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咨讯  >

写节日的诗句古诗

时间:2023-03-15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关于春节的诗句

1、“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2、“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拜年》

3、“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薄醢彩对铡

4、“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5、“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6、“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7、“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中秋节的诗句

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2、“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4、“斟酌穑徘锕罾洹!薄反镒妗镀胩炖帧ぶ星锼拚娑ㄦ洹

5、“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6、“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7、“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8、“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9、“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元宵节的诗句

1、“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3、“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4、“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5、“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6、“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7、“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8、“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9、“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端午节的诗句

1、“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2、“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3、“冲波突出人齐,跃浪争先鸟退飞。”…………卢肇《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4、“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5、“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6、“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苏轼《屈原塔》

7、“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刘禹锡《竞渡曲》

8、“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9、“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清明节的诗句

1、“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王《倦寻芳慢・露向晚》

2、“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3、“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4、“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5、“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魏承班《渔歌子・柳如眉》

6、“一郡官闲唯副使,一年冷节是清明。”…………王禹《清明日独酌》

7、“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8、“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9、“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重阳节的诗句

1、“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杜甫《九日寄岑参》

2、“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3、“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气欲重阳。”…………晏殊《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

4、“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5、“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6、“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赵时春《原州九日》

7、“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

8、“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卢挚《沉醉东风・重九》

9、“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七夕节的诗句

1、“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2、“谁忍窥河汉,迢迢问斗牛。”…………孟浩然《他乡七夕》

3、“织女牵牛送夕阳,临看不觉鹊桥长。”…………德容《七夕二首・其二》

4、“新秋逢闰,鹊桥重驾,两度人间乞巧。”…………顾太清《鹊桥仙・云林瞩题闰七夕联吟图》

5、“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李贺《七夕》

6、“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7、“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8、“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权德舆《七夕》

9、“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佚名《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寒食节的诗句

1、“落花夜雨辞寒食。尘香明日城南陌。”…………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2、“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韩兑股 / 寒食夜》

3、“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4、“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 送别》

5、“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6、“清愁诗酒少,寒食雨风多。”…………张t《寒食》

7、“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8、“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9、“画楼洗净鸳鸯瓦,彩绳半湿秋千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元日》王安石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旧尊俎。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吴文英

元宵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杜牧

端午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端午即事》文天祥

中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

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曾几

重阳节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

”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埃棵慷恋秸饩洌苣芨惺艿皆滩卦谑浔澈蟮哪枪膳畈蛏系纳ΑV挥行断伦蛉盏陌ぃ拍芡χ奔沽好娑孕碌某簟

《元日》

南宋・辛弃疾

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元日有新年伊始的寓意。

十二个传统节日,二十四首诗词:原来这些节日都藏在诗词里!

元宵节(正月十五)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苏味道的这首诗,真实地再现了唐代正月十五夜热闹繁华的景象。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代元宵节的繁华热闹不输唐代,且看辛弃疾这样写道: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

谁家儿女,庆端阳。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後。

清明时节雨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

李清照(宋代)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

宋之问(唐代)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宋代)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1、战城南 两汉:佚名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
关于端午节最著名的古诗词句子 (40句) 客里几逢端午节,看成雪鬓与霜髯。又是新一年的端午节将至,端午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脊历闭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有哪...
一轮明月颂家国古诗? 《关山月》【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
推荐阅读
  • 早期的火枪、火炮是怎么制作的? 2022-05-28
  • 麻纸有什么缺点? 2022-05-28
  • 《淮南子》的文学风格成因是什么 2022-07-19
  • 宣笔和湖笔有什么不一样? 2022-05-28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