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集会从纽南的教堂解散》赏析
纽南时期是梵高早期绘画生涯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这期间,最出名的画作就是《吃马铃薯的人》。而这期间他作品的基调无疑是对米勒的一种致敬,创作了大量反映基层农民生活的系列作品。《集会从纽南的教堂解散》
而纽南教堂的牧师正是梵高的父亲,这种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了梵高的创作热情,以纽南为教堂为主题的除了这幅《集会从纽南的教堂解散》,还有《纽南的教堂》《纽南雪地里的老教堂》《田野中的教堂》《纽南的老教堂和农夫》等作品,纽南教堂是梵高这个时期作品最显性的符号化标志,是解读梵高这个时期作品的密码。
《纽南的老教堂》
《纽南雪地里的老教堂》
《田野中的老教堂》
这幅《集会从纽南的教堂解散》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闪现着悲悯意识和苦难情怀。是对其父母以及生活在纽南这片土地上父老乡亲日常生活的一种深情的描摹,蕴含着浓浓的人文关怀,这种苦难生活在虔诚的祷告下,充满着宿命的悲怆色彩,漠然而欢欣,凝重而喜悦。俗世里的悲欢在教堂里祷告结束解散时,每个人的脚步似乎都透露出几许轻松,这种放下之后的解脱由于神性的加持而隐约带有一种圣洁的光芒。
《纽南的老教堂和农夫》
也许,在梵高的眼中,这座纽南教堂更是其父亲的一种隐喻象征。梵高的父亲是一位十分受当地人尊重的牧师,但古板严厉的父亲和梵高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张,而他慈爱温存的母亲给了他家庭的温暖。他父亲去世后不久,梵高创作了一幅名为《圣经》的油画,在这幅画中似乎暗示梵高和父亲的关系,圣经象征着虔诚的父亲,圣经之旁左拉的小说应该是梵高的自我象征,熄灭的烛台寓意着死亡。这幅画主题隐含着梵高对突然去世的父亲的崇敬,似乎表达着两个男人之间讲和的寓意,这种父子之间的微妙关系的转变像极了李宗盛所写的《新写的旧歌》表达的主题思想那样。
《圣经》创作于1885年4月,纽南。
《吃马铃薯的人》
梵高在纽南时期的作品比之后期的风格成熟期作品而言,其表达的情绪是内向的内敛的静水流深式的含而不露,这种静默而厚实的力量成为他这个时期作品最突出的品格,蕴含着一种无言的爱与悲悯,那就是对父老乡亲和脚下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眷念和热爱。
梵高这个阶段的绘画是受法国艺术家米勒的影响,关于纽南的绘画主要表达的是当时农民单调凄惨的生活。
梵高是1853年出生的,而他真正开始画画时1881年,也就是他28岁的时候。而关于纽南的教堂的绘画是在1883年-1885年,这个阶段梵高正好在妞南逗留期间。而在这之前,他正好跟法国著名农民画家米勒有过深层次的接触。并且非常崇拜他。而他父亲正好是纽南的牧师,而纽南也算是梵高的家乡。他非常喜欢那里的环境和那里的人。他那会对于自己绘画的能力是非常有信心的,他认为自己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而受米勒的影响梵高这个阶段想成为一个描绘农民生活的画家。梵高努力真实地描绘当地人和他们的生活。农民的单调的生活条件,他用松散的笔触来描述农民和环境。
综上所述,梵高在纽南的绘画是为了表达农民艰苦和匮乏的生活条件。是对当时社会底层人士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