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文大学的周边。不想知道学校的简介,历史之类的。急求!
学校简介:北京人文大学是一所文、理、工、商、经、管、武相结合开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等多学科综合性全日制民办学校。一批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知识分子怀揣“教育报国、知识改变命运”的使命,决心创办一所心中理想的大学,为学校传承了一个伟大的名字:“北京人文大学”,意在激励有志青年,传承中华文化精髓,重振民族精神!28年来,以其强大的办学背景、科学的管理、雄厚的师资力量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先后为国家各条战线培养了50余万高素质人才,其中包括大家熟知的著名演员洪学敏、朱时茂、中国足协前主席年维泗以及中央电视台《军事神禅天地》节目主持人唐剑等。目前,学校设有信息工程学院、经管学院、文法学院、外语学院、机电建工学院、国际商学院、彩岩艺术学院、国际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高鸿3G通信技术学院、物流学院、中国书画艺术学院等十三个学院,70余个热门专业和多个技能培训基地。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含念16000余人,教职工900余人,专兼职正副教授600余人。
历史:高等函授院校阶段
北京人文大学最初称为北京人文函授大学,是在我国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为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发展高等教育”的号召,经北京市成人教育局批准,于1984年10月创建起来的一所高等函授院校。20世纪80年代初,十年浩劫刚过,百废待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许许多多渴望知识、渴望成才的年轻人被拒于高等教育的门槛之外。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等四家全国著名教学科研单位以“教育报国”为己任的一批知识分子,毅然决定创办北京人文函授大学。1984年10月29日,金秋时节,在中山公园音乐堂,北京人文函授大学举行了首届学生开学典礼。驰誉诗坛的著名诗人艾青欣然就任名誉校长
北京人文大学。原国家副主席王震欣然挥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就此,北京人文函授大学拉开了它创业奋斗的帷幕。它的成立,为有志成才的人们开辟了一条道路,使他们有进入知识之门的机会。国家高等学历文凭考试和自学助考阶段在 1991年~1993年期间,由于函授教育的发展有些不景气,生源不够充足,以及学校内部在办学一些问题上认识不统一等多方面原因,学校的工作处于停顿和半停顿状态,管理陷入混乱,办学规模、经费收入滑坡。这一段历史给北京人文函授大学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学校事业的持续发展。在北京市成人教育局的领导和指导下,1993年,四家办学单位在充分酝酿和反复协商的基础上,决定继续联合举办北京人文函授大学,并成立了“北京人文函授大学理事会”。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学校重新调整和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根据面授教育教学的需要,学校组织机构做了相应的调整,设有校长办公室、教务处、学生管理处、财务处、总务处以及与教务处协调教学工作的各个系,有国际商贸系(国际贸易、工商企业管理、金融、涉外会计)、计算机系、外语系(英语、日语)、文秘旅游系(文秘、旅游)、工艺美术系(装潢设计、室内设计)。各处、室和各系根据需要,还设有数量不等的科室。1996年12月,经北京市教委批准,北京人文函授大学易名为北京人文大学。学校理事会相应作出了办学重点转移的决定。办学由函授教育形式转移到以全日制面授教育为主的形式。1997 年4月,北京市教委委派专家组来学校进行评估,对北京人文大学的办学硬件(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公寓、餐厅、语音室、微机室教学设施)以及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学习管理、财务管理和师资力量都给予高度评价。按照国家教委对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学校的评估条件,经过北京市民办高等谈瞎困教育评估委员会的评估,1997年6月18日北京市教委下发了京教社(1997)008号文件,批准北京人文大学具有国家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资格。
二次创业发展阶段
2002 年对人文人来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从这一年春天开始,北京人文大学开始了二次创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调整后的学校董事会和学校领导班子高瞻远瞩,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力争在3―5年内把人文大学办成北京市民办高校中综合实力位居前列的学校,用10年―15年的时间,办成全国一流的民办大学。 2002年4月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根据国务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及《北京市社会力量办学若干规定》,经审查、评估,北京人文大学为首批24所合格民办高校之一,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现代教育报》公布。2003年学校园活动剪影(19张)校建立了信息化办公室,负责校园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计划到2010年实现校园管理、招生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毕业生就业管理全部数字化、信息化。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2003年定为“教学质量年”,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做工作,建立全新的系统教育质量观,创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经过调查研究,召开班主任和全校科以上干部会议深入研讨,确定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六条指导原则:素质教育原则,学以致用原则,教师主导原则,学生主体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和改革创新原则。针对民办高校生源的特殊性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层次性,打破传统的单纯以学科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学质量的旧观念,建立了新的教育教学质量观。
为了使学生走出校门能就业,有发展后劲,学校除了重视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外,还非常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把2004年作为“毕业生就业年”,专门成立就业办公室(就业指导中心),配备得力人员,专门研究毕业生工作,与几十个企业建立联系,举行就业应聘会,出版就业报,指导毕业生就业。北京人文大学的毕业生由于素质较高、适应能力强和进步快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几年来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帮助下,90%以上的毕业生在北京找到了满意工作,一次性就业率居同类院校前列。 2002年由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共青团中央和中国青年报等权威机构组织的“全国民办高校十大就业之星”评选活动中,人文大学毕业生郭盛光荣当选。因为出色的就业工作,学校多次受到有关领导部门的表彰,先后被授予“中国民办高校就业组织单位”“最佳就业前景高校”等荣誉。
-
匿名2023-10-05 12:30:02能够清晰地传达想法。
-
匿名2023-09-22 10:10:02可以满足各种不同风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