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三迭什么意思
一、阳关三迭什么意思
阳关三迭
【拼音】:yáng guān sān dié
【解释】: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
【出处】:唐·王维《渭城曲》诗:“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示例】:旧传《~》,然今世歌者,每句再迭而已。 ★宋·苏轼《东坡志林》
【近义词】:阳关三叠
【语法】:作宾语、定语;比喻离别
【成语故事】:唐朝时期,太子宾客刘禹锡每天上朝时路过一个平房,听到一个卖烧饼的男子哀叹地唱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邑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他给他一万钱扩大买卖,从此再也听不到他唱此曲了
二、古诗送元二使安西中的阳关是什么地方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中的“阳关”是: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
清晨刚下阵雨,渭城达到尘土湿润,空气清新,旅舍更加青翠。
朋友啊,再干一杯送别的酒吧,要知道西出阳关之后,就再也难见老朋友了。
三、酒泉夜光杯是什么?价值如何?
甘肃省肃州区在历史上曾称为酒泉郡,自西汉置郡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古河西四郡之一,也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酒泉夜光杯是一种琢玉而成的名贵饮酒器皿。
夜光杯
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酒泉夜光杯的生产历史十分悠久。而今,采用祁连山的老山玉、新山玉、河流玉精制的夜光杯,色彩绚丽,造型优美,玲珑剔透,早已远销海外。几千年来,酒泉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谱写了威武雄壮的画卷。
历史溯源
据东方朔的《海内十洲记》中的《凤麟洲》记载:“周穆王时,西胡献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满杯。刀长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这就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酒泉就出产夜光杯,而且是稀世之宝。
到了西周之时,已有夜光杯向中国政权进贡的历史了。只是那个时候是以和田玉制成夜光杯,运往长安、洛阳等地。后来因为玉杯在运输途中易损,则改为把和田玉运到酒泉,在当地加工成夜光杯再运输。后来和田玉供应不上,就改用在祁连山开采的酒泉玉来制作夜光杯。
西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载:
西周(约公元前1066年——前771年)国王姬满应西王母之邀赴瑶池盛会,席间,西王母馈赠姬满一只碧光粼粼的酒杯,名曰“夜光常满杯”。姬满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从此夜光杯名扬千古。夜光杯造型别致,风格独特,质地光洁,一触欲滴,色泽斑斓,宛如翡翠,倒入美酒,酒色晶莹澄碧。尤其皓月映射,清澈的玉液透过薄如蛋壳的杯壁熠熠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