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咨讯  >

唐代诗歌与宋代诗歌的差异性表现是什么

时间:2025-02-08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唐代诗歌与宋代诗歌的差异性表现是什么

唐宋诗词的最大区别,是朝代所带来的不同感悟。中国历史上兴盛的是汉代及唐代。 因此,一般唐代诗人抒发的是赞美亦或是归隐生活的恬适(也有比较例外的:可能是不得志,不被重用。) 不过相比下,逆境中的宋代,诗人们大多是抒发自己爱国之情,就如文天祥呀。可能有一种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悲哀。 至于在体例上的不同,那也是必然的。文体也是在不断进步的。不过,我觉得,一切都因基于诗人的不同感慨。时代造就诗人,而诗人映射了那个时代历史,多少掺杂着一些自我的思想感情。 希望回答能帮助到你一些。

二、写苏东坡被贬希望子子孙孙都是又痴又傻的是哪首诗词

可惜苏轼的这个儿子早早夭折,苏轼一知半解的医学知识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他小孩

三、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背后,竟隐藏着一桩命案,且是鼎鼎大名的宋之问害死了亲外甥?所谓的名和利害死了他们俩?是吗?

作为文人,宋之问也因其低劣的人品而遭人唾弃,不仅表现在其对待政治趋炎附势的态度上,也表现在一桩广为流传的命案上。自古凡是文人都爱好文字,一日宋之问见其侄刘希夷的一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颇有妙处,便想占为己有,刘希夷不从,宋之问于是用装土的袋子将刘希夷压死,被称作“因诗杀人”。

四、《佛说四十二章经第八章 尘唾自污》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尘唾自污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 前一章已经说明无故骂佛、诽谤佛的罪过很大,那末,世间的贤人呢?也同样的不可以随便伤害,这是本章所强调的。 「佛言」,佛对我们说,「恶人害贤者」,恶人,就是坏人,如果坏人想陷害贤良的人(好人),不可以的,为什么?我可以举一个譬喻,「犹仰天而唾」,就好象把头仰着,对着天上吐口水,你们想想,天太高了,我们的口水能吐多高呢?所以,口水是「唾不至天」呀,任凭你怎样吐,是吐不到天的,当然「还从己堕」,口水没有吐多高还是会掉落到我们自己的脸上。 佛先说了吐口水的譬喻,接着,再举了一个譬喻:「逆风扬尘」,所谓逆风,就是和风吹的方向相反;尘,就是尘埃、灰尘。我们站在上风,想用灰尘投掷出去,目的是要伤害贤人,可是「尘不至彼」,灰尘并没有办法掷到对方身上,结果,「还坌己身」,灰尘反而会被风吹向我们自己身上来。 「贤不可毁」,所以我们听了佛讲的这两个很浅显的譬喻,就知道我们不但对佛不可以诽谤,即使是贤良的好人,你根本也没有办法伤害到他,贤良的人好象是天一样的;也好象是站在上风的人。天,我们没有办法用口水吐到他,我们也不可以用灰尘去给贤良的人弄肮脏、要伤害他,最后一定会「祸必灭己」,要知道,一般坏人,存心不良的人,时常动脑筋,打人家坏主意的人,结果反而自食其果,自己招来祸患。佛教是讲因果的,我们随便陷害人家,结果,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 以上第六、七、八三章,都是阐明害人结果反而会害自己的道理。佛苦口婆心地引用种种浅显、生动的譬喻来训导我们,实在引人入胜,足以让我们深深地反省,也是令人无穷的回味。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1、战城南 两汉:佚名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
关于端午节最著名的古诗词句子 (40句) 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又是新一年的端午节将至,端午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脊历闭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有哪...
一轮明月颂家国古诗?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
推荐阅读
  • 笔墨纸砚是什么意思 2022-06-02
  • 麻纸有什么缺点? 2022-05-28
  • 早期的火枪、火炮是怎么制作的? 2022-05-28
  • 《淮南子》的文学风格成因是什么 2022-07-19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