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的“形”很重要吗?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在这里,王僧虔强调的就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书法的“形”与“神”,是矛盾的综合体,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形”是躯体,“神”是灵魂。形借神才有生命和活力,是谓以神活形。无神之形,则是僵尸。神靠形才能显露和飞动,是谓以形传神。无形之神,则为子虚。形神兼备,则鲜活出彩,增色生辉,相映成趣,韵味隽永。
汉字从一诞生起就构筑了自己的形,甲骨文的自然烂漫,大篆的质朴古美,小篆的规矩方圆,隶书的雄浑苍茫,楷书的秀美妍丽,行草书的行云流水和跌宕豪迈,都以各种不同的姿态和气象展现着中国文化的艺术魅力,让人追慕不已。
书法首先是以形的姿态来表现艺术魅力的,形就好像一个人的长相一般,对于长得好看的人,人们总是想多看两眼。所以说,形是外在的,可以看得见的。它是从有笔墨处求之,如笔法、墨法、章法、间架、结体,进而看它的排叠、相让、避就、向背、疏密、长短、欹正、疾徐、轻重、粗细、浓淡、丝牵、仰覆等等。有基于此,当我们学书、临帖时,首先要求形似,继而追求神似。把字写准确、规范。
笔画之间,要合理搭配,完美构建,才能使人有美的感觉。记得启功先生说过一段话,大意是:王羲之的字很美,如果把他的字拆开笔画,随意拼凑,或不成字,或很难看。因此,这些看得见的笔法、墨法、间架、结体是很重要的,千万不可忽视。“以形传神”,只有形态端正,神彩才能生色。譬如一个人,如果躯体残缺,五官不正,哪来神采呢?所以说“传神者必以形”,形正而神生,才能真正“以形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书法的形是书法中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后,人们在创作时才能进行艺术构想,才能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1、“形”是书法的墨迹形态,是书法存在的基础和条件,也是书者基本功力的具体表现,如果没有“形”就无从谈起书法。
2、练习书法首先是从“形”开始,特别是初学者,“形”是学习书法的基础。即便有一定基础的书法学习者,也要重视“形”的存在和规范,只是不要单纯求“形”而已。
3、欣赏书法也不能离开对“形”的基本评价,我们经常讲形神兼备,这就等于把“形”作为书法评价的重要方面。
4、“形”与神、势、意不可分割,不论什么书体都有形的存在,由此为神、势、意鉴定基础,如果离开了“形”,书法的神、势、意就无法体现。
5、书法实践和书法评价中比较重视神、势、意,并不等否定“形”的存在,而是对“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正确理解“形”与神、势、意的关系,重视书法中“形”的存在和价值,防止以求所谓的神、势而肆意乱“形”。
-
匿名2023-09-30 23:30:02让人充满了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