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文化印象
缅甸联邦共和国,简称缅甸,位于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西部,其南临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西南濒孟加拉湾,海岸线总长2655公里。缅甸西北部同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北部和东北部同中国西藏和云南接界,东部与老挝和泰国毗邻,首都为内比都。缅甸的形状像一块钻石,从南到北长约2090公里,东西最宽处约925公里。缅甸大部分地区在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缅甸是个佛教国家,85%的人口信奉佛教。
中缅山水相连,世代毗邻而居。缅甸与中国文化相近、文脉相连、文缘相通。
一、历史悠久的文化关系。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有贯穿川滇缅印的“金银大道”往来通商。据《史记》记载,汉代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张骞出使位于中亚的大夏时,曾看到来自四川的“蜀布”和“邛竹杖”,由此得知有一条从川西南到印度的陆路通道。这说明当时在这条陆路通道沿线,已经有了民间的互市往来。此后,这条通道上,民商往返络绎不绝,中缅两国使节、僧侣等也通行无阻。通过这条“金银大道”,四川的丝织品、金、银等从中国进入缅甸,再从缅甸运往南亚、中亚其他国家,而玉石、宝石、象牙、燕窝等从缅甸进入中国。互通有无的长期贸易,推动了两国的贸易,也交流了两国的文化。
缅甸最早形成的国家形态是骠国,存在于220年至832年之间。骠国是伊洛瓦底江流域的佛教古国,都城在缅甸南部的卑谬。骠国与当时的中国有着密切的往来。中国魏晋时期著作《西南夷风土记》序中,称骠国“位于永昌(今云南保山)西南三千里”。《旧唐书·南蛮西蛮传·骠国》记载:“骠国,在永昌故郡南二千余里,去上都(指长安)一万四千里。其国境,东西三千里,南北三千五百里。”其方位“东邻真腊国(今柬埔寨吴哥)”“北通南诏(今中国云南大理)”。唐代文献记载骠国都城是圆形砖城,周长160里,有12座门。613年至718年,骠国达到鼎盛,有18个属国,298个部落和9个城镇。唐朝贾耽《皇华四达记》和樊绰《蛮书》详细记述了中国与骠国交通的数条通道,足见当时双方往来之密切。794年,南诏归服唐朝,与南诏接壤的骠国也想依附于唐,曾几度遣使来华献乐。802年,骠国国王遣其弟舒难陀率乐队和舞蹈家,来到唐朝都城长安,献国乐12首,有乐工35人、乐器22种。白居易写《骠国乐》诗,描写了骠国乐的表演,其中写道“珠缨炫转星宿摇,花鬘斗薮龙蛇动”,可以看出,当时乐舞场面十分绚丽壮阔。白居易还代唐德宗作复书,赞骠国国王“得睦邻之善谋,秉事大之明义”。
骠国之后是蒲甘王国。蒲甘王国建于849年,其首都蒲甘在今天缅甸的蒲甘古城。蒲甘王朝在1044年统一了缅甸,成为一个强大的王国。蒲甘王朝时期,佛教被确立为国教,其历代国王都积极扶持佛教的发展,把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土地赠予寺庙。11世纪末,在蒲甘城有僧侣4108人。在蒲甘王朝的200余年时间里,都城附近大、小寺塔达5000多座,其中许多寺塔规模宏大,一座寺塔通常要历时几十年才建成。经过战火和地震的摧毁,至今,蒲甘寺塔仍保存有2217座,成为东南亚最大规模的寺塔建筑群。蒲甘王国北与中国的云南相连,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公元1106年(宋徽宗崇宁五年),蒲甘国王遣使到中国朝贡,与宋朝正式发生关系,宋朝待之以大国之礼。中国的佛教文化也对蒲甘产生了影响。在11世纪蒲甘建造的辛尼耶塔上,就塑有中国式的弥勒佛和阿弥陀佛像。瑞喜宫塔的辅助建筑瑞陶辛塔,也具有中国塔的风格。在1178年周云飞所著的《岭外代答》专有“蒲甘”条,并写道:“蒲甘国王、官员皆带金冠……有寺数十处,僧皆黄衣。”“徽宗崇宁五年二月曾入贡。”宋朝《蒲甘志》有“蒲甘”条:“国有诸葛武侯庙。皇朝景德元年,同三佛齐、大食国来贡,获预上元观灯,崇宁五年又贡”,等等。1279年,元朝灭南宋。1287年,元兵自云南地区进攻蒲甘王国,蒲甘城破,蒲甘王国成为元朝的藩属。
