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泉是什么?
一、甘泉是什么?
甘泉有三种解释
⒈ 甜美的泉水。
《荀子·尧问》:“其犹土也,深抇之而得甘泉焉。”
唐·骆宾王《灵泉颂》:“冥契动天,甘泉涌地。泠泠无极,烝烝不匱。”
许地山《换巢鸾凤》:“但愿人间一切血泪和汗点,一洒出来就同雨点一样化做甘泉。”
⒉ 指美好的水泉。
宋·曾巩《齐州北水门记》:“济南多甘泉,名闻者以十数。”
⒊ 宫名。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本秦宫。汉武帝增筑扩建,在此朝诸侯王,飨外国客;夏日亦作避暑之处。《三辅黄图·甘泉宫》:“一曰云阳宫……始皇二十七年作甘泉宫及前殿,筑甬道自咸阳属之。
汉武帝·建元·中增广之。周回一十九里,中有牛首山,望见长安城。”
甘泉,原名甘新建,自号“壁观禅者、书语禅者、甘泉书语、海上甘泉”,祖籍安徽安庆太湖县,1955年生于上海,现居上海。擅金石、书画、根雕、紫砂陶刻,其早年作品曾参加全国、省、市、区级书画根雕艺术展,多次获奖。现任中国书画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上海市工艺美术学会根雕专业委员会会长、上海市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赵朴初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楹联书法家协会会员。
二、湛若水作品简介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明代广东增城县甘泉都(今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人,大儒、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湛若水一生致力于讲学和著述,现存作品达550万字。他的作品种类也非常丰富,有学术专著、语录,还有哲理短文、讲稿、散文、诗文、书信、公文、记叙文以及实用性文本。他写的哲理短文《心性图说》《自然堂铭》是记录甘泉心学精髓的名篇;实用性文本包括学规、家训、乡约、礼仪等,是研究明代社会变化的重要资料。
《樵语》《新论》《知新后语》都是由湛若水于1518到1521四年间在西樵山的部分讲学语编录而成。《樵语》《新论》每一节都以一个儒学重要概念为主题,从中能够了解湛若水早期的心学和教育思想。《知新后语》谈论了《西铭》《中庸》《大学》《小学》《仪礼》《礼记》《论语》等经典,证明心学源远流长。
《雍语》由湛若水担任南京国子监祭酒时与学生的部分对话编录而成。《雍语》的“雍”指“南雍”,即南京国子监,明代的国家最高学府之一。
《二业合一训》成书于1527年,由湛若水在南京国子监的讲学语编录而成。所谓“二业”,指德业(道德修养)和举业(应科举考试)。二业合一,狭义来说,指德业和举业两不误,齐头并进;广义来说,指道德修养和学识才智兼备,互相促进,即德才兼备。
《金陵答问》成书于1529年,由湛若水任南京吏部右侍郎时的讲学语编录成。每篇短文前一段是学生的疑问,后一段是老师的解说。
《新泉问辨录》得名于湛若水在南京任职期间,好友史恭甫建造的“新泉精舍”。新泉精舍是湛若水与好友、学生论学的地方。他把在新泉精舍的论学、南京吏部右侍郎的讲学语编录成书,命名为《新泉问辨录》。
《格物通》(又名《圣学格物通》),一百卷,湛若水官南京礼部侍郎时进呈给皇帝,是关于修身、治国、平天下的书籍。
《二礼经传测》成书于1529年,是湛若水关于礼的论述,发展了宋儒“礼即理”的学说。
《白沙子古诗教解》(又名《白沙先生诗教解》),湛若水注释恩师陈献章部分古体诗的著作,着重向世人阐释诗中的圣贤之道。
《春秋正传》为湛若水用专为纠正前儒传解《春秋》之误而作,于1534年完书,全书共三十七卷。他以“考之于事”而“求之于心”的方法解读《春秋》,为学术界所重视。
《非老子》是湛若水儒道之辨的主要作品,内容为以正统儒学的角度对《老子》进行详细分析。
《答问》(四卷),收录湛若水1549年到1554年对别人疑问的解答,反映湛若水后期的心学思想。
有兴趣学习交流甘泉心学,可以加个好友
三、甘泉书语是当代著名艺术家吗?
甘泉书语,甘泉,原名甘新建,中国禅书画堪称一绝,特别是两杯茅台酒之后,书法那叫畅快淋漓,别具一格。为得到其一副书法苦苦寻觅两年,不愧为当代著名艺术家也!
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 赵朴初 沈鹏 张海 孙晓云 华人德 李刚田 甘泉书语 储云 曹宝麟 陈振濂 何应辉 黄敦 刘正成 尉天池 石开 周俊杰 赵雁君 薛龙春 薛明辉 刘颜涛
四、《九成宫醴泉铭》全文翻译是什么?
