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墉字会被甲骨文,金文概括为最神圣,最经典,最富哲理?
感谢邀请。
请恕孤陋。“墉被甲骨文、金文概括为最神圣、最经典、最富哲理”,有这个说法吗?
表示怀疑。那个建筑的造型,与上述的“三个最”,没啥直接关系吧?
不过,“墉”的字形字义字音变化,确实很有意思。
甲骨文中有“墉”,为——
见于“一期.前四.一一.一”、“三期.掇一.三九四”等十余版甲骨卜辞。
徐中舒先生对此字的解释是,象古代穴居有台阶旁出,台阶上并有覆盖之形。中间为穴居之室,上下为台阶。
他说,古代营穴居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穴旁有台阶以供出入,为免雨水下注,其上必有覆盖。
徐先生有一篇很著名的论文,叫《黄河流域穴居移速考——兼论地上建筑的由来》,专门讲述这件事。他讲,《世本.作篇》说:鲧作城郭,禹作宫室,桀作瓦屋。这些传说,究竟有多少信史价值?
他是就此进行考证的。
本人去过宁夏的水沟洞遗址,足以证明,旧石器时代,黄河流域的先民,已经住在半地下的穴居中,且上面有覆盖物,周围有阻拦雨水淌入的围挡。
“城郭”,或叫“城垣”,就是甲骨文卜辞中“墉”的含义。当然是第一个引申义。
而且,城郭之“郭”的本字,是“墉”的另一写法。
“墉”的两种小篆写法如下——
怎么会有两种写法呢?
徐中舒先生说,上面第一个写法——请原谅,实在打不出此字——是“郭”的本字;这个字和第二种写法原本是一个字;后来逐渐有了两种读音,就为了适应新的读音,造了“墉”字。
最初,小篆的“墉”只有一种写法——第一种。因为读音逐渐分化,就又造了第二种写法。
《说文》对第一种写法的解释是,“度也。民所度居也。”度,是边界;民居的边界,也就是“城郭”或“城垣”。
“郭”或“垣”之内为“城”;城之“围”或“界”为“郭”、“垣”。
小篆里,“郭”后来又有演化,写为——
《说文》释曰:“郭,齐之郭氏墟。”段玉裁注说,郭本国名,在齐境内。虚即墟也,古今字,如少昊之墟、昆吾之墟、大皞之墟、祝融之墟,等等。
墟,也就是遗址。许慎通过这个“郭”字,讲了一段历史。“善善不能进,恶恶不能退,是以亡国也”,郭国之君进退失据,以至亡国。段玉裁说,这个“郭国”,即左传中虢国。
关于“墉”,《说文》曰:“城垣也。”
段玉裁举了若干古籍中关于“墉”的例句,不必复述。
段氏说,这个写法,是因为前面那个本字,在秦以后,读若“郭”了,这是音变的起始时间。他还举例说,豕与亥,也是在这个时候分为不同读音的。
段玉裁在音韵学研究上非常之利害,著有《六书音均表》。他这个说法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