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书法对魏晋的评价?
时间:2022-10-25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傅山,号朱衣道人,史书列其草为能品上。四体皆精工,草善,笔力雄奇,跌宕,弱冠学晋唐,皆不能肖似乎,偶得赵子昂(孟頫)及香光(其昌)之墨迹,稍尝临,爱其圆转流丽,得以真假难辨分,后又学颜体。
因与人交谈学之法,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
从此,变书从妍到拙野,从他书法虽有崇拙,却看不到傅山笔意丑拙之象,而有鹤野之味,以字角多作圆转(魏晋格)故多连绵翻腾之笔意。
分析傅山对魏晋书风影响作用,从傳山前期所走书路,晋唐之法,受元赵明董之遒丽之染,终有熟圆之臻。有其影响力。
有宁丑宁拙,崇不巧安排,不轻滑,这种理念,仅体现在草之缠绕之能,专而寻觅朴茂之拙意。实为一次由巧妙流丽升华到朴拙之境中。
傳山书家,兼之,晋唐之内,出于雄奇草书,达到一个能品上,之高界。
傅山行草书成熟风格特点?
清人溥山的行草书风格特点表现为:笔力劲拔而富有变化,潇洒飘逸,流转纵横,奇姿百出。
其起笔和収笔似漫不经心,信笔直下,游丝牵连,气脉贯通而富有节奏感,章法协调,浑然一体。字里行间守愚藏拙,含而不露,虽然是乱头粗服但有内在之美,虽参差不齐但自然而有风趣。
傅山行书特点论述?
傅山草书的平和式章法有其独到之处。这种章法需要书家有较强的整体章法布局能力。在字距、行距上不过分的疏阔或压缩,中规中矩。自然生动。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