【《九成宫醴泉铭》全文翻译】
九成宫(唐宫名)在陕西省麟游县西,原为仁寿宫,唐太宗贞观五年重修,为避暑之所,以山有九重,更名为九成,甘美之甜水谓之醴泉。铭者,自铭也,自铭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后世者也。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子魏征奉皇帝诏书撰文。
贞观六年夏历四月,皇帝到九成宫避暑。这九成宫就是原来隋朝的仁寿宫。它高耸的覆压山峦,淳蓄的池水截断山谷。楹柱跨水相连,庭阙分岩相向。高阁长廊排成围,栋宇台榭轮奂错落。仰视它仿佛高若千丈,向下看则幽岩大谷深险万尺。那些镶饰的珍珠美玉使它金碧辉煌,其光芒冲射云霞使日月失色。炫耀这种移山过涧之力,骄横奢侈之极,累及民众而放纵私欲,想来真是深深的罪过。到了酷暑炎阳时,几无逼人窒息的热气;微风缓缓拂来,觉有清凉之爽。这的确是怡养身心的胜美之处。即使是汉武帝时的甘泉宫也不能超出其右。
我主在二十岁时,就征讨四方,到而立之年就作为君王安抚民众了,起初是以武力之功平定统一了四海,而最终用礼乐教化安抚各邦。东到青丘之国,南抵丹徼之地,都有珍奇宝物等贡品献上,且有译官陪同前来朝拜;西及轮台,北至玄阙,合并之后又列置州县,并将众多百姓编定户籍。时吉年顺,四方太平,人们都安定归依,神灵也赐福而至。虽说有赖于天地的功德,但最终还是靠皇帝一个人的谋划而成。他舍身利国,且不避风雨,奔波劳苦,一心为民,忧劳成疾,以致身衰体弱,瘦如唐尧,手足之茧厚似夏禹,尽管常以针灸治疗调理,但仍旧气血不舒。迁居京城宫中以来,出于常常苦于暑热之由,群臣建议为他建造离宫,希望能使他怡养心神。但圣上爱惜百姓和国家的财力,执意拒绝不从,认为这仁寿旧宫虽建于昔日,弃之不用太可惜,毁而重建又太劳民,此事还是沿用既成为好,无需重改再造。于是去除雕饰变为质朴,删减再删减,将那过分奢侈的都去掉。接着再修葺那些坍塌之处,掺和沙土填补破损的玉洁冰清台阶,用泥土弥补墙壁的缺损处,汉白玉砌成的石阶与土阶相接,宫室屋顶的缺漏处用茅草来续补。仰视宫殿的壮阔富丽,可将以往(奢侈误国)作为历史的借鉴;俯看如今的朴实俭约,又足以为子孙后代留下训诫。正所为至人不求有所为(顺应自然),至圣也不求有所作(不劳民兴作),前人已尽力做成的,今人只须继用其成。
然而原来的池塘水沼,都引自山涧,宫中本来没有水源,尽力求取也得不到的就是这水,这已不是人力所能解决的事,故而皇帝常惦记在心。四月初一(甲申日)至四月十六日(已亥日),圣上到皇后的住处游览亭台楼阁,闲步走至西城北面时,在一座高阁下面驻足不前。他俯身观察石土,微略感到湿润,于是便用手杖去疏凿随即竟有一股泉水涌出。于是便制成石槛将泉眼护住,然后又将泉水导入水渠。这泉水清澈如镜,味如甜酒。泉水向南流入丹霄楼右侧,向东又流经宫殿前的阙门,如练带萦绕,贯穿着整个九成宫,它激起清爽的波浪,冲走往日的污秽。(这泉水)可以使性情通达平正,可以使心神澄明纯净,可以照映万物之形,并滋润其生长,如同圣上的深恩德泽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上天的精华,也是大地的灵物。据《礼纬》书中说:“如果君王用刑治罪能恰如其分,封功行赏也不偏不倚,得与周礼相符合,那么,醴泉便会出现”。《i冠子》上说:“圣人的恩德,如能上达天宇,下临大地,中及万物生灵,那么,醴泉便会出现”。《瑞应图》上说:“君王仁善谦和,饮食俭朴(不食进贡之物),就会有醴泉出现,饮用者可以长寿”。《东观汉记》中载:“光武帝中元元年,京城出现(首都洛阳)出现醴泉,饮用者连积久难治的病都痊愈了”。那么,醴泉这一种神赐之物的出现,实际是为了扶助圣主明君,它既可免君王的陈年旧疾,又能使长寿。所以,王侯公卿们都喜形于色,奔走相告。但我主深怀谦退之心,推说自己并无如此圣德。虽有善政而不恃傲;遇有祥兆而心存谨慎。这是记取了隋朝奢侈误国的经验教训。这一切当是上帝的玄奥旨意,天子的善美之德,哪是我的浅陋之学所能表述清楚的,但因我的职责在于记言书事,不能使国家的盛美之事遗漏于典集之外,才冒昧陈词据实著录,因而撰写了这篇铭文,并镌刻上石。
颂词说:当今皇帝据有运数,一统天下,受命于天,这是千年的定数,世间万物都目睹这一现实。他功绩高于大舜,他勤勉尽过大禹。可谓承其前导,绝其后继,甚至超过了三皇五帝。他善于把握时机,并遵循客观规律,堪称既圣明又神武。以武力克平战乱,以礼仪诗书招服四方。史书从未记载过像这样能开疆拓土征服四方的皇帝。所以他能称皇并获得赞誉和拥戴,四方献给他的珍宝多而且多。大道是难以命名的,最高的德操并不表现在形式上,它的深玄之功和潜在的运行规律可谓高深莫测。我们凿井得水,耕田得食,不懂得感谢上天之功德,又怎知帝王的作用。上天所运行承载之道,悄无声息,但万类藉此生成,众生流布成形,都随感应而发生质变。顺应上德,方见灵验,道于我虽有间隔,但似闻声响,似见光明。洪福纷来,如繁盛的草木。皇帝及百官,皆穿戴着绣有云、龙、龟、凤图案的冠袍以示吉祥。而艳阳也蕴五彩之光,金乌更呈三足之瑞,颂辞不断咏来,史官不停地记录。完美至善的醴泉带着祥瑞降临人间,明主贤臣皆大欢喜。醴泉依水性而流布大地,滋润着万物,它潺宄海缙际蛋愀侍穑刻煲枚季跣孪剩胰≈痪。弥唤摺2鞯氖贝氪蟮老喟樗妫剂鞯娜G臁N抑鹘渚宀坏。溆猩菩卸蛔允选>幼〕缟屑蚵砝衷虿幌惨萦抛荨I砭拥弁踔笕床灰晕螅芤蕴煜掳傩罩俏恰K讼不陡』胪馐危叶廊∧瞧邮担庖庠诨毓榇酒樱弥势尤〈氖巍I硖逶诟叽Γο氲阶孤涞奈O眨俗攀⒙娜萜餍胩岱酪绯觥S诖四钅畈煌侥苡辣V姓楹汀
兼太子率更令、渤海男,臣欧阳询奉皇帝诏书书录。
【原文】