蒲甘王国衰败后,缅甸大部归元朝统辖。在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时,缅甸处在一个分裂的时期。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傅友德、沐英等人出征云南,在云南外围地区设立了宣慰司,实现羁縻统治,包括缅甸全境。当时,缅甸境内各王朝纷纷割据,在南部出现了勃固王朝(1281—1539),都城在仰光附近今天的勃固;在缅甸北部地区出现了阿瓦王朝(1364—1555),都城在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附近今天的阿瓦古城;在缅甸中部地区出现了东吁王朝(1531—1752),都城位于仰光北面260公里处的同古城(亦称东吁、东瓜)。以上三个王朝同中国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东吁王朝于16世纪中期统一缅甸,并将首都移至曼德勒附近的阿瓦城。通过一系列扩张,到17世纪初,强盛的东吁王朝先后吞并了兰纳王国(今泰国北部,以清迈为中心)、大城王国(大城位于曼谷北80公里处)、曼尼普尔王国(今印度东北部的曼尼普尔邦)、澜沧王国(今老挝),领土东面一直延伸到现在的越南边境,北面深入到中国云南,成为东南亚首屈一指的强大帝国。
明朝灭亡后,永历皇帝朱由榔曾逃到缅甸。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帝)在煤山(今景山公园内)上吊自尽,明朝覆灭。崇祯皇帝死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改年号为弘光。第二年(1645年),弘光帝死,朱聿键于福州登基称帝,改元隆武,后世称之为隆武帝,但1646年在福建汀州被清军所俘,绝食而亡。隆武帝死后,大臣们立即策划立新皇帝。1646年11月,朱由榔在广东肇庆即皇帝位,改年号永历。称帝不到两个月,永历帝就被清军追赶,开始逃亡。他先逃到梧州,后到桂林,又到云南。永历帝在进入云南15年后即1661年,随着吴三桂率清军攻入云南,他流亡到曼德勒附近的阿瓦城,后被东吁王朝囚禁,并献给吴三桂,1662年,吴三桂在昆明用弓弦将其勒死,终年40岁。历史学家把弘光政权到永历政权这段时间叫“南明”。
1752年,东吁王朝被贡榜王朝取代。贡榜王朝(1752—1885)是缅甸最后一个王朝,由雍籍牙创立,因此也称雍籍牙王朝,建都在阿瓦城附近的曼德勒。贡榜王朝进一步实现了缅甸的统一,于1767年攻占了暹罗的王都,并与中国发生战争。1762年至1769年的清缅战争,以双方签订和约而结束。之后,两国使节往来频繁,贸易呈现繁荣景象。清缅战争也使缅甸占领的暹罗得以独立,即今天的泰国。
到19世纪,英国逐渐蚕食缅甸。经过1824年至1826年、1852年、1885年至1886年三次英缅战争,首都曼德勒最终于1885年被占领,国王被俘,贡榜王朝灭亡,英国将缅甸纳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并将首都从曼德勒迁到仰光。
二、与中国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
一是通过滇缅公路从缅甸向中国抗日战场运送大量战略物资。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保证中国内地抗战的物资通道,中国国民党政府决定修建滇缅公路。滇缅公路,从中国云南省昆明到中缅边境畹町,全长950多公里,于1937年12月正式开工,动用民工20多万人,整个工程共完成土方2754万立方米,平均每人137.7立方米;石方295万立方米,平均每人14.75立方米;桥梁243座,涵洞1789个。这些都是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条件下完成的。