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塞下曲》
时间:2024-08-17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塞下曲》,作者卢纶,唐朝中期诗人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出生于蒲(今山西永济),祖籍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市),是范阳卢氏北祖第四房,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但是安史之乱爆发,未能为官,避乱于江西九江一带。乱平后,卢于唐代宗大历年间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
大历六年(771年),卢纶受宰相元载和王缙先后举荐,出任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后升任监察御史。大历十一年(776年),元载和王缙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卢纶受此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卢纶任昭应县令,贞元年间入河中节度使浑瑊幕,任检校户部郎中,后世遂以卢户部称之。卢诗工于写景,形象鲜明,语言简练,边塞诗气势不凡,尚有盛唐气象,其中尤以《塞下曲》数首最为有名。
塞下曲:唐代乐府名。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属《横吹曲辞》。为唐代新乐府题,歌辞多写边塞军旅生活。诗人天才豪纵,作为律诗亦逸气凌云,独辟一境。
《塞下曲》一:
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塞下曲》二: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卢纶是很善于捕捉形象、捕捉时机的。他不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艺术效果的时刻加以表现。他只描绘一个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但惟其如此,才更富有启发性,更能引逗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这叫言有尽而意无穷。神龙见首不见尾,并不是没有尾,那尾在云中,若隐若现,更富有意趣。
共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