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隋之仁寿宫也。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东越青丘,南逾丹徼 ,皆献琛奉贽,重译来王,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毕臻,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遗身利物,栉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针石屡加,腠理犹滞。爰居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以为随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于是斫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 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于双阙,贯穿青琐,萦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可以导养正性,可以澄莹心神。鉴映群形,润生万物,同湛恩之不竭,将玄泽于常流,匪唯乾象之精,盖亦坤灵之宝。谨案:《礼纬》云:王者刑杀当罪,赏锡当功,得礼之宜,则醴泉出于阙庭。《i冠子》曰: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瑞应图》曰:王者纯和,饮食不贡献,则醴泉出,饮之令人寿。《东观汉记》曰: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师,饮之者痼疾皆愈。然则神物之来,扶明圣,既可蠲兹沉痼,又将延彼遐龄。是以百辟卿士,相趋动色,我后固怀洲冢贫ビ校湫菸鹦荩煌轿庞谕簦韵槲澹等⊙橛诘苯瘛K鼓松系坌熳恿畹拢癯贾┭茇浴5霸诩茄裕糇仁槭拢豢墒构⒚溃幸诺洳撸页率德迹祭账姑F浯试:唯皇抚运,奄壹寰宇,千载膺期,万物斯睹,功高大舜,勤深伯禹,绝后承前,登三迈五。握机蹈矩,乃圣乃神,武克祸乱,文怀远人,书契未纪,开辟不臣,冠冕并袭,琛贽咸陈。大道无名,上德不德,玄功潜运,几深莫测,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靡谢天功,安知帝力。上天之载,无臭无声,万类资始,品物流形,随感变质,应德效灵,介焉如响,赫赫明明。杂沓景福,葳蕤繁祉,云氏龙官,龟图凤纪,日含五色,乌呈三趾,颂不辍工,笔无停史。上善降祥,上智斯悦,流谦润下,潺啵贾减犯剩党海弥招拢谥藿摺5浪媸碧煊肴鳎液笙μ瑁湫莞バ荩映缑┯睿植话阌危莆莘枪螅煜挛恰H送嫫浠胰∑涫担勾痉幢荆囊灾剩痈咚甲梗致湟纾钭仍谧龋辣U昙<嫣勇矢畈D谐寂费粞铍肥椤
【作品概述】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碑刻者不可考)。现存于陕西麟游县碑亭景区 。
《九成宫醴泉铭》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
《九成宫醴泉铭》结体修长,中宫收紧,四边开张,左敛右纵,化险为夷。字形随势赋形,左右结构作相背之势,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间架开阔稳定,气象庄严。其布白匀整,字距、行距疏朗,为九宫最准者,全碑血脉畅通,气韵萧然。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视为楷书正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
【创作背景】
九成宫遗址,在今陕西麟游县城西2.5公里,原为隋之仁寿宫,唐贞观五年(631)加以扩建,更名九成宫,并置禁苑、武库及宫寺。九成之意:成训重,九训多,九成形容多层,高峻。铭,文体之一,多用韵语,如作山川、宫室、器物之铭前面多用散文叙述,然后是韵语铭文。《九成宫醴泉铭》撰作和书写于唐贞观六年(632)夏历四月,全文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宋曾巩在《九成宫醴泉铭・跋》中称:九成宫乃隋之仁寿宫也,魏为此铭,亦欲太宗以隋为戒,可以见魏之志也。
【艺术鉴赏】
一、造型
1.隶法
在造型方面,《九成宫》有不少字明显受到隶书的影响,如亥字,只是将隶书起笔的横改成点,撇改成竖钩。在用笔方面,以横、竖代点也是保持了隶书的写法。首点大都用横,如户、充等;宝盖儿的左点则用短短的一竖,如官、带(带)等;带有竖弯钩笔画的字,其竖弯钩则几乎完全照搬隶书的特点,如光、克、元、也等。
2.碑法
《九成宫》中的许多字又取法于魏碑,某些点画,如戈字的右上点,必中间的一点,三点水的中间一点等,都以短撇来代替。这些笔画是北魏楷书的写法。可以说,像《九成宫》这样的欧体字与魏碑书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方笔特征明显的魏碑,如《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等。
3.行法
《九成宫》中以点代横、竖、撇、捺等笔画,体现了行书的特点,如甘、色、无(无)、流等。
二、结字
1.字形窄长。欧字主要通过压缩横画、伸展竖画、戈钩长伸、撇捺舒展等方法达到字形窄长的目的。如佳、成、未、奉、夏等字。
2.主笔突出。主笔就是每个字当中最主要也是最突出的一笔,主笔写好了,这个字就平衡、就重心稳定、就美观。如善字第四横写得特别长,氏字斜钩写得特别长,毕字中竖写得粗壮得有力等。
3.同字异构。此碑中许多相同的字结体上都有微妙的差异,同中求变,增加意趣。需要临习者细心观察、揣摩、体会、咀嚼。如而、之、出等字。
4.连笔增减。楷书中若加入适当的行书笔意,会使字更显得灵动活泼。如:每字两点以竖替代,无字下部四点写成了连三点,胜字右部采取了行书的写法。在书法结字中,为了破机械重复,常常根据结字的需求,对字进行增减笔画以达到变化美的目的。如辟字右部辛增加了一横,建字左上添了一点。京字口里加了一横,氏字右上加了一点,拒字右下方加了一个小竖点,土字右边加了一点;流'字右上省略点、极字木字旁省略点、皆字下部白字省略撇等。
5.左收右放。左右结构的字,一般左边笔画写得紧凑,右边笔画适当放开。如地、停、德等字。
6.移位增险。通过调整字的部件,以增加字的险峻之势。如盛字下部的皿字调到了左下,感字下部的心字调到了左下,旧字下部的臼字调到了右下,坠字下部的土字调到了右下,瑞字右上山字侧卧,紫字上部竖弯钩移位下伸等。
7.内紧外放。欧字一般中宫紧收,四围放纵。如武、奉、葳、蕤、睹等字。
8.满而不虚。此类字周围有边栏包围,书写时中间部分要写得饱满、紧凑,不可散漫。同时,在书写这类字时,边框要适当往里靠,以求视觉上的平衡。如闻、园、图、阙、间、闭、阁等字。
