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法参赛总不能入展,请高人指点一下方向,可以吗?
谢谢,你的问题回答的人还不多,这勾起了我的兴趣。
这样一件作品,一件精彩的作品。为什么就不能入展呢?究竟在投展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试着来推演一下:
现在我就是评委了,假设。
第一秒
看你第一眼的时候只用了一秒钟。上下一扫,这样一个形式很常见的,哎吆上面放空比较大。给人的感觉呢不是太协调哦,字体对比也没有,冲击力不够啊!(眯起眼阔以再看看)
第二秒到第三秒的时候。
哦,看得出这是一件赵体风格的作品。(评委的眼睛都是很毒辣的,阅纸不甚了了,如果在第一时间内他没有找到你的风格归属;作品走的是哪一路;学的谁,没有下文十有八九pass掉)
第四秒到第五秒
当我的目光落到字里行间,看单字的时候。我就会在心里说这样的话:用笔不够呀!不实啊。结字也不怎么滴漏洞很多,风格想法啥的就不谈了……
经过了大约五秒钟之后,你作品的命运就已经被决定了。
下了。
有些作品不入流的作品评委在两秒以内。就已经摆手了。
能坚持五秒不错啦。
故事编完了。
虽然是编的,但是这样的情节我看大致符合所有送展(含省级及以上)85分以下的作品。能得85分以上的作品,那就能入复评了。接受多个评委,多轮轰炸和更为苛刻的眼光和细品。其中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或者被不完美的地方陆续被揪出来,比较研究以后,反映在分数上,结果就是个下。有文字学方面审美审读问题的,直接下。都属于比较可惜。
100分的作品,不存在的。
90分以上的,就已经是一次完美的胜利了。
能在评委那里坚持五秒及五秒以上时间的作品。都是不错的作品。
你的作品精彩吗?精彩!但是还不够精彩,这就是问题的关键,这是我比较客观的说法,没有夹杂主观的情感和其他因素,看图你就知道了,不明白可以和赵孟頫的字做对比。
没有写过圣教序,那你肯定会有很多笔画的线形线质上的毛病,发力上的毛病。这些属于胎里带的习气,非常难改,要痛改!
起笔也太缺少变化了吧?基本的藏露,尖圆呢
只有真正的做到心无所隘的去书写加强笔势的连贯性。才能够应用得到藏露。症结在哪:不熟呗。
我随便把图片放大了,翻一下就看出这么些东西。说的也不一定全对。看到其他的回答都是一些云山雾罩的东西。没用啊这些。
有的时候感觉老师们的话很是打击人说:你的字还没有入门儿呢。
你要细品:他的意思有两层含义。
其实就是指你的研习方向不对,不是南辕北辙方向也有点儿偏。
还有可能就是,你研习的层次还比较低,不够高、不够细、不够纯熟。
我这里用的是“研习”两个字。注意我的用词一定是研究性学习。一般字帖一大抄的,随随便便写写的。不在这个涉及范围内。
再回到入展这个事情,其实不应该成为你书写的唯一动力。什么事情都不能太功利。太功利化的话,反而适得其反。尤其是在备战期间。
杨明臣老师在“翰墨薪传”给上课时说过:书法这东西,门槛很低,但台阶很高。入口很浅,纵深很深。
三言两语也讲不完,发几张图啰嗦几句,希望能帮到你,祝你书艺不断精进
句号
作品确实用了功夫,但是如果要我挑毛病,不入展的理由还是有一些的。
1、作品首先分量不够。作为大尺幅作品,挂起来看不到字,作品整体字太少、轻笔画为主,感觉压不住纸。这是展览上不被允许的,同理还有篆刻,不管你篆刻水平多高,印屏上一定要是白文大于朱文,否则整张印屏没有什么分量。
您的作品,我光看一张图片都觉得整张纸上空的厉害。如果挂起来,以我的视力水平,隔五六米我大概会觉得这是一张白纸,这很影响展览效果,展览展览,挂起来看的视觉冲击力是非常重要的。
2、章法上处理太单调您在章法上采用了字距紧密,行距舒朗的形式。那么,这种章法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一旦采取这种形式,就一定是要在单字内做轻重、大小、呼应,在每一行中设置出墨色和轻重的呼应变化,这样作品的内容才显得丰富,才耐看。说白了,哪怕就是三板斧,也要让人琢磨一阵子,这样的作品通常能够入展的。
但是如果是从头到尾一个调子写下来,就会显得单调,评委也是见多识广,不论你是怎么写的,如果内容不够丰富,看第一个字就知道全篇的样子,那么,不入展也是正常的。
3、字数尺幅太尴尬作品的尺幅其实不算小,但是写的字却不大不小,既不是大字又不能算做小字,这是最难入展的,哪怕是展览上频频获奖的高手,投这么一幅作品也难入站。
如果按小字算,字数太少,才两百多字,以这样的尺幅在展览上字数起码要加倍,这样才会不会太空。
而算作大字,基本上没有什么冲击力,大字的基本要求就没有体现,也是不太合需求。
最后那么除上述之外呢,作品写的也不太耐琢磨,比如多笔画雷同,作品一行之内没有大小、轻重、粗细的对比,甚至还有部分字空间分的不太合理,盖的章也不符合要求等方面。
其实参展与书法练习不同,除了书法技能还要考虑到适应展厅、书写的视觉效果等方面,除了书写本身还有其他的工作要做,入不了展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加强学习,参展只是过程而不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