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丹池》为中国传统游记文学作传
《玉山丹池》
“如果说世界上有一种行为可以贯穿人类活动的历史,那一定是‘旅行’”。这是《玉山丹池:中国传统游记文学》中的开篇之语。《玉山丹池》由美国汉学家何瞻教授所著,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冯乃希翻译,是英语世界首部综述中国传统游记文学的专著。这本书展现了文人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空间观念,探寻了古人寄情山水时亦喜亦悲的幽微情感世界。这也是目前英语世界第一部综述中国古代游记文学史的学术专著。
重访童年课本经典“卧游”中华壮丽山河
古往今来,中国的文人雅客寄情于山水的幽微情感世界,早已成为我们童年课本中的文学经典。曹操的《观沧海》、郦道元的《三峡》《水经注》、袁宏道的《满井游记》、柳宗元的《永州八记》、徐霞客游记……那熟悉的辞藻,深刻在脑海中的段落,曾一次次带我们畅游那未曾到过的现场,想象着他们的城邦——虔诚而机警的玄奘,落寞而怡然的柳宗元,在长江上随波漂流的陆游,洞穴探险家徐霞客……
游记散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之一。它把中国名胜风景的真实描绘与独具诗意的艺术眼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同时也成为自传文学的主要形式。何瞻教授历时几十年研究中国古代游记散文,颇有独到之见。
通过对中国游记散文创作悠久历史的介绍,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这一文学体裁风格不断翻新、形式多样化演进的动态历程。他还进一步讨论了不同文本互相影响的重要性,并对古代游记文学的主要作品进行了分析评价。读者可以充满信心地迈开脚步,与著者一起“游览”中国最为重要的名胜风景,重回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山水观览的瞬间。
该书中文译者冯乃希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后,毕业于北京大学、芝加哥大学,2019年获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学系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明清文学史、近现代思想史。强强联手,让这本书的吸引力倍增。
该书一经出版,便得到了石听泉、卜正民、王立群、梅新林、徐永明等海内外学者联袂推荐。王立群说:“何瞻先生对中国古代游记史的研究极具开拓性,他对中国古代游记的推介可以让更多的国外读者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历代学人对自己国家各地的风土人情、山川景物的记述。”
范成大苏轼研究专家 自幼对中国地理感兴趣
何瞻(James M. Hargett),成长于中国台湾,父亲为美国飞虎队成员,“二战”期间曾援助中国抗日。据何瞻讲述,他在上小学时,就对地理感兴趣,特别喜欢学习美国与中国古代地名的历史和来源。后来,在读研究生时的一次课上,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罗郁正教授告诉他,有一种叫“游记”的古代散文文体能把文学与地理结合在一起。他听后非常兴奋,开始关注并研究游记。
何瞻现任纽约州立大学阿尔伯尼分校东亚学系教授,专业方向为中国宋代古典散文、游记、历史地理与文化史,是范成大、苏轼研究专家。在《玉山丹池》的序言中,何瞻把这本书的出版看作是自己作为汉学研究者的职业顶点。
中国古代游记文学数量众多,写作风格多样,其写作目的又因时代、个人视角变化而差异巨大。深入挖掘游记文学的文学史、文化史意义,既是古典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又是方法论与文学史观的挑战。何瞻以细腻敏锐的文本分析法,剖解经典游记作品中看似平淡的散文叙事结构,结合真实自然环境的空间特征,还原游记作者的行旅过程和观览体验。
在《玉山丹池》中,围绕名家游记,何瞻不仅为读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自然观、地理观和社会空间观,还探寻了古人寄情山水时亦喜亦悲的幽微情感世界。在此,作者不再是文学史上抽象的名字,而是与我们一样,流连在路上的行人。他们带领我们重回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山水观览的瞬间。喜爱古典散文,尤其是山水游记的读者可以从书中领略西方汉学家对中国山水的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