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二个著名的书法家和王羲之并称什么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名官奴,王羲之第七子。由于其书艺超群,历来与王羲之并称“二王”,或尊称为“小圣”。
历史上在书法上与王羲之齐名,人称他为:钟王.他叫:钟繇,
钟繇(151~230),字元常,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县东)人。举孝廉为郎,历官侍中尚书仆射,封东亭武侯;魏国初建,迁相,明帝即位,迁太傅,人称钟太傅。工书,师法曹喜、蔡邕、刘德升,博取众长,兼善各体,尤精于隶、楷。点画之间,多有异趣,结体朴茂,出于自然,形成了由隶入楷的新貌。与张芝、王羲之齐名,并称“钟张”、“钟王”。同张芝、王羲之、王献之合称书中“四贤”。真迹已无存,历代奉以为法。《书法正传》云:“钟繇书法,高古纯朴,超妙入神。”真迹不传,宋以来法帖中所刻《宣示表》、《贺捷表》、《荐季直表》、《力命表》、《墓田帖》等,都出于后人临摹。唐张怀瑾《书断》称他:“真书绝妙,乃过于师,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异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泰汉以来,一人而已。”
东汉末年至南北朝时期有那些著名书法家?
东汉末年书法家有:蔡邕 杜度、崔瑗、 张芝、蔡文姬
魏晋南北朝书法家有:王羲之、 王献之 、钟繇、 索靖、 王珣、 陆机、
如何看懂书法?
书法艺术以实用的文字来体现,是否具有神韵、美感,是欣赏书法最基本的原则。书法美的表现不外有“实”与“虚”两个方面,也就是“形质”与“性情”两大方面。“实”(形质)方面是有形,可见的。就是指外在形态。主要从线条与间架结构上去鉴赏,且包括用笔、结构、章法等内容。用笔有迟急、起伏、曲折之分;笔锋有正侧、藏露之别。笔画形态有方有圆,还讲究笔力与笔势,结构有奇正、疏密、违和等法理,章法有宾主、虚实、避就、气脉连贯和行列形式等表现方法。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相辅相成。“虚”(性情)方面是无形的,就是指内在精神,须从对线条与结构章法的处理上去体认作者的个性特征与艺术风格,包括神采、气韵、意境等为容。“实”与“虚”两方面互相依存,相互为用,共同表现出书法作品的审美价值。
如何品评书法
1,品评书法要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方能品评好。
2,审美标准主要有:(1)形质,形质是指通过书写者书写技法表现出来的书法的点画、结体和章法等在纸面上看得见的东西。(2)神采。书法之神采,指的是笔趣、意境、个性、风格、其中包含对时代审美的理解。(3)形质与神采的统一。为了行文的方便,上面我们把形质和神采分开来论述,而事实上两者是有机地统一在整幅作品当中的,而且只有达到较为完美的统一,才能称为优秀的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