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是怎样刻苦谦虚学习才文武双全?
岳飞是怎样刻苦谦虚学习才文武双全?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十岁跟周侗读兵法,学武艺 岳飞幼年家境贫寒,无钱上学。但他非常好学,常在私塾窗外听课,无钱买纸笔,就以树枝为笔,大地为纸。私塾老师周侗免费收岳飞为学生,教育他做人的道理,每逢单日习文,双日习武。
岳飞练功十分刻苦。三九严寒,北风呼啸,大雪纷飞。一大早,和岳飞住在一起的小师弟王贵、张显、汤怀等都因怕冷不肯起床练功。岳飞却想,功夫就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若少年不努力,将来用什么去报效国家呢?他一个鲤鱼打挺,从被窝里跃起,穿衣提剑,迎风斗雪,挥剑起舞。早在一边仔细观察的周侗,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暗暗称赞:“小小年纪就如此刻苦练武,将来一定能成国家栋梁!”他踏着厚厚的积雪走到岳飞身后,说:“来,孩子,我再教你几套剑法!” 师父周侗从岳飞手中接过剑舞了起来。只见那剑在飞雪中来回穿梭,犹如一根银丝在飞舞,让人眼花缭乱。岳飞凝神记下师父的套路,等师父练完,就凭着自己的记忆,一招一式有模有样的练了起来。周侗见岳飞悟性很好,基本功又扎实,非常高兴,说:“这就是我祖传的剑法绝招,叫‘巧女纫针’!”接着,他又教了“暗度沉仓”“蛟龙过海”等几套素不外传的绝招。
天大亮了,王贵、汤怀、张显等人才慢腾腾的出来练剑。见岳飞练得满面红光,汗流浃背,一个个羞红了脸不敢吱声。周侗师父厉声教训了他们几个:“你们应该好好向岳飞学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呀!”后来,他们就都学习岳飞,刻苦练功了。
岳飞少年时期,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等书。 曾拜周同(《说岳全传》等改为“周侗”)为师,学习骑射,能左右开弓。不久周同病故,岳飞每逢初一、十五,都亲到坟上祭奠。 岳飞之后又拜陈广为师,学习刀枪之法,武艺“一县无敌”。岳飞生有神力,不满20岁时就能挽弓三百宋斤,开腰弩八石,“时人奇之”。
中国古代姓张的名人
中国古代姓张的名人
1、张景岳(1563-1640年),本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
2、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
3、张飞(约166-221)字益德(《三国演义》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因其勇武过人,而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
4、张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辅汉,原名陵,正一盟威道创始人,东汉丰县(今江苏徐州丰县)人。著作《老子想尔注》,弟子有3000多人,设立24治,奠基天师道。
5、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 ,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
1、张景岳(1563-1640年),本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
2、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
3、张飞(约166-221)字益德(《三国演义》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因其勇武过人,而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
4、张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辅汉,原名陵,正一盟威道创始人,东汉丰县(今江苏徐州丰县)人。著作《老子想尔注》,弟子有3000多人,设立24治,奠基天师道。
5、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 ,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1、张景岳(1563-1640年),本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医学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
2、张择端,字正道,汉族,琅琊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居住于东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画家。宣和年间任翰林待诏,擅画楼观、屋宇、林木、人物。
3、张飞(约166-221)字益德(《三国演义》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因其勇武过人,而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
