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墨是怎么制做的?
时间:2022-12-26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古代制墨全部采用手工制作,主要工序有炼烟、和料、制作、晾干、描金。
炼烟:是用不完全燃烧的方法从松枝或油脂中提取烟尘,分别得到松烟和油烟,燃烧时要严格控制火候、出入风口,掌握收烟时间,才能保证烟炱黑度、细度、油分、灰分。
和料:是先将胶用文火熬烊,投入色素原料和添加原料,充分搅拌,杵捣均匀,据说和料要反复锤敲达“十万杵”,烟料和胶合料才能达到细腻均匀的程度,制成坯料。
制作:将坯料按规格搓拓成浑然无缝隙的墨果,压入墨模成形,成为各种形状,墨面印上了精细的装饰图案及文字。
晾干:墨成形之后还要晾干,有平放、入灰、扎吊三种方法。平放晾干的初期,墨要不断翻转,使干燥收缩时自然拱翘的墨体自行恢复平整。
晾墨环境的温度、湿度要严格控制,风大、阳光直晒、过分干燥都会导致墨内水分析出不均匀,以致产生碎裂纹。
另外,温度过大也不好,会使墨出现霉变,影响墨的质量。
描金:墨干燥后,还要将墨面上的款识纹样作描金添彩处理。一般以上金色和银色为主,故名描金。
描金层要求光亮、整洁、色层均匀。描金的作用,不仅是好看,而且有密封作用,使墨保持一定的湿润度。
铁斋翁墨块的质量?
非常不错的
“墨稀而贵”现代墨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整个生产过程便分为:点烟、和胶、制墨、晾墨、修墨、填彩、包装、墨模制作多道工序,120盏灯生产2天,才能出一斤成品墨。
“一丸佳制有余馨,徽墨从来举世尊,冰麝龙涎皆不贵,杵工汗滴是真魂”,青石臼中“十万杵”杵捣工序,就是将和好拌匀的墨料放人半人高的青石臼之中,凭藉粗壮的檀木大杵,对臼中的墨料人工使劲杵捣,直至捣匀、捣透才能出臼。故有墨不厌捣之说。
共 0 条评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