经过9个月的艰苦奋斗,滇缅公路提前竣工通车。滇缅公路被誉为“抗战输血管”。从1938年12月滇缅公路开始运输,到1942年5月日本侵占缅甸和滇西为止的3年半时间里,大批援华物资通过滇缅公路源源不断运入中国,打破了日军的封锁战略。据统计,滇缅公路运货量1939年为27980吨、1940年为61934吨、1941年为132193吨。在作家萧乾笔下,滇缅公路是“血肉筑成的公路”,他说:“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第二条公路同一个民族的命运如此息息相关的了。”“当沿海半壁山河沦陷之后,敌人以为这下可以掐断我们的喉咙。那时,滇缅公路就是我国对外联络的唯一通道。滇缅公路不仅仅是一条公路,它是咱们的命根子。”
二是中国远征军。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矛头直指缅甸。这时,缅甸是英国殖民地。1942年1月,日军从缅甸东部入侵缅甸。1942年3月8日,日军占领缅甸首都仰光,接着向北进攻,攻占英军占据的地区。英军节节败退,请求中国派兵援助。10多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打了几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
同古(亦称东吁或东瓜)保卫战。同古在仰光北面260公里处,扼公路、铁路和水路要冲,城北还有一座军用机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率军接替英军守卫同古,从1942年3月19日至4月初,勇战4倍于己的日军,歼敌5000余人,重创日军,自己也伤亡达2500余人。同古战役掩护了英军撤退,为远征军的后续部队赢得了时间,最后第200师全师安全转移。日军承认,同古战役对于日军来说是缅甸战役中最艰苦的一战。
仁安羌大捷。仁安羌位于缅甸中西部,盛产石油。1942年4月,日军为夺取油田和歼灭英军,向仁安羌进攻。日军将英军打得溃不成军,并将7000余名英军团团围住,准备聚歼。英军向中国军队求援。中国远征军孙立人将军的新38师113团在团长刘放吾率领下,以1121人的劣势兵力,在英军坦克、炮兵的掩护下,向日军阵地发动猛烈进攻,战胜数倍于我的日军,歼敌1000多人,自己伤亡500多人,成功解救7000余名英军,以及被日军俘获的英军、美国传教士、随军记者等500余人。仁安羌的捷报,惊动英伦三岛,迅速传遍世界各地,受到各同盟国的赞誉。孙立人将军后来得到美国总统罗斯福授予的“国会勋章”,颁发颂词中写道:“中国孙立人中将,于1942年缅甸战役,在艰苦环境中,建立辉煌战绩,仁安羌一役,孙将军以卓越的指挥歼灭强敌,解救英军第1师之围,免被歼灭……”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1992年4月访问美国时,特向当年率团具体指挥解救英军、定居在美国的93岁的刘放吾团长致以亲切慰问,感谢他50年前在仁安羌战役中拯救英军的功绩。
中国远征军在缅东北腊戍等地区也沉重打击了日军。从1942年4月下旬起,因日军占领了缅北,截断了中国远征军的后撤之路,并攻入中国境内,中国远征军决定后撤。孙立人率领的新38师等向西进入印度。杜聿明率领第5军大部穿过野人山,回到国内。戴安澜率第200师在撤退途中,于当年4月24日攻占了日军占领的缅北重镇棠吉(亦称东枝),歼敌800余人。后回国途中遭日军伏击,戴安澜在突围时被两颗机枪子弹击中胸部和腹部,在缅北距祖国只有100公里之地的茅邦村壮烈殉国,年仅38岁。1943年,毛泽东赋诗给予戴安澜崇高礼赞:“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为戴安澜题写挽词,称其是“黄埔之英,民族之雄”。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出动10.3万人,伤亡56480人,付出巨大牺牲。
中国远征军第二次入缅作战是对日军反攻。1945年1月,中国远征军与中国驻印军在缅北胜利会师,先后攻克了一系列日军占领的缅甸城市,于1945年4月凯旋回国。
