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钟繇吗?
一、你了解钟繇吗?
钟繇,字元常,三国魏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因为做过太傅,世称“钟太傅”。他的书法,以曹喜、蔡邕、刘德升为师,博采众长,兼善各体,尤精小楷。结构朴实严谨,笔势自然,开创了由隶书到楷书的新貌,和晋代王羲之并称“钟王”。他的书法历代为人所重视。钟的真迹早已失传,宋代以来法帖中所刻的小楷《宣示表》、《荐季直表》等都是晋唐人临辜本。
钟繇向他儿子钟会讲书法时曾说:我苦学书法30年,每晚睡在床上还用手在被子上练字,时间长了,被子都被划破;看见大自然的万物,就在心里探索其形象而书之。传说钟繇在当时书法家韦诞的住所,见到了前辈书法家蔡邕的真迹,苦苦求要,韦诞就是不给,急得钟繇捶胸呕血。最后还是曹操拿五灵丹救活了他。韦诞死后,钟繇秘密派人盗挖其冢,终获蔡邕手迹,因而领悟到“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的12字真言,始得其笔法精髓。
二、钟繇的书法作品有哪些?
钟繇书法真迹到东晋的时候就应全部亡佚,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或者是临摹本, 或者是伪书。对于钟繇的作品通常的看法是“五表” “六帖”“三碑”。“五表”指的是《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调元表》、《力 命表》,虽然这些都不是钟繇的真迹,但是确是现存的钟繇书法之中艺术性最高的作品。“六帖”指的是《墓田丙台》、《昨疏还示帖》、《白骑帖》、《常患 帖》、《雪寒帖》、《长风帖》。“六帖”全部都是临摹本,《丙舍帖》和《还示 帖》比较接近钟体而且成就也比较高,属于上乘之作。而剩下的《白骑帖》等四帖 因为经过了多人的辗转临摹,早就已经远离了钟体。“三碑”指的是《汉乙瑛置百 石率史碑》、《魏上尊号碑》、《受禅碑》,这些碑体全部都是刻本,已经无从考 证是否是钟繇所作。
三、钟繇的代表作有哪些?
钟繇(151-230年),字元常,颍川长社人。魏明帝时受太傅衔,故世称“钟太傅”。钟繇所处的正是隶楷错变的时代,因此他的真书中也带有浓厚的隶意。他的小楷体势微扁.行间茂密,点画厚重,笔法清劲,醇古简静,富有一种自然质朴的意味。其书学曹喜、蔡邕、刘德升等人,能书隶、草、真、行诸体,尤以真书绝世。存世墨迹,最著名的有以王羲之临本翻刻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等。
四、钟繇的书法怎么样?
钟繇的书法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在书体上进行新的探索,在用笔、结体上都赋予了新的审美趣味。并首先把楷书引入士族文化圈,大致完善了楷书体格,使其与草、行书的关系,在笔法上融为一体,是为楷书成熟的标志。对于同时代的人而言,他的楷体是“新妍”,有所创造,多有异趣;对于后来的王羲之而言,则保留了“古质”,有隶书遗意、质朴之风。钟王之后,楷书不断发展,但钟朴王妍成为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审美定式。 在“二王”的努力和推动下,书法艺术经历了求美的进程与古朴的消退:楷书更加完善,字画渐趋平直,用笔更见方折,侧锋更具姿态,字体势巧而形疏。至王献之所书《洛神赋》,楷书已近乎唐楷法度,与欧阳询书法甚有相通之处。 到南北朝时期,北方的魏书和南方的楷书相融合,遂产生唐楷,成为后世楷书的光辉典范。
五、钟繇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钟繇书法真迹到东晋的时候就已全部亡佚,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或者是临摹本,或者是伪书。对于钟繇的作品通常的看法是“五表”、“六帖”、“三碑”。“五表”指的是《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调兀表》、《力命表》,虽然这些都不是钟繇的真迹,但是却是现存的钟繇书法之中艺术性最高的作品。“六帖”指的是《墓田丙台》、《昨疏还示帖》、《白骑帖》、《常患帖》、《雪寒帖》、《长风帖》。“六帖”全部都是临摹本,《丙舍帖》和《还杀帖》比较接近钟体而且成就也比较高,属于上乘之作。而剩下的《白骑帖》等四帖因为经过了多人的辗转临摹,早就已经远离了钟体。“三碑”指的是《汉乙瑛置百石率史碑》、《魏上尊号碑》、《受禅碑》,这些碑体全部都是刻本,已经无从考证是否是钟繇所作。
六、钟繇为何人所杀?
钟繇属于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