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 石壕吏 这首诗中是怎样描写刻画石壕吏这个人物形象的?
一、杜甫在 石壕吏 这首诗中是怎样描写刻画石壕吏这个人物形象的?
用了反衬的手法写老妇人的愁苦来反映小吏无情、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有人认为(石壕吏)不是一首好诗,因为诗人杜甫在诗中始终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我的看法与下面的这个相同,我觉得用现在的话说作者就像一个战地记者一样,或者说象鲁迅一样,用文笔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同时因为当时作者在上任途中,耽误了上任的时间,可是抗旨不遵的,封建社会君权最大,没有人敢违抗,所以作者没有冷漠旁观。
背景介绍(拓展)
唐肃宗乾元二年春,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各率所部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为安庆绪所败,六十万大军溃于邺城之下。郭子仪退守洛阳。朝廷紧急征兵拉夫。这时杜甫正从洛阳回华州司功参军任所,因途中亲见而作组诗《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因其基本上采用实录的笔法,所以有诗史之誉。然而诗人并非冷眼旁观无动于衷,他是怀着一颗炽热的仁者之心去审视国难民忧的: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四郊未宁静,垂老未得安。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藜。诗人怀着深厚的同情之心为人民长歌当哭: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天地终无情,塌然摧心肝。他记下了战乱时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青壮年全都上了战场,新安吏只好捉少年充军;石壕吏夜间突袭捉人,也只能带走一位老妪;潼关吏正加紧修筑城防;新婚的妻子含泪送别新郎;子孙阵亡尽的老人悲愤无奈地出征;无家可归的老兵已无须与谁告别。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是深重的,但深明大义的人民却强忍悲痛而同仇敌忾,勇于为国分忧。诗人笔下的老妪、新嫁娘、垂老者、无家者,都富于可敬的牺牲精神。诗人写出了这些普通人朴实无华却可歌可泣的精神世界,令后人读之不免一洒千秋之泪。杜甫投宿石壕村,正碰上官吏捉人充军。诗歌用素描的手法,清晰如画地再现了诗人的这次亲身见闻。叙而不议,这是杜甫此类诗的特点。诗人的感情融会在平实的叙述之中,耐人寻味。一面是夜捉人的悍吏,一面是逾墙走的老翁,这是多么不平常的时期!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的对比令人惊心。而老妇的陈辞,更是催人泪下。就是这样一位老妇,竟然真的被带走了。这或许是那位老翁逾墙时不曾料到的吧?
《唐诗镜》云: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吏呼'二语,便当书十言。文章家所云要令,以去形而得情,去情而得神故也。《唐宋诗举要》引吴曰:“此首尤呜咽悲凉,情致凄绝”。
三、石壕吏属什么诗
石壕吏属于叙事诗。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此诗在艺术上的一大特点是精炼,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诗风明白晓畅又悲壮沉郁,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之作。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四、杜甫的《石壕吏》怎么翻译 ? 急!
石壕吏
作者:杜甫
暮投石壕村1,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2,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3。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4。
一男附书至5,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6。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7。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8。急应河阳役9,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10。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点击此处查看/隐藏全部注释
1.石壕村:今河南省陕县东七十里。
2.逾:翻过。
3.一何:何等,多么。
4.致词:述说。邺城: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
5.附书:捎信。
6.且偷生:苟活。长已矣:永远完了。
7.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小孙子。8.老妪:老太婆。请从吏夜归:请允许我跟你去。
9.河阳:今河南省孟县,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10.幽咽:不出声的哭泣。
唐肃宗乾元二年春,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各率所部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为安庆绪所败,六十万大军溃于邺城之下。郭子仪退守洛阳。朝廷紧急征兵拉夫。这时杜甫正从洛阳回华州司功参军任所,因途中亲见而作组诗《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因其基本上采用实录的笔法,所以有诗史之誉。然而诗人并非冷眼旁观无动于衷,他是怀着一颗炽热的仁者之心去审视国难民忧的: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四郊未宁静,垂老未得安。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quot;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藜。诗人怀着深厚的同情之心为人民长歌当哭: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天地终无情,塌然摧心肝。他记下了战乱时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青壮年全都上了战场,新安吏只好捉少年充军;石壕吏夜间突袭捉人,也只能带走一位老妪;潼关吏正加紧修筑城防;新婚的妻子含泪送别新郎;子孙阵亡尽的老人悲愤无奈地出征;无家可归的老兵已无须与谁告别。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是深重的,但深明大义的人民却强忍悲痛而同仇敌忾,勇于为国分忧。诗人笔下的老妪、新嫁娘、垂老者、无家者,都富于可敬的牺牲精神。诗人写出了这些普通人朴实无华却可歌可泣的精神世界,令后人读之不免一洒千秋之泪。杜甫投宿石壕村,正碰上官吏捉人充军。诗歌用素描的手法,清晰如画地再现了诗人的这次亲身见闻。叙而不议,这是杜甫此类诗的特点。诗人的感情融会在平实的叙述之中,耐人寻味。一面是夜捉人的悍吏,一面是逾墙走的老翁,这是多么不平常的时期!吏呼一何怒与妇啼一何苦的对比令人惊心。而老妇的陈辞,更是催人泪下。就是这样一位老妇,竟然真的被带走了。这或许是那位老翁逾墙时不曾料到的吧?
《唐诗镜》云: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吏呼'二语,便当数十言。文章家所云要令,以去形而得情,去情而得神故也。《唐宋诗举要》引吴曰:“此首尤呜咽悲凉,情致凄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