9.附丽贴零。附丽就是依附、贴近,不要疏离的意思。字的各个组成部分要相互依附,不可离散,要以小附大,以少附多。如起、瀑、垂、灵等字。贴零就是说写零字和与之相类似的字的最后一点要点得妥帖。这类字中的点画零碎,要写得贴紧,排列有序,以免显得杂乱无章。如今、令、乏、于、景等字。
【名家点评】
历代品评《九成宫醴泉铭碑》:
宋 朱长文:然观其少时,笔势尚弱,今庐山有《西林道场碑》
是也;及晚益壮,体力完备,奇巧间发,盖由学以致之,《九成宫碑》、《温大雅墓铭》是也。(《续书断》)
元 赵孟\:清和秀健,古今一人
明 陈继儒: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明 赵涵:正书第一。(《石墨镌华》)
清 郭尚先:《醴泉铭》高华浑朴,法方笔圆,此汉之分隶,魏晋之楷合并酝酿而成者,伯施以外,谁可抗衡。(《芳坚馆题跋》)
清 周星莲:字有九宫,分行布白是也。右军《黄庭经》、《乐毅论》,欧阳率更《醴泉铭》、《千字文》,皆九宫之最准者。其要不外斗笋接缝,八面皆满,字内无短缺处,字外无长出处,总归平直中正,无他谬巧也。(《临池管见》)
清 梁t人不能到而我到之,其力险;人不敢放而我放之,其笔险。欧书凡险笔必力破余地,而又通体严重,安顿照应,不偏不支,故其险也劲而稳。(《评书帖》)
现代 刘正成:中国汉字数万单字,最难在结构各异,其视觉造型的魅力亦在此,而又施以笔法,得其险劲,尤难。纵观古往今来书法,其结字准确无误而得险劲之美者,欧阳询堪称冠绝。欧阳询来源于王羲之,而实际胎息于汇聚南北书风的隋碑,并集其大成,其《九成宫醴泉铭》也成为具有馆阁体书法倾向的楷书典则。(《书法艺术概论》)
总评:欧阳询所书的《九成宫醴泉铭碑》被后世喻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享有楷书之极则的美誉,被历代书家奉为欧体的楷模。
【后世影响】
《九成宫醴泉铭》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
欧阳询人到中年,书名播于世,“八体皆能”,至其晚年,其书法艺术水准已臻化境,书《九成宫醴泉铭》时已是76岁,加之又是奉而作,更是用心,且此铭笔力刚劲清秀,结体险绝瘦峻,既得北碑方正峻利之势,又有南帖风姿秀雅之韵,故历代推为学书之正途、初学之典范。诸如“正书第一“唐楷之冠”“翰墨之冠”“楷书之极则”等美誉纷至沓来。后世科举考试写字的取法都以欧体为考卷之准绳,足见此书影响力之深远。
【研究价值】
《九成宫醴泉铭》不仅是一部书法碑帖,它记载了李世民在离九成宫组织讨论如何进行治理国家,让人民相信政府,并制定了“轻徭薄赋,励精图治”的政治策略,九成宫的建设也反映了贞观年间的建筑方针和设计理念。21世纪中国经济水平和建筑技术已经不是古代所能企及,然而城市建设存在着贪大、媚洋、求怪,缺乏特色且文化传承,由此引发的城市跟风攀比、指导思想混乱更埋下多重隐患。“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虽然尘封已久,九成宫醴泉铭所记载的工程建设理念在现代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历史传承】
《九成宫醴泉铭》成于贞观六年(632),立碑未久,即为爱好欧书者捶拓,拓本当时已不易得。其后年经代远,捶拓者纷至沓来,碑字乃损泐漫漶。所以,碑石因年久风化,加之捶拓过多,断损严重,并经后人多次开凿,浅者深之,疲者肥之;久而久之,几乎无一笔不凿,以致笔画枯疲,锋芒全失。现碑座已经破损,碑首与碑身一体,存于陕西麟游县博物馆。
另外,《九成宫醴泉铭》有宋拓明驸马李祺本,清初高氏重新装裱。此本笔画丰腴、字迹清晰,为传世宋拓最佳者。1956年,张明善将其捐献给国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者简介】
欧阳询(557―641),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字信本,唐代书法家、文学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家”,与虞世南并称“欧虞”。欧阳询的书法造诣极高,其楷书法度严谨,正中见险,骨气劲峭,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后世称为“欧体”。其传世碑刻有《房彦谦碑》、《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虞恭公碑》、《化度寺邕禅师塔铭》等;存世墨迹有《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等;编著《艺文类聚》一百卷。
翻译:
贞观六年夏历四月,皇帝在九成宫避暑。这里原是隋代的仁寿宫。覆盖着山野而兴建宫殿,截堵山谷以形成池沼和护城河。跨水立柱以架桥,辟险峻之地建起耸立的双阙,周围建起高阁,四边环绕长廊,房舍纵横错杂,台榭参差交错;仰望高远可达百寻,俯看峻峭亦达千仞,辉煌如珠玉相映,金色和碧色交辉,其光彩能灼云霞,其高峻能达日月。
看他兴建宫殿使山移润回,极尽奢侈之能事,因为人们的这种纵欲态度,实在应该痛加责备。至于当热度可以融化金属的酷热暑天,这里却无闷湿蒸热的气温;微风徐徐吹来,带来清凉的舒适,确是居住的好场所,实为调养精神的胜地,汉代的甘泉宫是不能超过它的。
原文: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隋之仁寿宫也。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
观其移山过涧,穷泰极奢,以人从欲,良足深尤。至於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此文出自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
创作背景:
唐贞观五年(631),太宗皇帝李世民命令修复隋文帝之仁寿宫,后改名为九成宫。翌年,太宗皇帝来到九成宫避暑,在游览宫中台观之时,偶然发现一清泉,欣喜之余,下令由魏徵撰文,欧阳询书写,于贞观六年(632)刻碑。
