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精品引领 深化院团改革
近日,四川召开2021年全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公布“十三五”舞台艺术创作成绩:全省共新创优秀剧目90余台,舞蹈、小品小戏、杂技、曲艺、木偶等优秀节目350余个,优秀美术作品1300余件;获国家级重要奖项18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165项、资金1.35亿元;入选国家重点工程53项,入选国家人才培养计划59人;承办中国西部交响乐周、中国诗歌节等活动,打造四川艺术节、川剧节等品牌活动15个。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四川省艺术创作工作会议明确号召,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围绕建党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实施艺术创作精品工程,推出一批艺术精品和优秀人才,冲击国家大奖;全面深化院团改革,推动全省文艺院团健康发展、合理布局,着力构建“省带动、省市县联动”的发展格局,推动全省艺术创作再上新台阶。
艺术传播推广深远
“十三五”时期,四川艺术创作成绩亮眼,尤其传播推广方面得到深度拓展。
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戴允康介绍,举办的中国诗歌节、西部交响乐周、四川艺术节等活动吸引观众35万余人次。歌剧《同心结》、舞剧《川藏茶马古道》等进京展演,巴蜀书画传承发展研讨会暨《巴蜀山水画叙论》首发式在北京举行。四川省舞蹈新作、戏剧小品小戏、青年川剧演员、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回望东坡”中国书画邀请展、云贵川渝省级画院交流展等持续举办。文化和旅游资源云、智游天府等新平台,抖音、快手等媒体平台从不同层面宣传展示了四川艺术形象和最新创作成果。
此外,艺术创作的文旅融合意识显著增强。四川各地大力繁荣演艺市场,推出“演艺进景区”、酒店“周末剧场”“四川演艺体验线路”等系列“旅游+演艺”活动,打造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巴人文化艺术节等文旅品牌,建设乐山沫若戏剧小镇、成都海窝子川剧小镇等特色文旅小镇,打造《只有峨眉山》《青城山下》《成都偷心》等旅游演艺项目。天府新区省级文化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四川大剧院、成都城市音乐厅建成投用,四川省歌舞剧院、四川省川剧院剧场升级改造完成,全省大中型剧场增加到46个;国有美术馆增加到62家,不少剧院剧场、美术馆等成为省内外游客重要打卡地。
坚持艺术创作与时代同行
2019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出台《建设文化强省中长期规划纲要(2019—2025年)》,提出实施文艺繁荣发展工程,明确“到2025年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水平和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四川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建成文化强省、旅游强省。这些新形势、新部署,在为做好四川艺术创作提供根本遵循、指明前进方向的同时,也为全省艺术从业人员带来了责任与压力。
会议要求,四川省艺术创作工作一要认真抓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的学习贯彻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把高质量作为艺术创作的生命线,坚持艺术创作与时代同行。二要积极谋划艺术创作发展新格局,加强规划引领、谋定而后动,抓好创作重点选题,加强资源统筹,坚持项目化、协同化推进。三要坚持精品创作引领,重视剧本创作,提升原创能力;强化集体创作,提高组织化程度;尊重艺术规律,做好重大主题创作。四要打造高水平艺术人才队伍,搭建人才聚集平台,完善梯度培养机制,培养和引进原创性人才,加强人才交流合作。五要坚持以演出为中心环节,办好重大活动,建立演出激励机制,对标演出实际需要。六要全面深化院团改革发展,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坚决迅速,坚持“一团一策”分类指导。七要抓好艺术创作展示展演展播,搭建更多传播展示平台,创新展演展播形式,加强艺术评论推介。八要完善保障激励机制,强化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政策保障和技术保障。
全面深化院团改革
会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提出目前四川文艺创作精品力作不多,“高原”不深厚、“高峰”不突出,各艺术门类不同程度存在人才总量偏小、结构不尽合理、领军人物缺乏等问题;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创作选题策划随意性强,缺乏前瞻性、科学性;四川艺术基金规模不够大、覆盖面不够广,专项资金投入不集中等问题。
“十四五”期间,四川艺术领域将把全面深化院团改革发展作为重点工作。
去年,《关于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对院团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目前,四川正在抓紧制定相关实施意见。未来,四川将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在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的同时,有针对性地配套解决本级院团生存发展的具体政策,如设立市级艺术创作专项经费、建立健全演出激励机制、深化院团内部改革等。没有保留院团或者仅保留挂牌院团的市州,将以此为契机,从实际出发,灵活采取调剂编制、政府购买岗位、社会力量资助、扶持民营院团等方式,保留或组建院团,逐步形成全省“市市有院团”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