三、与新中国的友好关系及两国绵绵不断的民间交流。缅甸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中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国际环境及世界各国对新中国缺乏了解,因此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是迫在眉睫的任务。1949年12月,缅甸外长电告周恩来总理,表达了缅甸政府期望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交换使节的意愿。两国于1950年6月8日正式建交。建交以来,两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圆满解决历史遣留的边界问题。
周恩来总理1954年至1965年之间曾先后9次访问缅甸,留下了两国交往的不少佳话。特别是他在1955年4月和1960年4月,两次参加缅甸最重要的传统民族节日——泼水节,周恩来总理身穿缅甸民族服装同缅甸民众一道庆祝泼水节的情景,至今在中缅两国人民中传颂。在缅甸的佛教圣地蒲甘古城,有一座广为人知的“周恩来凉亭”。1961年,周恩来总理访问蒲甘时,曾为蒲甘的文物保护捐款。缅甸人民用这笔捐款,在瑞喜宫佛塔旁建造了一座凉亭,称为“周恩来凉亭”。
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在缅语中,“胞波”意为一母同胞的兄弟,两国人民自古相亲相融,“胞波”情谊源远流长。
中缅两国民间交往十分悠久又十分广泛。自古两国间民众就往来频繁,有的民族互相杂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文化上,中缅之间交流互鉴。
比如,骠国时到唐朝演奏《骠国乐》,就将缅甸至今使用的弯琴带到长安。因其演奏的音乐美妙非常,中国乐师对此十分新奇,便借鉴过来,在宫廷的音乐演奏中大量使用该琴,最后发展出一种专门的乐器——凤首箜篌。
比如,两国佛教交往十分密切。缅甸信奉小乘佛教,中国信奉大乘佛教,历史上两国间的佛教交往就未断过,一直延续到现在。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是北京八大处灵光寺的佛牙舍利四次到缅甸。灵光寺佛牙舍利是全世界佛教徒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圣物,分别于1955年、1994年、1996年和2011年四次赴缅甸供奉。1955年,佛牙舍利首次赴缅,引起轰动,每天有上万人朝拜;1994年佛牙舍利再次赴缅抵达曼德勒时,欢迎队伍长达20公里;1996年,佛牙舍利第三次赴缅,同样引起了巨大反响;2011年佛牙舍利第四次赴缅,从11月6日至12月24日,在内比都、仰光、曼德勒三个城市供奉48天,所到之处万人空巷,人们涌到街头跪拜迎接佛牙舍利。
比如,与中国的翡翠交易。缅甸盛产翡翠,世界上品质好的翡翠玉石95%以上来自缅甸,因此又将缅甸玉作为翡翠的代名词。日本、俄罗斯、墨西哥、美国加州等地均产有硬玉,但其质量与产量远不如缅甸。翡翠的主要输入国是我国。产翡翠的缅甸勐拱、密支那一带,距云南边境只有150公里。被称为“东方瑰宝”的翡翠经云南腾冲、瑞丽等边地输入我国,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据清朝进士寸开泰撰写的《腾越乡土志》记载:“腾为萃数,玉工满千,制为器皿,发售滇垣各行省。上品良玉,多发往粤东、上海、闽。”当时从缅甸到云南的官道上,经常有七八千甚至数万马帮运输翡翠玉石等物资,云南腾冲海关验货厅每天都摆满了各路货驮。在翡翠之前,朝廷以和田玉最为尊贵。清乾隆朝翡翠器多由地方官员进贡,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同,终于在皇家玉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形成玉、翠双轨制的框架,也就是形成了和田玉、翡翠并用的帝王玉的崭新局面。从此,翡翠玉的地位越来越高,一直延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