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不同的书法风格是怎么形成的
各种不同的书法风格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下,书家对审美思想观念的一种表达。
比如东晋时期,士大夫们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寄情翰墨,于是就有了以王羲之、王献兰为代表的,以韵取胜,潇洒流美、自由奔放的典雅书风。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王献之中秋帖)
内在无形的书法作品精神内涵在其中占据很重要地位。书家的学识修养、格调的高低影响作品的质量。
唐代虞世南书法受当时社会和教育政策、以及个人学识修养的影响,形成了注重法度、婉雅秀逸、虚道空灵书法风格。
(虞世南楷书演连珠)
书法风格还需要外在的、独特的形式美作支撑。书法作品的精神内涵没有和外在的形式二者合二为一,不能很好的表现书家的审美观念和情感。
宋代苏东坡才气过人,诗书画皆精。他的文学学养和绘画学养对书法作品的风格影响也较大。他的文艺观是天真、自然、达意。其书法作品《前赤壁赋》,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清代刘墉《绝书绝句》中,写了苏东坡字的美丽:"苏黄佳气本天真,姑射丰姿不染尘。笔软墨丰皆入妙,无穷机轴出清新。"
(苏轼前赤壁赋)
以上分析了各种不同风格形成的原因,一个书家在一生中,其书法风格虽有差异,但主要的精神内涵是相通的。
书法风格的形成有两个方面:一是书法共性风格的形成,主要源于书法的法和书法遵循的自然法则.规律.真理,形成了书法风格的共性和特殊性,也叫书法的规律;二是书法的个性发展的形成,其主要的根本性原因,在于天时.地理.人和,无时不变,无处不变,时时处处都在变,这是书法个性产生的主要的客观原因,这个变,就象天下人和天下的树叶一样没有一个一模一样的道理。书法,不变的是规律法则真理,变的是个性的,是客观的,现实的。一个人可以学习掌握多种书风,并且也可以创写多种书风书体,古人有,今人也有,这是书法发展的总方向,总格局,并且是不变的总方向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