泛知晓,王华曜的题刻弥补了这一历史研究的空白。
遗憾的是,孔望山的一块金刻被明安钝的题刻所覆盖,名为“耶律满损之游龙兴山寺”。明刻中,如明代隆庆时期淮安知府陈文烛的《孔望山铭》,刻于龙洞上方,书体融合魏隶,内容富有哲理,揭示了孔望山名称变更的背景。而明刻中以王同的书法成就最高,他的六言诗刻展现了篆书的风采,尤其是篆书榜书,展现了其书法艺术的独到之处。
此外,龙洞的清刻同样具有艺术价值,师亮采的隶书题刻以其严谨的结构和婉约的笔触展现刚柔并济,令人印象深刻;而吕星垣等人的题名刻字,虽有妩媚,但在古拙方面稍显不足,据推测可能出自清代书法家钱泳的手笔。孔望山龙洞石刻群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艺术的传承。
扩展资料
孔望山石刻群又称“龙洞石刻”,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孔望山龙洞庵西侧,集中刻在“龙洞”内外的石壁上。石刻有20余则,时代从宋至民国,大若窗牖,小似杯口。诗题荟萃,金薤琳琅,篆隶楷行,各显风韵。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