按《唐书》:“贞观中改隋仁寿官为九成宫,水徽中又改为万年宫。宫在岐山,开皇十三年杨素所治。”九成宫乃隋之仁寿宫也,魏为此铭,亦欲太宗以隋为戒,可以见魏之志也。《m州山人稿》载,魏征文有箴规太宗之意,故末云:“居高思坠,持满戒溢。”
《九成宫醴泉铭》
原文加标点以及译文
九成宫醴泉铭 (原文)秘书监 检校侍中 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chì]撰zhuàn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随之仁寿宫也。冠guān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jiāo g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选自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宋拓本
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东越青丘,南逾丹jiǎo ,皆献琛chēn奉贽zhì,重译来王,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kuàng毕臻zhēn,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遗身利物,栉zhì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yáo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pián zhī,针石屡加,腠理犹滞。爰yuán居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以为随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于是斫zhuó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qì其颓坏,杂丹墀chí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jiǎn],足垂训于后昆。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然昔之池沼zhǎo,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
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于双阙,贯穿青琐,萦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可以导养正性,可以澄莹心神。鉴映群形,润生万物,同湛恩之不竭,将玄泽于常流,匪唯乾象之精,盖亦坤灵之宝。谨案:《礼纬》云:王者刑杀当罪,赏锡当功,得礼之宜,则醴泉出于阙庭。《ihé冠子》曰: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瑞应图》曰:王者纯和,饮食不贡献,则醴泉出,饮之令人寿。《东观汉记》曰: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师,饮之者痼疾皆愈。然则神物之来,shí扶明圣,既可蠲juān兹沉痼gù,又将延彼遐龄。是以百辟卿士,相趋动色,我后固怀洲huī yì,推而弗有,虽休勿休,不徒闻于往昔,以祥为惧,实取验于当今。斯乃上帝玄符,天子令德,岂臣之末学所能丕[pī]显。但职在记言,属兹书事,不可使国之盛美,有遗典策,敢陈实录,爰勒斯铭。其词曰:
唯皇抚运,奄壹寰huán宇,千载膺yīng期,万物斯睹,功高大舜,勤深伯禹,绝后光前,登三迈五。握机蹈矩,乃圣乃神,武克祸乱,文怀远人,书契未纪,开辟不臣,冠冕并袭,琛贽咸陈。大道无名,上德不德,玄功潜运,几深莫测,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靡谢天功,安知帝力。上天之载,无臭无声,万类资始,品物流形,随感变质,应德效灵,介焉如响,赫赫明明。杂沓景福,葳蕤繁祉,云氏龙官,龟图凤纪,日含五色,乌呈三趾,颂不辍chuò工,笔无停史。上善降祥,上智斯悦,流谦润下,潺yuán皎洁,萍旨醴甘,冰凝镜澈,用之日新,拒之无竭。道随时泰,庆与泉流,我后夕惕,虽休弗休,居崇茅宇,乐不般游,黄屋非贵,天下为忧。人玩其华,我取其实,还淳反本,代文以质,居高思坠,持满戒溢,念兹在兹,永保贞吉。
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
九成宫醴泉铭”,原石存于陕西省麟游县,残损严重。其拓本多为重刻本,而珍贵的宋拓本极少。现存的宋拓本以故宫博物院李祺藏本与藏于日本东京三井纪念美术馆的拓本最为知名。两件拓本,前者笔墨丰厚,后者风姿瘦劲,可谓同曲异调,各具神彩。随着书法艺术教育日益深入普及,喜爱临习「九成宫醴泉铭」的读者也越来越多。为此,编者特将藏于三井纪念美术馆的宋拓本影印出版,供广大习书者鉴赏临习。
《九成宫醴泉铭》译文
[正文]九成宫醴泉铭,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译文)唐宫名,在陕西省麟游县西,原为仁寿宫,唐太宗贞观五年重修,为避暑之所,以山有九重,更名为九成,甘美之甜水谓之醴泉。铭者,自铭也,自铭以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著后世者也。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子魏征奉皇帝诏书撰文。
