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十门笔法详解?
1.藏锋
所谓藏锋,就是指的书写时把毛笔的锋尖藏到点画之中,是一种追求点画浑厚圆润的笔法。汉蔡邕《笔论》云“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耳。唐徐浩《论书》云“用笔之势,特须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藏锋笔法一般用于篆书,隶书,楷书等书体,历史上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等楷书大家善于使用。
2.露锋
是指起笔时,毛笔的锋尖露在点画外面。这是一种强调笔势的笔法。露锋笔法,起笔时不必在空中做逆入,直接顺势入笔就可以。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讲“发笔处便要提得起笔,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传语。”用笔之难,难在遒劲有力。以露锋为主的一般是王羲之父子的行草书,楷书等。楷书用露锋的大家有欧阳询,赵孟頫等人。
3.中锋
所谓中锋是“常使笔尖画中行”是也。中锋乃是用笔之大法,千古不易。“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等比喻都是针对的中锋用笔。要想达到中锋用笔的效果,比喻熟练掌握执笔和运腕的技巧。宋姜夔《续书谱》云“中锋取骨,侧锋取妍。”清刘熙载《艺概》云“中锋画圆,侧锋画扁。书用中锋,如师直为壮。”
4.偏锋
所谓偏锋是指用笔的时候,笔尖偏在一侧,写出来的点画一边整齐,一边锯齿状。例如写横的时候比较在笔画上边行走,写竖笔时笔尖在笔画的左边行走。一般书家认为偏锋是书法的病笔,其实不然,在于怎么使用,使用好了能给作品润色不少。姜夔《续书谱》说“中锋取骨,偏锋取妍”是也。
5.极与涩
所谓“极”指的是速度快,一般用于用于永字八法中的“啄法”,“磔法”,“趯法”。然而疾不是一般的快速运笔,仍然要起伏行笔。“涩”指的是笔毫行墨要留的住,不是停滞不前,须紧而快地相前推进。例如“磔法”,一波三折。汉蔡邕《九势》云“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趟之内,涩势在于紧驶战行之法。”
6.方笔与圆笔
所谓方笔和圆笔是书法常用的笔法,方笔指的是下笔时切锋直入,强调雄强刚劲气,圆笔也是下笔时藏锋逆入,强调含蓄浑圆之气。在赞成书法作品时要方圆兼施,才是上乘。
7.牵丝
所谓的牵丝指的是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的纤细痕迹,一般称为“牵丝引带”或者“游丝”等,行草书中常见。宋姜夔《续书谱》云“自唐以前多是行草,不过两字属连,累数十字而不断,号曰连绵,游丝。古人作草,如今人作真,何尝苟且。”历来书家都明白“牵丝为有形之使转,使转乃无形之牵丝。”
8.浓与淡
所谓浓与淡指的是用笔的深浅和墨色的浓淡,能使字的点画丰满而有神韵。陈绎曾《翰林要诀》云“捺满,提飞。字之肉,笔毫是也。疏处捺满,密处提飞。平出捺满,险处提飞。肥者,毫端分数足也,瘦者,毫端分数省也。”
9.八锋
所谓八锋,古人讲笔有八面锋是也。清刘熙载《书概》云“笔锋有中锋,侧锋,藏锋,露锋,实锋,虚锋,全锋,半锋八种。”清周星莲《临池管见》云“法在用笔,用笔贵用锋。用锋之说,吾闻之矣,或曰正锋,或曰中锋,或曰藏锋,或曰出锋,或曰侧锋,或曰偏锋。”
10.衄挫
所谓的衄挫,是指顿笔后,略微提起笔锋在点画之中拉拽整理笔锋。有很多学习欧阳询楷书的朋友不会写钩,和不会使用衄挫笔法有很大关系,欧楷挑钩的时候就要提前整理笔锋,然后侧锋挑钩。清朱履真《书学捷要》云“书有衄挫之法,折锋方笔也,法出于指。”唐张怀瓘《玉堂禁经》云“一曰挫笔,挨锋捷进是也,下三点皆用之。”衄挫要有分寸,过分则脱离笔画,不及则笔锋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