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仅仅是黑白水墨吗?中国画在色彩方面不如西方油画吗?
中国美术史上,涌现了许多以山水水墨画著称的大画家,比如北宋的范宽,南宋的马远,夏垚,元四家,明代的仇英,清代的苦瓜和尚石涛等等
大自然是五彩斑斓的,但是许多画家画笔下的山水都是黑白灰,以墨分五色,表现山水的层次
因为古代山水画家,信奉道家思想简淡,朴素,淡雅的意境,黑白灰囊括了五彩斑斓的色彩,崇尚文人淡泊,平和,萧疏的心境
但是,并不是所有国画山水都是以墨分五色造境的
在中国古代,山水画派还有青绿山水画派,金碧山水画派
比如隋朝画家展子虔的作品《游春图》,是以青绿着色郁郁葱葱的青山,赭石着色树干,表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天
还有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作品《千里江山图》,也是设色山水画
画家以赭石,花青,青绿着色,大自然的巧夺天工,鬼斧神工在画家的画笔下,跃然纸上,表达天地山水宏伟浩荡的气势
所以,中国画,不是完全没有色彩的
个人拙见,只是中国画的色彩,设色单一,不如油画色彩那么层次丰富,不如油画颜料能表达关系微妙丰富的色彩
但是中国画,也蕴含许多西方油画不能及的优势
比如中国画中的深远的意境,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是西方写实油画所难以达到的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粉丝们,头条朋友们,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高见呢?
中世纪油画一般用什么油?
油画用桠麻子,松节油,油画是写实得多,有酱油色调,宗教题材画多。
对于中世纪油画用什么油,对于这个历史问题。本人比较有发言权,大学四年是油画专业。专业课有油画历史,对于中世纪油画历史的进程了如指掌。
中世纪一般都是用松节油,核桃油,亚麻仁油,以下我分别介绍几种油。
1.亚麻仁油,调色,分冷榨和热榨之分,现在国内市场上多为热榨的,分脱色与原色两种。就现在市面上一般的油画调色油,都是调和过的,但是里面油含量最多的应该就是亚麻仁油了。干了之后是亮光的。如果论干燥速度的话应该是没有熟核桃油快,也没有松节油快。
2.松节油,可以调色,涮笔,清洁画布,用松节油起油画搞,干了之后是哑光的,没有光泽,干的速度快,所以可以在起稿的时候用一点,或者是添加到调色油里面去。
3.核桃油,调色,核桃油又分生核桃油和熟核桃油,其二者最根本的区别就是,生核桃油干的很慢,熟核桃油干的速度较快。所以如果想用间接画法去画油画的时候,建议就是用熟核桃油,干了之后是亮光的。
人类最早使用的颜料是以水溶性材料为主的。在早期绘画中自发地以水、树胶或动物胶等天然的物质作为颜料的稀释剂和粘合剂是十分自然的,它们取材方便,使用简单,这在东西方早期绘画中是一致的。
调色油的具体使用:
第一遍: 不画单色稿、直接上色、局部推,蘸老荷兰松节油薄薄快速铺满画面、不留白底色。
第二遍: 开始塑造和找回心里想要的颜色、松节油加冷轧亚麻仁油少许达玛油塑造85%的成度。
第三遍: 用膏状罩染媒介剂局部推着找关系、半透明画法调整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