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名家张静娴有哪些故事
张静娴老师,有名昆曲演员、昆曲名家、昆曲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说到最开心的事,对于张静娴而言,最开心的应该是演的戏大家很喜欢,演的人物大家很喜欢,这是最开心的。她说,没有遗憾,她一直觉得虽然她想人到了他们这个年龄,可能会有很多的怀旧,会想起很多过去的事儿,的确这几十多年一路过来很不容易,很辛苦,但是她觉得后来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值。要说她最大的愿望,她真的是希望年轻的一代能够青出于蓝胜于蓝,其实昆曲好,是他们这代人最大的心愿,如果他们的青年演员有很大的成就的话,那她想也是她老师的成就。
张静娴,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两届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她扮相端庄秀丽、戏路宽广,表演细腻传神,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熠熠生辉的舞台形象,张静娴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已经退休年龄的她,无论刮风下雨,每天依旧来到团里,逐个点拨指导自己的弟子,从亲身演出到培养弟子,张静娴和昆曲当时2011已经有了近半个世纪的缘分。那个年代,上世纪五十年代,是评弹很兴旺的时候,起码最少一星期会去剧场听一次,然后平时广播里的这个评弹节目,包括滑稽节目,她都是很喜欢的,有时候一边吃饭一边听,爸爸妈妈还说,你就不要吃菜了,你就听着这个广播,吃白饭就可以了。那个时候,就是好像主要的兴趣就在评弹上。有张照片很有意思,这个时候她说是学龄前,其实是学艺前,拍摄于11年五十三年前,现在六十多前,于1958年的9月30日,这个时候她是学校的文艺活动积极分子,那个时候她也很喜欢评弹,学了一点,那了就去唱,爸爸在后面给她写着,1958年秋联欢大会,静娴被邀参加表演评弹演唱,时年她12岁,1958年9月30日。后来回想起来,当时已经53个年头了,现在看到这张照片就很感慨,1959年,12岁的张静娴报考上海戏曲学校,被昆曲班的老师一眼相中,被分进了昆曲演员班。应该说是很陌生,像他们这样比较喜欢看戏曲的,都觉得昆曲太陌生,比较冷僻,不像其他所有的剧种,包括当时京、越、沪、淮,包括锡剧、甬剧上海都有,淮剧都有,就不知道昆剧,就没有昆曲剧团,好像大家都没有看过昆曲。
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但到清朝时已逐渐走向衰亡,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了振兴昆曲,著名表演艺术家俞振飞以及当时昆曲传辈艺人都参与到昆曲的传承工作中,张静娴她的主教老师是朱传茗老师,他是一个应该现在说起来,应该是一个非常杰出的昆曲戏曲教育家,很多他们这个昆曲闺门旦行当的现在是著名的演员,都是求教过朱传茗老师,他自己的表演这一块很强,老师的笛子也吹得很好,老师还会作曲,他很严格,但他不严苛,在课堂上上课的时候,他很严格,但是在课后他跟他们很亲切,他还会写打油诗,跟学生开玩笑什么,所以她觉得他们这个课堂,非常活跃,让其它课堂的同学会有一点羡慕。1966年,文革开始,张静娴所在的昆曲班原定学制八年,不得不因为这场运动提前结束。1966年“文革”之后,当然首先被赶下舞台的就是昆曲,因为江青说了昆曲是靡靡之音,不能够为工农兵服务,当时那个年代,他们都是很单纯的,那他们一下子也是觉得他们的确是在这个染缸里,他们学的都是“封、资、修的东西,赶紧要洗脑子,然后觉得对呀,这些戏是不好,我们应该为工农兵服务,当然应该演现代戏,应该学做革命人,就是这个样子。
在文革期间,《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被称为八个革命样板戏,刚从学校提前毕业的张静娴不得不改行,摆脱满身婀娜的闺门旦气质改唱京剧老旦,成功塑造了好几个革命的老奶奶形象。有张照片(沙奶奶)就想起了那个年代“文革”当中,改行唱京剧演老旦,这是《沙家浜》里的沙奶奶的造型和扮相,这是1970年的冬天,当时无数次扮演这个角色,在舞台上表演,因为是学过沙奶奶,学过李奶奶,觉得演老旦也挺好,这样的竞争也少一点,毕竟学铁梅,学阿庆嫂的同学多,老师们、同学们也蛮认可她,尽管在唱腔上,她毕竟是半路出家的,不是京剧出身唱起来,这个京剧味儿肯定是不如他们京剧班的同学,但是其他方面,可能形象上,表演上还有可取之处,大家也蛮鼓励她,所以她也很安心。
