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市风景区有哪些?
余姚市风景区有:
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位于余姚市河姆渡村附近。南端为连绵逶迤的四明山麓;河姆渡遗址是一处年代古老、保存较好、文化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晚阶段的遗址。在20世纪70年代发现之初,曾轰动了国内外学术界,“河姆渡文化”名扬四海,各方专家学者纷沓而至。发现带榫卯的干栏式长房子,出土的大批珍贵遗物及动、植物遗存,对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特别是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多学科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又可靠的实物资料,考古实践表明黄河、长江流域的原始先民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远古文化。
龙泉山
余姚龙泉山在城区西隅,滨姚江。余姚古为浅海,山系浅海小岛,因名屿山,一名灵绪山。山腰有微泉,干旱不涸。晋时改为龙泉山。周围千余米,海拔67.4米。林木葱郁,风景秀丽,古迹荟集,亭阁俨然。景点有:龙泉古刹、中天阁、龙泉石井、四先贤故里碑亭。
龙山景点,历经沧桑,1941年4月~1945年8月,余姚陷敌,日军占领期间,划山为警戒区,驻日警备队,禁民上山。原有明清时所建之严子陵祠,谢文正(迁)祠,孙忠烈(大燧)祠,以及二王祠、朱黄合祠等悉遭破坏,仅剩屋宇。二王祠中王阳明冠带袍笏塑像,亦遭日寇盗去日本。
建国后1963年辟龙山公园、建园中园、天风园、花木圃、动物园,并建有四贤严子陵、王守仁、朱舜水、黄梨洲纪念亭,分别由当代书法家舒同、沈定庵、周而复、郭绍虞题额。舜水亭南有“朱舜水纪念碑”,为1982年日本朱舜水纪念会、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建,沙孟海书。其旁有滑寿亭为纪念元末客居余姚之名医滑寿。1986年建。
胜归山摩崖石刻
胜归山摩崖石刻位于城北郊,海拔147米,原名圣龟山。晋刘牢之战胜孙恩屯兵于此,改名胜归山,又称打石山。少林多石,陡崖深潭。明嘉靖间胡宗宪任县令,出公羡银赎民山地,禁止开山采石,树木成荫,于是渐成形胜之地。以后胡宗宪任浙江总督,胜倭寇归饮在山下,立有胜归山碑,吕本撰管见,书徐九皋篆,嘉靖三十四年(1555)杨珂摹丹入山,镌刻胡公岩三字,实其遗迹。后又在岩穴崖壁石刻胡公半身浮雕像。及至民国时已改为观音像,后又湮灭。解放前后,东西山崖雕刻佛像十四个,依山势凿雕,排列有致。
客星山
客星山位于余姚城东北十里的安山桥北,与慈溪市交界处。原名陈山,为汉严光隐居与墓葬之地。宋乾道间,史浩知绍兴府事命县令蔡宪于严光墓下建客星庵,立严子陵墓道。客星庵碑邑人虞似良书。嘉定时于山颠建高节书院,明洪武时湮废。墓有题石曰汉严光墓,明正德时立石镌曰:“汉徵士严公墓”。墓以上有高风亭。客星山,山阜峭陡,孤峰突起。清郑仕诗云:“姚邑东偏耸客星,十分孤秀十分清。”为风景秀丽的旅游圣地。客星山又为“汉三老碑”的出土地。清咸丰二年山民上山掘得。1922年杭州西冷印社专辟“汉三老石室”收存。
四明湖
四明湖位梁弄镇西北,系人工水库,辟山环抱,林木葱芜,湖中碧波万顷,有八字桥山、玉兔岛、野猫湾、丁山等5岛。岛上植杨梅,湖中鱼虾捕捞量100多万斤。湖南畔狮子山顶建有“革命烈士碑”,碑高20余米,碑文“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郭沫若书”。现四明湖以玉兔岛为中心,开发成为四明湖渡假村,由香港张宇先生投资。
白水冲
白水冲在梁弄南云根山与石屋之间。又名潺缓洞。瀑布高30米,飞流直泻,声如雷鸣,历代诗人多探胜吟唱,岸崖上刻“白水潺缓”四字。洞外原有祠宇观,为东汉刘樊云翘夫妇向白道人学仙之处。得仙术升天后,后人在飞升处建祠观。后来唐玄宗遣使移观于此。宋徽宗御书为“丹山赤水洞天”。成为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九洞天。“瀑布茶”产于此,唐陆羽名“瀑布仙茗”载入《茶经》。
芦山禅寺
芦山禅寺位于余姚河姆渡镇姚江之北,芦山北麓。四周山岭环抱,绿树翠竹,山水相映,景色秀丽。西邻河姆渡遗址,交通便捷。寺创建于唐乾元元年(785),南宋时赐额“芦山普光院”,隆盛一时,为文人学士游览探胜之地,陆游、范成大、史浩等俱有吟咏之作,流传后世。以后屡圮屡建。现存建筑多为光绪十三年重修迨至民国。建国后,六十年代,宁波、舟山等地僧众徙居于此。1992年修复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