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最初以什么为墨
时间:2022-07-26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最早的墨是用漆和石粉所做。陶宗仅在《辍耕录》卷二十九中云:“上古无墨,竹挺点漆而书。中古方以石磨汁,或云是延安石液。”他们所讲的墨就是古代的“石墨”,它是最原始的墨,用天然石炭所制成,使用时从研石在砚石上磨成粉末,再渗以水融成墨汁使用。在陕西临撞姜寨遗址出土的那套绘画工具中,就有一根石质磨棒,它的用处就是用来研墨的。由此可推定早在五千年之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原始的石墨。《述古书法纂》中记述道:“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邢夷为西周宣王时人。邢夷所制的墨也是石墨。在徽墨产地歙县有这样的传说,有一天邢夷在溪边洗手,见水中飘来一段松树木炭,随手捡起,手为之黑。于是他捣为末,用饭粥拌和,以手搓成扇形和圆形,凝成固体,以之研磨。他所制的墨,史称“那夷墨”。在纸还没有出现前,甲骨文和竹简,也都是先用墨写好后,然后再镌刻的。中国的墨是源远流长的。
秦汉是墨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这时出现了松烟墨。松烟墨就是用松木烧出的烟灰,再拌之以漆、胶制成,其质量远远要胜过石墨。考古学家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秦墓和江陵凤凰山西汉墓中就发现了松烟墨的遗物,这种墨与《说文解字》中所记“墨者黑也,松烟所成”相同。但是这时期的墨没有制成锭,而只是作成小圆块,它不能用手直接拿着研,必须用研石压着来磨,所以从秦、汉出土的砚台都附有研石,证明了那时的墨不能直接用手来磨。这种小圆块的墨又叫“墨丸”。到了东汉,墨的形状从小圆块改进成墨锭,它经压模、出模等工序制成,可以直接用手拿着研磨。从此,研石就渐渐地绝迹了。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