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是谁的诗?
一、唯有牡丹真国色是谁的诗?
刘禹锡
“唯有牡丹真国色”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托物咏怀诗《赏牡丹》。全诗为“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此诗乃赞颂牡丹之作,其赞颂之手法,乃用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诗人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从侧面来写牡丹。
《赏牡丹》·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词句注释
1、牡丹:著名的观赏植物。古无牡丹之名,统称芍药,后以木芍药称牡丹。一般谓牡丹之称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见于记载。
2、庭前芍药:喻指宦官、权贵。芍药:多年生草本植物,属毛茛科,初夏开花,形状与牡丹相似。妖无格:妖娆美丽,但缺乏标格。妖:艳丽、妩媚。格:骨格。无格指格调不高。郑虔《胡本草》:“芍药,一名没骨花。”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故作者称其“无格”。
3、芙蕖(qú):荷花的别名。《尔雅·释草》:“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郭璞注:“(芙渠)别名芙蓉,江东呼荷。”
4、国色:倾国倾城之美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富贵美艳、仪态万千。李濬《松窗杂录》:“上颇好诗,因问脩己曰:‘今京邑传唱牡丹花诗,谁为首出?’ 脩己对曰:‘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上闻之,嗟赏移时。”吴钢、张天池《刘禹锡诗文选注》认为此为作者用来喻指革新人士。
5、“花开”句:说明唐代观赏牡丹风气极盛。李肇《唐国史补》卷中:“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吾铺官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元和末,韩令始至长安,居第有之,遽命劚去,曰:‘吾岂效儿女子耶!’”白居易《买花》:“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京城:刘锬编的《咏花古诗欣赏》、鲍思陶等编的《中国名胜诗联精鉴》以及谢明等编的《历代咏物诗选读》认为此诗中的京城是指洛阳,而吴钢等编的《刘禹锡诗文选注》认为是长安。
白话译文:
庭院中的芍药花艳丽虽艳丽,但格调不高;池面上的荷花明净倒是明净,却缺少热情。
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是最美的花,当它开花的时候,其盛况轰动了整个京城。
《赏牡丹》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托物咏怀诗。此诗描绘了唐朝惯有的观赏牡丹的习俗。前二句以芍药“妖无格”和芙蕖“净少情”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使牡丹兼具妖、净、格、情四种资质,可谓花中之最美者;后二句则以“花开时节动京城”之句,来表现人们倾城而出观赏牡丹的热闹景象,以此赞颂牡丹为人赏爱的倾国之色。全诗用拟人对比和抑彼扬此的艺术手法,肯定了牡丹“真国色”的花界地位,真实地表现了当年牡丹花盛开引起京城轰动效应的情景,蕴含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人格精神。
二、红药在文言文中有什么象征意思??
“红药”是指红色的芍药花。
1、“红芍药”有时光易逝的象征意义,如:宋·王观的词《红芍药》
红芍药
人生百岁,七十稀少。
更除十年孩童小,又十年昏老。
都来五十载,一半被、睡魔分了。
那二十五载之中,宁无些个烦恼。
仔细思量,好追欢及早。
遇酒追朋笑傲,任玉山摧倒。
沉醉且沉醉,人生似、露垂芳草。
幸新来、有酒如渑,结千秋歌笑。
再如宋姜夔《扬州慢》
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红芍药”有情意绵绵、楚楚可怜柔媚的象征意义,如宋秦观《春日五首》(其一)
《春日五首》(其一)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差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三、有唯有牡丹真国色这句的诗及作者
出自诗人刘禹锡《赏牡丹》一诗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蓉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诗人推许牡丹,手法极为巧妙:其一,运用对比,将芍药的无格、芙蓉的少情与牡丹的国色对比描写,突出了牡丹色彩的雍容华贵。其二,侧面烘托,写花开时的情景:动京城。着一“动”字,写出了牡丹的非同寻常,使整个京城都为之震惊、惊动。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牡丹是中国特产的名花,春末开花,花大而美。唐代高宗、武后时始从汾晋(今山西汾河流域)移植于京城,玄宗时犹视为珍品。此诗即写唐人赏牡丹的盛况。关于此诗的创作时间与地点,由陶敏、陶红雨校注的《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根据诗中用李正封“国色”之语推测此诗为大和二年(828年)至五年(831年)作者在长安所作;
瞿蜕园的《刘禹锡集笺证》认为,此诗作于唐大和年间作者重入长安之时;高志忠的《刘禹锡诗编年校注》认为,此诗与《浑侍中宅牡丹》作于同时;吴钢、张天池《刘禹锡诗文选注》疑此诗为永贞革新时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