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咨讯  >

艺术 | 朱万章:明清以来的书画鉴赏和辨伪

时间:2022-05-27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有一句话“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意思是书画其实是我们认识传统文化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它也是我们中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非常有利的视觉上的途径。

9月1号周六,我们非常有幸请到朱万章先生,带我们鉴赏古今佳画,揭秘当代书画收藏市场,分享独到的读画体验。品画之余,亦和我们普及书画辨伪中的一些常识。

朱万章

美术史学者、书画鉴定家,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北京画院齐白石艺术国际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从事书画鉴藏、美术史研究与美术评论。

著有《岭南近代画史丛稿》、《书画鉴考与美术史研究》、《销夏与清玩:以书画鉴藏史为中心》、《书画鉴真与辨伪》、《画林新语》等论著二十余种。

同时兼擅绘画,以画葫芦著称,出版有《一葫一世界:朱万章画集》、《学•艺:朱万章和他的艺术世界》等。

书画是文物鉴定中唯一一个,到目前为止,还无法靠仪器来取代的一个鉴定门类。需要靠自己积累的知识和主观意识来判断。有的人一打开书画就能知道书画的真伪。当你对书画方面的知识了如指掌的时候,甚至有时不打开书画也能辨别它的真伪。

有个书画鉴赏家说曾有人打电话给他说家里收藏了一幅岳飞的对联,他接到这个电话后,立马就告诉对方,岳飞的对联一定是假的!为什么?对联这种形式是到明代后期才出现,而岳飞则是南宋末年人士,显然这是一件假的藏品。

由此,这就涉及到今天要讲的第一个问题。

书画的形制与时代判定

首先,我们来讲讲对联。对联,它最初的形式叫楹联,楹联是直接刻在木头上的,像我们现在的故宫,还有很多寺庙的大门。楹联最早出现在五代十国时期,后演变到写在纸和卷上是到明代后期。

如图这幅对联,是明代德清的行书五言联,这是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最早一幅对联。知道这样的信息以后,比如你家里收藏了一件苏东坡或者是米芾的对联,显然是假的了。这一些基本的历史知识,对于我们书画辨伪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依据。

写在纸上面的对联出现在明代后期,一直延续到今,长盛不衰。对联的形制是有一个上限,但是没有下限,一直到今天为止仍受到很多人的追捧。

这幅对联是当时海关截获的一批文物,后移交给博物馆来收藏。我代表博物馆去接收这批文物,我当时就用手机把它拍了下来,非常兴奋,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反面素材。

大家应该立马就能判断出它的真伪。文天祥是南宋末年、元朝初年的人,那时还没有写在纸上的对联,都是刻在木头上或者门上的,所以这一看就是假的。

同时我们看它的书体。上图是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一件文天祥的代表作,草书《谢昌元座右辞卷》,是他的一个章草作品。我们回过头看刚才那幅对联,风格完全不一样,差的非常远。这幅对联,不仅形制不对,而且它的书体不对。像这种书体,比较接近于晚清时期。

接下来我们来看跟对联几乎同时出现的屏条。

屏条最早出现的年代,现已不可考。和对联一样,它来自于一些实用性的生活装饰。在唐代的卷轴画和敦煌的壁画中,可以发现一些作为装饰的屏风。在宋元时期的画中,偶尔也能见到一些。但作为纸绢等载体流传于世的书画屏,目前所见最早的则是明代后期。在这之后,屏风画演变成画在纸或者绢上面。这种屏风的出现即屏条画的出现,和对联出现时间大致相同的。屏的条数往往是四的倍数,比如四条、八条、十二条、十六条,我所见过最多的是四十八条。极少有不是四的倍数的,我见过十条的。

比如上图这十二条屏,是清代画家恽源浚(恽寿平的后人)所画的《十二月花卉屏》,现收藏于广东省博物馆,它每一条屏都是相对比较独立的。

上图这六条屏它上面的图案是连在一起的,这种叫做通景屏。

无论通景屏还是独立的屏,都是明代后期才开始出现,延续至今。但到了清朝的时候,出现一种特殊的现象,就是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探花商衍鎏、传胪张启后这四个人,他们赶上科举考试末班车,但刚刚中举不久,清政府就倒台了。