4、张道陵(34年2月22日―156年),字辅汉,原名陵,正一盟威道创始人,东汉丰县(今江苏徐州丰县)人。著作《老子想尔注》,弟子有3000多人,设立24治,奠基天师道。
5、张衡(78年―139年),字平子。汉族,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人 ,南阳五圣之一,与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
张仪:战国时期纵横家。
张良:西汉初大臣。刘邦的谋臣,为汉氏江山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人。
张骞:中国汉代外交家。曾受汉武帝的指派出使西域,是为张骞出塞。
张衡:东汉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和画家。
张仲景:中国汉代医圣。
张道陵:被视为道教的创始者,是五斗米道的创始人。道教徒称他为张道陵,张天师,祖天师,正一真人。
张角:黄巾起义领导者。著名道教领袖,东汉时人。自称天公将军。
张宝: 黄巾起义领导者张角之弟,自称地公将军。
张梁: 黄巾起义领导者张角,张宝之弟,自称人公将军。
张鲁:东汉末五斗米道首领,五斗米道创立者张道陵之孙。
张任: 东汉末刘璋部下之名将。
张飞:三国时期蜀汉名将。
张苞: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之子。
张遵: 三国时期名将张苞之子,张飞之孙。
张昭:三国时期孙吴的一个重要的大臣。
张辽: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张A:三国时期曹魏名将。
张悌:三国后期人物,为吴国后期重要的守护者。
张华:西晋文学家、诗人、政治家。
张轨:十六国前凉创建者。
张九龄:唐朝宰相、诗人。
张旭:书法家,狂草代表人物。
张巡:唐朝著名将领。安史之乱中,张巡在以真源,令起兵守雍丘,抵抗安史燕军。
张择端:北宋画家。《清明上河图》 的作者。
张世杰:宋朝大将。
张载:宋代理学家、哲学家。
张邦昌:宋代丞相。
张浚:宋朝,抗金名将之一。
张显:宋朝人。
张保:宋朝人。
张所:宋朝人。
张士诚:元末明初的义军领袖。
张三丰:元末明初,太极拳发明者与武当派创始人。
张居正: 明代政治家。
张献忠:中国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张廷玉:清朝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太保。
张之洞:晚清大臣。
张达京[4]:中部地区平埔族岸里社的首任通事,也是台湾中部的农业垦荒者。
张文通[5]:张姓来台开垦开基始祖。
张光月[6]:张姓宗族大户,时任西屯庄协议会议员、下七张犁保正,大正15年(1926年)增建张庆兴堂。
医圣张仲景.
张仪 (前?~309)
战国时魏人。相秦惠王,以连横之策游说六国,使六国背叛纵约以事秦。惠王卒,六国复合纵以背秦,群臣谗之,乃去秦而为魏相,一年后卒。
张良 (前 ? - 前 186)
字子房。汉初名臣。本是韩国公子,秦灭韩,良欲为觊J仇,乃使人击始皇于博浪沙,不中,遂更姓名,隐于下邳,而受太公兵法于圯上老人。后为高祖策画定天下,封留侯,晚好黄老,学辟谷之术。卒谥文成。
张道陵 (34~155)
道教的真正创教者,本名陵,东汉沛国(今安徽省宿县西北)人。以符水禁咒法惑人,从学者须出五斗米,故世称五斗米道。亦称为张天师。
张飞 (?~271)
字益德,一作翼德,三国蜀汉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与关羽俱事刘备,号万人敌。官至车骑将军,封西乡侯。刘备伐吴,飞率兵会合,出兵前为部下所杀。谥桓。
张丽华
南朝陈后主妃,神采艳丽,聪慧强记,后主常抱置膝上,共商军国大事。国亡,与后主俱入井,隋军擒而斩之。后祀奉为十月芙蓉花神。
张居正(1525~1582)
字叔大,号太岳,明江陵人。穆宗时入阁,神宗时为首辅,综核名实,信赏必罚,整饬纪纲,推行一条鞭法,为相十年,海内称治。卒谥文忠。着有太岳集、帝鉴图说等。
张骞 (?~前114)
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
张旭
字伯高,唐代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卒年不详。为著名书法家,以草书最为知名,有草圣之称。其书法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与李白歌诗、裴F剑舞并称三绝。相传他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挥洒落笔,有时以发濡墨而书,故世称为张颠、书颠。
张士诚 (1321~1367)
小字九四,元朝泰州(今江苏省泰县)人。元末群雄之一。本从事运盐业,后据吴中,自称吴王,后为明将徐达、常遇春所擒,自杀身亡。
张三丰
生卒年不详。宋武当道士,所创太极拳术,闻名当时,其法传于后世,称内家拳,又称武当派。或作张三峰。(2) 名全,一名君宝,号三丰,明朝辽东懿州(今黑山县境)人,生卒年不详。因其不修边幅,又称张邋遢。史称其辟谷数月不饥,事能前知,太祖、成祖求之,皆不得,英宗时赠为通微显化真人。
张作霖(1875~1928)
字雨亭,奉天海城人。民国官至东三省巡阅使,握三省军政大权,为奉系领袖。两次直奉战争,先败后胜。民国十六年称大元帅,在北京组政府。十七年因国民革命军进抵河北,军事失利,退回关外,至皇姑屯被日军炸伤,未几伤重而亡。
总之太多了,你到这里来看一下: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