[正文]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隋之仁寿宫也。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竦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壁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观其移山过涧,穷泰极奢,以人从欲,良足深尤。至於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
(译文)贞观六年夏历四月,皇帝到九成宫避暑。这九成宫就是原来隋朝的仁寿宫。它高耸的覆压山峦,淳蓄的池水截断山谷。楹柱跨水相连,庭阙分岩相向。高阁长廊排成围,栋宇台榭轮奂错落。仰视它仿佛高若千丈,向下看则幽岩大谷深险万尺。那些镶饰的珍珠美玉使它金碧辉煌,其光芒冲射云霞使日月失色。炫耀这种移山过涧之力,骄横奢侈之极,累及民众而放纵私欲,想来真是深深的罪过。到了酷暑炎阳时,几无逼人窒息的热气;微风缓缓拂来,觉有清凉之爽。这的确是怡养身心的胜美之处。即使是汉武帝时的甘泉宫也不能超出其右。
[正文]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东越青丘,南逾丹徼,皆献琛奉贽,重译来王。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毕臻。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遗身利物,栉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针石屡加,腠理犹滞。爰居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以为隋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于是斫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茸其颓坏,杂丹墀以砂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
(译文):我主在二十岁时,就征讨四方,到而立之年就作为君王安抚民众了,起初是以武力之功平定统一了四海,而最终用礼乐教化安抚各邦。东到青丘之国,南抵丹徼之地,都有珍奇宝物等贡品献上,且有译官陪同前来朝拜;西及轮台,北至玄阙,合并之后又列置州县,并将众多百姓编定户籍。时吉年顺,四方太平,人们都安定归依,神灵也赐福而至。虽说有赖于天地的功德,但最终还是靠皇帝一个人的谋划而成。他舍身利国,且不避风雨,奔波劳苦,一心为民,忧劳成疾,以致身衰体弱,瘦如唐尧,手足之茧厚似夏禹,尽管常以针灸治疗调理,但仍旧气血不舒。迁居京城宫中以来,出于常常苦于暑热之由,群臣建议为他建造离宫,希望能使他怡养心神。但圣上爱惜百姓和国家的财力,执意拒绝不从,认为这仁寿旧宫虽建于昔日,弃之不用太可惜,毁而重建又太劳民,此事还是沿用既成为好,无需重改再造。于是去除雕饰变为质朴,删减再删减,将那过分奢侈的都去掉。接着再修葺那些坍塌之处,掺和沙土填补破损的玉洁冰清台阶,用泥土弥补墙壁的缺损处,汉白玉砌成的石阶与土阶相接,宫室屋顶的缺漏处用茅草来续补。仰视宫殿的壮阔富丽,可将以往(奢侈误国)作为历史的借鉴;俯看如今的朴实俭约,又足以为子孙后代留下训诫。正所为至人不求有所为(顺应自然),至圣也不求有所作(不劳民兴作),前人已尽力做成的,今人只须继用其成。
[正文]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已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于双阙,贯穿青琐,萦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可以导养正性,可以澄莹心神。鉴映群形,润生万物,同湛恩之不竭将玄泽之常流。匪唯乾象之精,盖亦坤灵之宝。谨案:《礼纬》云:“王者刑杀当罪,赏锡当功,得礼之宜,则醴泉出于阙庭”。《i冠子》曰:“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瑞应图》曰:王者纯和,饮食不贡献,则醴泉出,饮之令人寿。《东观汉记》曰:“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师,饮之者,痼疾皆愈”。然则神物之来,实扶明圣,既可蠲兹沉痼,又将延彼遐龄。是以百辟卿士相趋动色。我后固怀洲冢贫ビ小K湫菸鹦荩煌轿庞谕簦灰韵槲澹等⊙橛诘苯瘛K鼓松系坌熳恿畹拢癯贾囱茇裕康霸诩茄裕糇仁槭拢豢墒构⒚溃幸诺洳摺8页率德迹祭账姑F浯试唬
(译文):然而原来的池塘水沼,都引自山涧,宫中本来没有水源,尽力求取也得不到的就是这水,这已不是人力所能解决的事,故而皇帝常惦记在心。四月初一(甲申日)至四月十六日(已亥日),圣上到皇后的住处游览亭台楼阁,闲步走至西城北面时,在一座高阁下面驻足不前。他俯身观察石土,微略感到湿润,于是便用手杖去疏凿随即竟有一股泉水涌出。于是便制成石槛将泉眼护住,然后又将泉水导入水渠。这泉水清澈如镜,味如甜酒。泉水向南流入丹霄楼右侧,向东又流经宫殿前的阙门,如练带萦绕,贯穿着整个九成宫,它激起清爽的波浪,冲走往日的污秽。(这泉水)可以使性情通达平正,可以使心神澄明纯净,可以照映万物之形,并滋润其生长,如同圣上的深恩德泽源远流长。它不仅是上天的精华,也是大地的灵物。据《礼纬》书中说:“如果君王用刑治罪能恰如其分,封功行赏也不偏不倚,得与周礼相符合,那么,醴泉便会出现”。《i冠子》上说:“圣人的恩德,如能上达天宇,下临大地,中及万物生灵,那么,醴泉便会出现”。《瑞应图》上说:“君王仁善谦和,饮食俭朴(不食进贡之物),就会有醴泉出现,饮用者可以长寿”。《东观汉记》中载:“光武帝中元元年,京城出现(首都洛阳)出现醴泉,饮用者连积久难治的病都痊愈了”。那么,醴泉这一种神赐之物的出现,实际是为了扶助圣主明君,它既可免君王的陈年旧疾,又能使长寿。所以,王侯公卿们都喜形于色,奔走相告。但我主深怀谦退之心,推说自己并无如此圣德。虽有善政而不恃傲;遇有祥兆而心存谨慎。这是记取了隋朝奢侈误国的经验教训。这一切当是上帝的玄奥旨意,天子的善美之德,哪是我的浅陋之学所能表述清楚的,但因我的职责在于记言书事,不能使国家的盛美之事遗漏于典集之外,才冒昧陈词据实著录,因而撰写了这篇铭文,并镌刻上石。