他们随即赋闲在家,当时的商业机构把他们四个人弄成了一个组合,一人写一件作品,成为四条屏。这四条屏成为中国书画史上有名的组合,价格要比其中任何一个人的作品乘以四还高。举例来说,刘春霖单独作品一件拍卖十万,四个人的作品按理四十万,但实则能拍到八十甚至一百万。

到了清代中后期,出现了在一个四条屏,或者六条屏、八条屏里有不同的书体。这是我们可以用来做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比如有四条屏里有篆书、隶书,也有楷书、行书,出现这样形式,就说明它的年代不会太早,一般就是晚清,不会比晚清更早。

上图这是俞曲园的《四体书六屏》,里面有行、楷书,有隶书,有大篆、小篆,这样的四屏我们就可以判断是清代后期之后的。

接下来再看扇面,扇面的出现比对联和屏条稍微早一些,大约明代中期。现存最早的折扇画是宣德二年(1427年)由明宣宗所画的瑟瑟山水人物扇面,由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这便是我们可作为判断依据的一个时间上限,扇面时间在公元1427年以前的,基本上可以认定是假的。

明代中期吴门画派时期,有大量的书法家,他们在同一扇面上,共同创作。上图这是周天球、黄姬水等诸家合作的书扇面,这个扇面尺幅非常小,在这一平尺里,每个人写一首七言诗,基本上用的都是小楷。这样的形式,在明代中期最为常见,到了明代中期以后基本上就见不到了。

清代以来的书法,开始由帖学向碑学过渡。这一时期,扇面书法在数量上并未逊色于前代,尤其是乾嘉以后,很多书画家都有过书写扇面的记录并有作品传世。从形制上,清代前期多沿旧制,和明代风格大致接近,如王铎《草书扇面》、恽寿平《行书扇面》(均藏广东省博物馆)等。在书体上以行书、草书为主。在中后期,大量出现成扇作品。一面书法、一面绘画的现象极为普遍,如金心兰与吴大澂合作的《墨梅篆书》成扇等。

款式断代

不同时期的书画家都有不同的署款习惯,通过署款式样,可以作为判断时代的依据之一。

在作者所题款式中,一般有上款和下款之分。下款是指作者本人的名款,一般指署款;上款指受书画者名款。宋朝的很多作品是没有上款的,只有下款,甚至有些作品连下款也没有,只有印章。

我们先看一下宋朝的署款。宋朝的画家,一般分为两类,职业画家和文人画家。文人画家,如苏东坡、米芾、文同等。今天主要是讲宋朝职业画家的署款,相较文人画家来说,他们当时的身份地位并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的职业画家往往是被有钱人聘请到家里做长工或短工,你给我画画,画完之后我付给你钱,付完钱后你就可以走了,类似于木匠、裁缝。很多收藏家,并不希望画上面有你的署款,你画完直接走了就行。有的认为,你可以署款,但不要署在最显眼的位置,可以署在比较偏的地方。

这件作品收藏于美国的费城博物馆,宋朝孙钰的《仙女采药图团扇》。左边是一个团扇,红色箭头是署款,很隐密。可见当时宋朝的画家署款的习惯,也能看出他们当时的身份和地位。包括像当时南宋四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他们的署款都有这样的一些特点。

到了元朝署款就完全不一样,元朝文人画比较兴盛,职业画相对比较低迷。当时是蒙古族的统治,中国书画作为汉族重要的文化并未受到重视,艺术市场不活跃。当时基本上是以文人书画为主。比如“元四家”吴镇、黄公望、王蒙、倪云林,他们不以卖画为生,所创作的书画都是内心世界的表达,更侧重的是文人的诗书画相结合。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1、战城南 两汉:佚名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
关于端午节最著名的古诗词句子 (40句) 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又是新一年的端午节将至,端午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脊历闭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有哪...
一轮明月颂家国古诗?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
推荐阅读
  • 早期的火枪、火炮是怎么制作的? 2022-05-28
  • 麻纸有什么缺点? 2022-05-28
  • 《淮南子》的文学风格成因是什么 2022-07-19
  • 宣笔和湖笔有什么不一样? 2022-05-28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