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因何受世人偏爱?
春日花园(油画) 1884年 梵高
近日,就在梵高167岁诞辰纪念日的当天,窃贼在凌晨潜入荷兰拉伦辛格博物馆,将梵高一幅名为《春日花园》的油画盗走,这场盗窃正是在荷兰拉伦辛格博物馆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闭馆时发生的。据该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被偷走的这幅画创作于1884年5月,是从荷兰格罗尼根博物馆借展,而这也是格罗尼根博物馆藏品中唯一一件梵高作品。这场盗窃事件让人感到意外的是, 《春日花园》的丢失并没有引起太大社会轰动,媒体也大多是平常地报道了这则消息。画作失窃后,英国《独立报》网站报道中有一句话颇引人注意:“其价值尚不清楚” 。
梵高一生创作约2000件艺术品,其中约900件是油画。综合对比以往梵高作品的拍卖价格,曾有12件作品拍卖成交单价超过3000万美元(约2 . 1亿元人民币) 。由于其大部分作品被博物馆收藏,拍卖市场难得一见,拍卖成交价也很高。而一把疑似梵高自杀用的手枪也被拍卖估值为6万欧元。但也有特例: 2019年9月,梵高两幅早期绘画作品在比利时城市根特以接近预估价22万欧元(约172 . 5万元人民币)拍卖成交,拍卖商约翰·基希根表示:“对买家来说,这两件的价钱很划算。 ”这或许为此次梵高“流量失效”现象提供某种信号,其原因似乎和早期作品风格有关,因为梵高早期作品与后期作品的绘画风格相去甚远。
如果仔细端详这幅1884年的《春日花园》便会发现,这幅画作色彩低沉,不像被人们熟悉的“梵高符号” ——洋溢的真情实感挥洒在明亮的色彩和流淌的笔触之间。1883年9月,梵高30岁时,父母搬到纽南,同年12月,梵高也来到纽南。当时梵高的父亲被任命为这里小教区的牧师,梵高就与父母共同居住在教区内,冬天时还给花园粉刷过。这段时光,梵高完全埋首于绘画中,画了许多村舍主题的绘画,比如1885年创作的《在农舍前工作的农妇》就属此类主题,梵高的技巧也从此慢慢走向成熟。
《春日花园》描绘的是纽南镇牧师花园的情景。1884年4月初,梵高给弟弟写了一封书信,他声称当自己看到这座半乡村半时尚的花园时,简直惊呆了。所以自己在同一个小角落里画了不下3幅钢笔画,想通过它们进行研究。但它们最后被毁掉了,因为梵高设想用一些特别的手法和细节来描绘画中的人物。梵高的确做到了,油画《春日花园》足够特别,它的画面色彩很暗,季节也难以辨认是春天,若不留意散落的零星花丛,也难知晓梵高画的是一座花园。画面里不仅没有春光应有的柔和,看向观众的黑衣女性反而又为花园增添神秘庄重的气质,这些创作手法都与人们印象中的梵高不同。但再看1885年的《在农舍前工作的农妇》 ,就会发现此时梵高的色彩不再那么暗淡了。因此可以说,在纽南镇期间,梵高是完全埋首于绘画的探索和研究当中的。他仅存的速写已具有较成熟的风貌,在用笔触排线和塑造方面也和后期的速写十分接近。这是一个过渡期,当梵高1886年开始遇见印象派和新印象派,加上日本浮世绘影响,他的油画色彩才由灰暗转向真正的明亮。
鲜艳火辣的色彩、如湍急波浪般急速的笔触、稚拙典雅的画面气质共同构成了梵高最终的艺术风格。梵高很欣赏日本浮世绘,希望自己的画也具有日本版画那直接而强烈的效果,并从印象派和新印象派修拉的点彩技法中汲取营养。最终他用或短直、或卷曲的笔触,把色彩化整为零,来追求画面的淳真之感——这种感觉不仅要能吸引收藏家,也要能让所有人感到快乐和安慰。这就是如今被人们熟知并喜爱的梵高。
一代代的后辈艺术家被梵高的艺术和精神影响着,他们把梵高和其精神奉为楷模,这里面就包括台湾第一代油画家陈澄波。作为梵高的崇拜者,陈澄波在1928年选择以模仿梵高自画像的样式为自己画自画像,以此记录人生的重要时刻。画中的陈澄波带着宽边帽,身穿学校制服,眼神锐利而坚定地看着前方,用向日葵作背景,显然表达了他对梵高的欣赏和仰慕。“在陈澄波遗留的藏书中,有两本是与梵高有关的,其一是《梵高小传》 ,其二是《梵高书信集》 ,这两本书都被陈澄波用红笔划了又划,显然他在阅读时候对书中内容深切认同并深受启发。而梵高对于艺术的执着和强烈的个性也深深地影响了陈澄波。 ”中国美术馆藏品征集部副主任赵辉介绍。吴冠中也十分敬爱梵高,他曾说:“我从青少年学画时起,一见梵高的作品便倾心,此后一直热爱他,到今天这种热爱感情无丝毫衰退。我想这吸引力除了来自其绘画本身的美以外,更多的是由于他火热的心与对象结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作品能打动人的心灵。 ”据吴冠中之子吴可雨回忆:“我上小学时,有一次下午放学回家,看见父亲正翻看画册,他叫我过去:‘你看这是什么? ’我一看,说:‘是梵高的《向日葵》啊。 ’‘不,这不是向日葵,这是梵高的心,梵高跳动的心呐。 ’那激动的神情至今仍印在我的脑海中。 ”吴冠中在梵高这里领悟到画画要用心灵和真情才能打动千万人。
尽管时光已过去近两百年,人们依然以各种方式缅怀这位诞生于19世纪的艺术天才。2017年,油画电影《至爱梵高》上映。这部耗时五年制作的电影,用65000帧油画,将梵高那标志性的流淌笔触贯穿整部电影,用画家本人的视角诉说其一生的轨迹。2019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用360°全息全景超高清激光投影设备、 VR逼真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梵高艺术沉浸式体验”展览,来“重建”梵高内心的艺术世界。现场中的梵高画作被还原成3 D场景,那些作品中的肖像也悉数“复活” ,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位绘画天才的艺术世界。
当没有生命的颜料和画笔被梵高点染在画布之后,就化为跳跃的“精灵”了。他在向日葵、干草垛等极常见景色里展示出的对生命的歌咏,平凡又伟大,这或许就是梵高作品获得无数后人追捧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