[正文]。其词曰:惟皇抚运,奄壹寰宇,千载膺期,万物斯睹,功高大舜,勤深伯禹,绝后承前,登三迈五。握机蹈距,乃圣乃神,武克祸乱,文怀远人。书契未纪,开辟不臣。冠冕并袭,琛贽咸陈。大道无名,上德不德,玄功潜运,几深莫测。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靡谢天功,安知帝力。上天之载,无臭无声。万类资始,品物流形。随感变质,应德效灵。介焉如响,赫赫明明。杂沓景福,葳蕤繁祉。云氏龙官,龟图凤纪。日含五色,乌呈三趾。颂不辍工,笔无停史。上善降祥,上智斯悦。流谦润下,潺唷F贾减犯剩党骸S弥招拢谥藿摺5浪媸碧煊肴鳌N液笙μ瑁湫莞バ荨>映缑┯睢@植话阌巍;莆莘枪螅煜挛恰H送嫫浠胰∑涫怠;勾痉幢荆囊灾省>痈咚甲梗致湟纭D钭仍谧龋辣U昙<嫣勇矢睢⒉澈D谐寂费粞铍肥椤
(译文):颂词说:当今皇帝据有运数,一统天下,受命于天,这是千年的定数,世间万物都目睹这一现实。他功绩高于大舜,他勤勉尽过大禹。可谓承其前导,绝其后继,甚至超过了三皇五帝。他善于把握时机,并遵循客观规律,堪称既圣明又神武。以武力克平战乱,以礼仪诗书招服四方。史书从未记载过像这样能开疆拓土征服四方的皇帝。所以他能称皇并获得赞誉和拥戴,四方献给他的珍宝多而且多。大道是难以命名的,最高的德操并不表现在形式上,它的深玄之功和潜在的运行规律可谓高深莫测。我们凿井得水,耕田得食,不懂得感谢上天之功德,又怎知帝王的作用。上天所运行承载之道,悄无声息,但万类藉此生成,众生流布成形,都随感应而发生质变。顺应上德,方见灵验,道于我虽有间隔,但似闻声响,似见光明。洪福纷来,如繁盛的草木。皇帝及百官,皆穿戴着绣有云、龙、龟、凤图案的冠袍以示吉祥。而艳阳也蕴五彩之光,金乌更呈三足之瑞,颂辞不断咏来,史官不停地记录。完美至善的醴泉带着祥瑞降临人间,明主贤臣皆大欢喜。醴泉依水性而流布大地,滋润着万物,它潺宄海缙际蛋愀侍穑刻煲枚季跣孪剩胰≈痪。弥唤摺2鞯氖贝氪蟮老喟樗妫剂鞯娜G臁N抑鹘渚宀坏。溆猩菩卸蛔允选>幼〕缟屑蚵砝衷虿幌惨萦抛荨I砭拥弁踔笕床灰晕螅芤蕴煜掳傩罩俏恰K讼不陡』胪馐危叶廊∧瞧邮担庖庠诨毓榇酒樱弥势尤〈氖巍I硖逶诟叽Γο氲阶孤涞奈O眨俗攀⒙娜萜餍胩岱酪绯觥S诖四钅畈煌侥苡辣V姓楹汀
兼太子率更令、渤海男,臣欧阳询奉皇帝诏书书录。
原文:
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
维贞观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宫,此则隋之仁寿宫也。冠山抗殿,绝壑为池,跨水架楹,分岩耸阙,高阁周建,长廊四起,栋宇胶葛,台榭参差。仰视则迢递百寻,下临则峥嵘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晖,照灼云霞,蔽亏日月。观其移山回涧,穷泰极侈,以人从欲,良足深尤。至于炎景流金,无郁蒸之气,微风徐动,有凄清之凉,信安体之佳所,诚养神之胜地,汉之甘泉不能尚也。皇帝爰在弱冠,经营四方,逮乎立年,抚临亿兆,始以武功壹海内,终以文德怀远人。东越青丘,南逾丹徼,皆献琛奉贽,重译来王,西暨轮台,北拒玄阙,并地列州县,人充编户。气淑年和,迩安远肃,群生咸遂,灵贶毕臻,虽藉二仪之功,终资一人之虑。遗身利物,栉风沐雨,百姓为心,忧劳成疾,同尧肌之如腊,甚禹足之胼胝,针石屡加,腠理犹滞。爰居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请建离宫,庶可怡神养性。圣上爱一夫之力,惜十家之产,深闭固拒,未肯俯从。以为随氏旧宫,营于曩代,弃之则可惜,毁之则重劳,事贵因循,何必改作。于是斫雕为朴,损之又损,去其泰甚,葺其颓坏,杂丹墀以沙砾,间粉壁以涂泥,玉砌接于土阶,茅茨续于琼室。仰观壮丽,可作鉴于既往,俯察卑俭,足垂训于后昆。此所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然昔之池沼,咸引谷涧,宫城之内,本乏水源,求而无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圣心怀之不忘。粤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宫,历览台观,闲步西城之阴,踌躇高阁之下,俯察厥土,微觉有润,因而以杖导之,有泉随而涌出,乃承以石槛,引为一渠。其清若镜,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东流度于双阙,贯穿青琐,萦带紫房,激扬清波,涤荡瑕秽,可以导养正性,可以澄莹心神。鉴映群形,润生万物,同湛恩之不竭,将玄泽于常流,匪唯乾象之精,盖亦坤灵之宝。谨案:《礼纬》云:王者刑杀当罪,赏锡当功,得礼之宜,则醴泉出于阙庭。《i冠子》曰:圣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宁,中及万灵,则醴泉出。《瑞应图》曰:王者纯和,饮食不贡献,则醴泉出,饮之令人寿。《东观汉记》曰: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师,饮之者痼疾皆愈。然则神物之来,扶明圣,既可蠲兹沉痼,又将延彼遐龄。是以百辟卿士,相趋动色,我后固怀洲冢贫ビ校湫菸鹦荩煌轿庞谕簦韵槲澹等⊙橛诘苯瘛K鼓松系坌熳恿畹拢癯贾┭茇浴5霸诩茄裕糇仁槭拢豢墒构⒚溃幸诺洳撸页率德迹祭账姑F浯试唬
唯皇抚运,奄壹寰宇,千载膺期,万物斯睹,功高大舜,勤深伯禹,绝后承前,登三迈五。握机蹈矩,乃圣乃神,武克祸乱,文怀远人,书契未纪,开辟不臣,冠冕并袭,琛贽咸陈。大道无名,上德不德,玄功潜运,几深莫测,凿井而饮,耕田而食,靡谢天功,安知帝力。上天之载,无臭无声,万类资始,品物流形,随感变质,应德效灵,介焉如响,赫赫明明。杂沓景福,葳蕤繁祉,云氏龙官,龟图凤纪,日含五色,乌呈三趾,颂不辍工,笔无停史。上善降祥,上智斯悦,流谦润下,潺啵贾减犯剩党海弥招拢谥藿摺5浪媸碧煊肴鳎液笙μ瑁湫莞バ荩映缑┯睿植话阌危莆莘枪螅煜挛恰H送嫫浠胰∑涫担勾痉幢荆囊灾剩痈咚甲梗致湟纾钭仍谧龋辣U昙
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
