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位,《天下十大行书》之十的李建中《土母帖》,如何欣赏与学习?
历史有时有很多巧合,很多事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公元945年,那位写下“天下第五行书”《韭花帖》的“尚意书风之祖”杨凝式辞世,也是在这一年,李西台李建中出生,而此人的书法一生受杨凝式影响极深,成为杨风子与“宋四家”连接的纽带。
书法史上,杨凝式之后,五代末、宋代初的书坛,一派寂寞衰败气象,这一点与宋末极为相似,而此时的李建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李建中虽出生于五代,但其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宋朝度过,他对杨凝式书法钦佩至极,在他的作品中很容易找到《韭花帖》的痕迹,如字势的收敛,对用笔细腻度的把握, 尤其是拉开字距、行距,造成宽阔疏朗的构成空间,与《韭花帖》如出一辙。
李建中传世之作不多,较能反映其艺术成就的是所谓的“西合六帖”:《土母帖》、《同年帖》、《贵宅帖》、《屯田帖》、《左右帖》、 《斋古帖》等,而《土母帖》是其代表作。
《土母帖》行笔沉著稳重,法度严谨。结体凝重,字形以纵长为主。章法行距宽疏,字距拉开,行气清新浓郁,格调高雅。
李建中书风与唐、五代相近,受杨凝式影响尤深,对开启宋代尚意书风有直接影响。
《土母帖》临习时须注意:
1、用笔沉稳,行笔精劲,提按有度,线条内敛,有欧阳询意韵。
2、通过少量的“撑笔”和随意的笔调,增添些许活泼和灵动。
3、字形结构浑厚严谨,雍容多姿,唐人遗风时有显现。
最后介绍一下杨凝式、李建中书风与尚意书风的关系:
所谓尚意书风,即强调书法的意趣和性情,关注以情感进行书法创作,而不太关注书法技法本身,有时甚至可以说以情感来弥补技法的不足。
而杨凝式留下4件作品,每件风格不同,这种可塑性极强的创作风格为尚意书风的产生提供了想象空间,而其作品对趣味与情韵的追求,更是激发了后世书家对性情的追求。
而李建中清雅爽健的书风,正好从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李建中《土母贴》,传统书法十大行书名帖之一】
李建中之《土母贴》《土母贴》现珍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随同《土母贴》珍藏的还有:《书画汇考》、《石渠宝笈续编》、《珊瑚纲》、《墨缘汇观》、《书画汇考》、《西台六帖》等著录。
《土母贴》之欣赏与学习体会一.《土母贴》用笔沉稳,法度谨严,其书法作品有欧阳率更神韵,结构淳厚而谨严,是一幅传统书法史上的佳作与珍品。
二.笔者在欣赏和学习《土母贴》体会到:此帖清丽圆熟,姿态横生,深得“二王”笔法之精髓,是我们学习临摹之精选好帖。
三.《土母贴》是李建中真迹中的绝世珍品,是循规蹈矩的、最典型的神奇之作。
笔者总结李建中之《土母帖》,被誉为“天下十大行书”之一,因此此帖也是最能见出书法先人李建中深湛的书法功力之神品,因此《土母贴》被定性为后世珍重,奉供神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