此时,张静娴已经完全摒弃闺门旦的婀娜多姿,在舞台上以一个个老旦形象示人。唱老旦后来还不错,把她选到了《智取威虎山》剧组,当年能够进样板戏剧组,是无上荣耀的事,首先是政治上得到了信任,然后在专业上,乜觉得你是有可塑性的,尤其像他们这种不是京剧专业出身的人能够到样板戏剧组作为培养对象,真是很让人羡慕,还有一张照片也是在文革那个年代的时候,当时穿着军装,他们去慰问演出,是1971年的冬天,当时她在上海京剧团《智取威虎山》剧组,因为他们那个时候要排《磐石湾》,所以整个剧组就到青岛崂山,住在渔民的家里,和当地渔民“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背身的这一位是现在有名的京剧演员李崇善老师,操琴的这个瘦瘦的就是上海的京胡名家尤继舜老师,一开始大家以为运动很快就会过去的,不曾想没完没了,而且老是下农村改造思想,一年里除了节假演出在上海,大部分时间要去下乡,那个时候农村的条件也很苦,而且那个时候一天到晚学习,一天到晚批判自己,真的很无聊,觉得前途很渺茫,也不晓得这个运动什么时候结束,自己今后到底还会干些什么,所以很多同学有的去参军了,有的去到工厂了,绝大部分是在文化系统内部的改行。她是不愿意改行,她是绝对不会考虑改行的,她想如果领导要她改行,她想自己也不会同意的,正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她觉得我必须更加努力,更加努力来演好这个样板戏,来唱好这个样板戏,固定自己在这一块阵地上的影响力,所以哪怕是在乡下劳动的时候,只要不劳动,她就会每天去吊嗓、练功,就这样。
上世纪80年代,昆剧团恢复,虽说毕业后就再也没有唱过昆曲,张静娴还是还是选择回到昆剧团。回到昆剧团先还是唱老旦了,唱老旦,当然大家对她也没有异议,老旦这个行当,昆曲跟京剧又不一样,京剧老旦也有很多的名家,也有很多的代表剧目,昆曲这个老旦行当是所有行当中可能是比较弱的一个行当,戏也不多,这个发展的前途跟其他行当是不好比的,然后这个时候自己就会思想斗争就很激烈。如果再回去唱闺门旦,一个是自己荒废的时间太长,十多年,另外一个,唱闺门旦的师姐、同学也很多,竞争肯定是很激烈的,所以当时她犹豫的时候也有很多人觉得哎呀,你老旦唱得这么好,为什么还要改回去啊,不是自找麻烦吗,因为她从心底里来讲,她也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她觉得她既然学了戏,她就希望自己能够在舞台上唱主角,能够挑大梁,所以她想自己还是选择回归,从零开始。
昆曲旦角中的闺门旦,一招一式讲究的是温柔如水的古典闺秀风范,年近四十的张静娴从最基本的腰腿功开始练起,把荒废了十年的业务从头拾起。首先你练功就要从跑圆场开始,因为她的个儿比较矮,所以她在台上演出,她穿的彩鞋是垫高的,他们叫内高的鞋子,大概有这么高,那么也是很多年都不穿了,腿都发直了还跑圆场,每天就是咬着牙练,因为他们这个练功用的彩鞋,彩鞋的头包了一块皮,它会比较硬,你长时间的这么走,大脚指就发炎了,就是脚沟炎,很疼很疼,晚上睡觉被子都盖不上去,就是这个样子。经过几年的苦练,张静娴的表演日臻完美,儒雅婉转的水磨腔,每每让聆听者耳热心酸,心动神摇,但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各种地方文化蜂涌而至,张静娴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昆曲的舞台下面观众越来越少。
演出本来他们排一个新的戏,可以演从一个月到半个月,到一周,到五场、到两场,就是这个样子,直线下降,那有时候真的是台下稀稀拉拉的,在台上就觉得很心酸,甚至有人也说,啊呀,你们这些人,你看其实你们这个年龄,那个时候大概四十出头一点,你们其实下半辈子还可以振作一下,干一点别的事,你们就别再吊在这棵树上了,大概只有昆曲灭亡了,你们才有真正的出头之日。但是她自己觉得好像尽管昆曲这条道路走得很艰辛,但是只有在这条路上走,她自己感到踏实,那她是觉得可能是我们现在这个国家还在转轨的时候,是不是等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形势好转,我们受教育的程度提高了,我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之后,我们对自己民族的传统这一块,会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会认识到一些价值和意义呢。上世纪90年代,在戏曲舞台上坚守30多年的张静娴凭借在昆剧(曲)《长生殿》中的出色表演,赢得了艺术生涯中的第一个梅花奖。他们从事了昆曲几十年,除了演老祖宗的戏之外,我们是不是应该有点作为,留下他们这个时代的作品。在她从事这个专业当时快五十年的时候,她想他们这批人,应该有这个能力,也应该有这个责任,应该可以创作一点,为他们后代留下有他们这个时代烙印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