出处: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贞观六年(632)由魏征撰文、书法家欧阳询书丹而成的楷书书法作品(碑刻者不可考)。现存于陕西麟游县碑亭景区。
《九成宫醴泉铭》叙述了“九成宫”的来历和其建筑的雄伟壮观,歌颂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节俭精神,介绍了宫城内发现醴泉的经过,并刊引典籍说明醴泉的出现是由于“天子令德”所致,最后提出“居高思坠,持满戒盈”的谏诤之言。
《九成宫醴泉铭》结体修长,中宫收紧,四边开张,左敛右纵,化险为夷。字形随势赋形,左右结构作相背之势,上下结构上窄下宽,间架开阔稳定,气象庄严。其布白匀整,字距、行距疏朗,为九宫最准者,全碑血脉畅通,气韵萧然。
《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晚年经意之作,历来为学书者推崇,视为楷书正宗,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一楷书”或“天下第一正书”。
九成宫醴泉铭,全文翻译之后是:
贞观六年夏历四月,皇帝在九成宫避暑。这里原是隋代的仁寿宫。覆盖着山野而兴建宫殿,截堵山谷以形成池沼和护城河。跨水立柱以架桥,辟险峻之地建起耸立的双阙,周围建起高阁,四边环绕长廊,房舍纵横错杂,台榭参差交错;仰望高远可达百寻,俯看峻峭亦达千仞,辉煌如珠玉相映,金色和碧色交辉,其光彩能灼云霞,其高峻能达日月。看他兴建宫殿使山移润回,极尽奢侈之能事,因为人们的这种纵欲态度,实在应该痛加责备。至于当热度可以溶化金属的酷热暑天,这里却无闷湿蒸热的气温;微风徐徐吹来,带来清凉的舒适,确是居住的好场所,实为调养精神的胜地,汉代的甘泉宫是不能超过它的。

皇帝二十岁时,就从事策划和组织统一天下的活动,到了三十岁时,就做了亿万白姓的君主;开始是用武力统一中国,后来又以高度的文明道德使远方的国家和民族亲附:东边越过青丘,南边越过开徼,那些国家和民族都奉献珍宝以为晋见之礼,经过不同语种的;辗转翻译而来朝见;西到轮台,北抵玄阙,都并入版图而设置地方州县,把那里的人民编入户籍(受朝廷管辖);阴阳之气温和,年景风调雨顺,远近都和平肃敬,一切生物也各得其所,神灵都来降福,这虽然是凭借天地的功德,但毕竟要依靠皇帝一个人的谋略。(皇帝)舍身以利天下黎民,风里来雨里去,一心为百姓着想,忧国忧民积劳成疾,皮肤和尧帝一样变成了干肉的形态,手脚上结的趼子超过了大禹,虽经针刺石砭治疗,而血脉仍不通畅,住在京都,炎热的暑天往往使人疲困不堪,群臣请求另建(避暑)行宫,庶几可以疗养从而心旷神怡。圣天子爱护每一个黎民的劳力,痛惜民间户籍编制中最小单位的财货,坚决拒绝,不肯听从群臣的请求,提出隋代建筑的旧宫殿,是过去建造的,舍弃它感到可惜,毁掉它又会重新劳民伤财,应当沿袭既成的事实,又何必重新改作呢!于是去掉隋代旧宫的文饰而使之变得质朴,一再节俭,把原来过多奢华的部分去掉,把已经损坏的部分加以修正,使原来殿前红色石阶夹杂着沙砾,原来白色的墙壁夹杂着新涂的泥土;土阶与原有的玉砌相接,茅屋连着原有的琼室。仰看原有宫殿的壮丽,可吸取过去隋代由奢侈而败亡的教训,俯察今天修茸的求卑求俭,足以作为后嗣子孙的楷模,正提现了“至德之人(表面上)没有什么作为,大圣不妄自制作”的精神,他们竭尽全力(大兴土木),其成果却使我安享了。
但是过去的池沼,水都从涧谷引来,宫城里面,本来就缺乏水源,想求得水源结果又没有,(要解决这一问题)既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皇帝心里对此一直念念不忘。贞观六年四月十六日,皇帝来到中宫,沿途观赏楼台亭榭,信步走到西城的背面,在高耸的楼阁下徘徊,往下看到这里的土地,略显湿润,于是用手杖掘地并加以导引,结果泉水随之流涌出来,于是在泉水下边砌上石槛。引来水流入石砌的沟渠。泉水清澈如镜,水味甘甜如醴酒(泉水经过石渠)往南灌注在丹霄宫的右边,往东流淌于双阙之下;流泉贯穿于镂刻图纹的宫门,萦绕着太后所居的宫殿;泉水激扬起的清波,能将浊秽的渣滓荡涤;它可以使人养成纯正的禀性,可以使人的心神玲珑透剔。泉水如镜能照映出各种形态,由于它的滋润可以使万物生长就如同皇帝的深恩永无休止,天子的恩泽永远流布人问,它不仅是天象的精华也是地神的环宝。据文献记载:《礼纬》说:“帝王对犯人的判刑和处死确是量刑得当,对人的赏赐和该人的功劳相符,能做到符合社会规定的法则和规范,那醴泉对会在宫廷之间出现”。《i冠子》说:“圣人的恩德,能上达于天,下达于地,中达于众生灵,那就会出现醴泉”。《瑞应图》说:帝王生性纯正平和,饮食不用臣下贡献的珍奇之物,那醴泉就会出现,喝了它能使人长寿”。《东观汉记》说:“汉光武中元元年(56),在京师〔首都洛阳)出现了醴泉,喝了能使积久难治的病痊愈”。如此说来,神奇灵异的醴泉之所以出现,是为了扶助圣明的君王;它既可除去积久难治之病,又可使人延年益寿。对此,公卿大臣们天不欢跃并显出受感动的神色,唯我皇上胸怀谦逊,并不认为醴泉的出现是由于自己的“明圣”。虽有美却不以为美,不仅听过去的圣贤如此,以祥瑞的出现感到畏惧,更是有当今的先例作为教训的(隋代即有“祥瑞”出现结果动带来灾祸的先例)。这是上天显示的瑞征,也说明天子的盛德,这些,岂是不学如巨这样的人所能发扬光大!仁臣作为史官的职责必须“记言”、“记事”,不可使国事出现的如此盛美之事,不见于史册,故敢于如实陈述,写成铭文刻碑。

(散文):皇帝顺应时运,统一天下,承受千载难逢的时运而为天子,为万众生灵所瞻仰;其功高于大舜,其勤劳胜于伯禹,真是空前绝后,超过古代圣君三皇五帝。(皇帝)掌握天下的权柄并遵守礼法,既圣德又神明,武能平定祸乱,文能使远方的国家和民族亲附:过去不见文字记载的、开天辟地以来不向中国臣服的(都来亲附),这些来朝的外国君臣冠冕重重,把作为见面礼的珍宝都陈列出来。大道不能用语言表述,上德之人虽然得“道”却不以得为得,宇宙自然之力默默地运行着其神妙之迹象不可度量。(古《击壤歌》唱道)“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天下太平,安居乐业)连上天之功都不感谢,又怎能知道皇帝对百姓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