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幅山水画是什么?
中国现存最早一幅山水画是《游春图》。
《游春图》是隋朝画家展子虔创作的绘画作品,绢本、青绿设色,画上有宋徽宗题写的“展子虔游春图”六个字,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绘画馆。在早期的山水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该画是展子虔传世的唯一作品,也是迄今为止存世最古的画卷。
全画布局以自然景色为主,人物、佛寺点缀其间,摆脱了传统绘画“人大于山、水不容泛、树木若伸臂布指”的桎梏。而在笔法和色彩的运用上,《游春图》已然体现出早期青绿山水画“山峦树石皆空勾无皴,唯以色渲染”的特点。
扩展资料:
清时,《游春图》经梁清标、安歧等人之手而归清内府,后清王朝走向灭亡,此画随溥仪出宫被携至长春伪满洲皇宫的东楼收藏,日本投降后,伪满皇宫被洗劫一空,《游春图》也流落东北民间。
最后张伯驹先生被迫卖掉了豪宅和夫人潘素的首饰才凑出黄金200两《游春图》收回,并在1952年将此画献给故宫博物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游春图
《游春图》。《游春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卷轴山水画,也是中国著名画家作品中现存最古老的一幅。在中国绘画史上,被定为开篇述祖之作。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由于《游春图》卷并无款识。1400余年来都被历代认为是隋朝画家展子虔的作品。
该图以全景方式描绘了广阔的山水场景,图中除描绘了山水树石外,还描绘了白云出岫,杂以楼阁、院落、桥梁、舟揖,并点缀着踏春赏玩的人物车马,展示出一幅杏桃绽开、绿草如菌、水波粼粼,春风荡漾的春日融融之景象。
扩展资料
在《游春图》出现之前,中国早期的山水画通常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也就是说,绘画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比山还要大,而对于水的绘画,却永远不会有波光粼粼的形态,而是犹如一潭死水般地停留在画布上。
可见,在展子虔之前的,尤其是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画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这些画家们通常无法把握好山水、人物的比例关系,也不能完美、生动地展现山水的飘逸之感。
而《游春图》出现之后则打破了这种限制,全图无处不展现着一种空问之美,人物、山水疏密安排十分得宜,展现着自然界的交替、交换与重叠。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游春图
-
匿名2023-09-26 18:10:02让人对问题的解决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