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有些书法爱好者,对柳体有些微辞,为什么?
颜体入门容易,精通太难,柳体入门不易,精通更难!
是的!现在写颜体好的人很多,对于笔划与结构的把握也挺精准的,可是,谁能把笔记融入到书法里呢?恐怕没有几个敢说吧?
颜体之所以没有划进俗书里 ,是因为其圆中寓劲,而且是浑厚的劲与健,没有这浑厚的劲与健,你说颜体不俗?难!杜甫曾说,书贵瘦硬始通神!虽说杜老夫子不是书法家,但是这句话对于书法来说确是至理名言!书法与为人相似,瘦又硬的人,你能说他俗气吗?不能!书法也是,瘦金体瘦,可是它韧且劲,柳公权瘦且劲,没有敢说柳体俗!一个又圆又胖的人俗不俗气?我感觉俗气!可是巅峰时的奥尼尔俗不俗气?谁敢说俗气!因为什么?因为他能挂着三个人扣篮,他能把篮球架都扣翻了!
柳体难是公认的,颜体至少在外形方面还有容易临摹把地方,而柳体呢?柳体的外形临摹起来都很难,就是一个方头,几个人敢说写到家了?还有劲健的钩,即使是《玄秘塔》的钩你能写,那《神策军》的钩呢?真的不易!
有人可能对柳体很有心得,笔划与结构都有了模样,可是,你看一看,就是简单的一长横,你能否写得方头整齐,弧度适当,并且是两段重粗,终端轻细呢?还有就是重复颜体的话,你的柳体有笔力吗?没有笔力的柳体真的没有神采啊!粗看很好,仔细研究就不成了!
无论颜体也好,柳体也罢!都不是写的像就行了,有形有神才成!
书法学习如果学颜体的话,一开始是比较容易上手,而学柳体的话,是很容易献丑的。
颜体的用笔特征是比较明显的,不论是早期的《多宝塔》还是晚年的《勤礼碑》、《麻姑仙坛记》等代表作,点画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就像拍照的时候,如果是个很多人的合影,你找一个胖子的话就很容易,但找一个很瘦的人就难点,道理一样的。
所以,很多人说颜楷容易上手。但是,很多学颜楷的很容易学到最后,写出来的字成了“墨猪”,只有肉了,而没有“筋”。我们说“颜筋柳骨”颜体的筋其实也是很难学到的,很多人学颜体只是徒具其表,颜体的内涵,这种“筋”的感觉很少有人能真正写出来。
而且,颜体因为特征太明显了,也很容易养成书写用笔的一种习惯,一辈子都摆脱不掉。所以你看很多书家建议学颜的时候,都是建议先从早期的《多宝塔》开始,而不是后期的《勤礼碑》入手,就是这个道理。
关于这个问题,赵孟頫在元代的时候就看出来了,曾经写信给一个朋友的时候说起过:
“近世又随俗皆好颜书,颜书是书家大变,童子习之,直至白首往往不能化,遂成一种臃肿多肉之疾,无药可差,是皆慕名而不求实。”就是说很多人从小学颜书,结果学到了臃肿多肉的毛病,到老了也很难改变。这是学颜书需要注意的问题。
而柳楷以骨力著称,学书法最难的就是骨力,古代书家对书法的骨力是非常重视的,因此杜甫诗云:“书贵瘦硬始通神”这是有道理在里面的。唐太宗李世民在总结书法学习心得的时候说:“
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
柳楷的点画的特征是瘦硬,容错率很低,因此结体就需要非常的严谨,所以写柳的时候,有时候差一点都觉得不舒服,所以对学书者的要求也高。
但是,柳书也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学者善于把握这些特征,注意去观察理解,再加上勤学苦练一样可以学有所成,莫被一些说辞而耽误了。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传统书法文化的分享,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
-
匿名2023-10-02 16:10:02总是尽职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