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感悟式鉴赏中国画(任意)的文章。
书画鉴赏的基本内容
中国书画艺术,同其他的造型艺术一样,其作品内容具有一定的说明性,而其表现手法则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使作品产生了一定的艺术性。中国书画的装饰性,是依存于书画创作的表现手法,主要通过中国书画所特有的多变的线条、点画、不同的设色、墨晕等等,来表现书画艺术的之美来感染欣赏者。
人们常说,书画欣赏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 ,这是针对在欣赏书画艺术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变化的反应。因为在欣赏过程中,他将涉及到一些比较复杂的心理功能,如情感、想象、理解等等,而最终将期转化为对书画艺术的评价。这种评价,包括对作者艺术风格的理解和判断,对书画作品艺术特点的认识,以至对书画作品艺术价值的大致评估。而这些判断,认识、评估是在自已原有基础上的一种提升,从而达到一个新的艺术思想境界。这种高级的精神活动,是属于一种智力与知识的测验。也是欣赏者,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来达到对艺术作品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思想的全面理解,如果从人类对艺术的感受来讲,它又是一种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作用的精神享受。
书画艺术的鉴赏一般出于二种目的需要,一种是“学术研究鉴赏”的需要,所谓“学术研究鉴赏”,是以理性的思味去鉴识、赏折、赏评其作品的“实质内容”。并全面深入地对其笔墨习惯、用笔特点进行鉴识,对其艺术风格、创作特色进行赏折,同时对艺术质量作出合理的赏评,有鉴有赏。通过鉴与赏,深刻领悟、理解作品中的实质内涵。揭示作品深刻的内蕴,剖折其美的形式、美的内涵及构成美的技法。由浅入深获得对作品的全面了解掌握。
另一种是“审美欣赏”的需要。“审美欣赏”的目的,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作用的精神享受。只要欣赏者集长期积累所形成的全部直觉经验与逻辑思维,瞬间便可达到审美艺术效果。其欣赏形式较为感性。“学术研究鉴赏”要比“审美欣赏”具有更高的要求性,两者虽然有相同的欣赏方法,即有着不同的目的要求。“学术研究鉴赏”多是理性的,“审美欣赏”多是感性的。而“学术研究鉴赏”的目的,除“审美欣赏”的目的要求外,更需要鉴赏者具有自身充实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学术研究鉴赏“是以鉴赏作品的艺术性和作品的创作特点、技巧、技法“实质内容”为首要任务。而一幅书画作品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构图、笔法、墨法、设色等这“实质内容”里,而这些“实质内容”正是作者个人笔墨习惯、艺术风格的体现,是作者反应在作品中“创作精神”实质的流露。因此,以“学术研究鉴赏”为目的的鉴赏,应从作品的全部到局部,从外面到内里,属步仔细鉴赏,从粗到细,特别是细微部分尤为重要。要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如徐悲鸿先生在中国画创作中提出;“识精微,致广大。”这句名言。就我们今天对书画鉴赏来讲,同样是适用的,书画鉴赏更应该做到“先识精微,然后再致广大”。只有这样我们的鉴赏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当我们在鉴定一幅作品的真伪时才不容易出错。
中国书画的最好鉴定方法,是靠以目鉴为主,因此、掌握书画艺术鉴赏是书画鉴定的重要基础之一。要掌握中国书画正确的鉴定方法,首先要懂得鉴赏,鉴赏的目的是要能看懂书画的“实际内涵”,懂得书画的表现技法和绘画语言,做到心领神会,产生对艺术的共鸣。书画鉴赏的主要内容是;创作内容、气韵二大方面,创作内容是指,绘画方法、构图、笔法、墨法、设色等,但最重要的是鉴赏书画的气韵,中国书画艺术质量的优劣关健是看气韵,而气韵生动与否关健在与笔墨的质量,由于中国画一笔落纸,优劣即定,不可更改,而笔墨又最能体现作者的表现个性。因此,创作内容实质与神韵是鉴赏的重点,也是鉴定真伪的关健。两者缺一不可。本文着重以中国书画鉴与赏的关系,分段来介绍给广大读者,为读者提供在书画鉴赏时的一些方便。
第一节 书画鉴赏的方法
鉴赏一幅好的书画艺术作品常常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鉴赏者的角度不同,鉴赏的效果也会多样性。这既表明了中国书画作品本身内容的丰富性,也表明了鉴赏要求的特殊性。审美欣赏一幅作品,只需很短时间可以完成,但从鉴赏作品的总体“实质内容”需要反复的“鉴”与“赏”,有时也会无限的“鉴”。审美欣赏,只要集长期积累所形成的全部直觉经验与逻辑思维来判断,瞬间便可达到审美艺术效果,审美欣赏,需要高度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而鉴定学的鉴赏,更需鉴赏者,具有自身内在充实的文化素养和深厚的艺术修养。
教你怎样鉴赏中国绘画艺术?
常有人问,怎样欣赏一幅绘画作品?这个问题如往细里讲,可以讲几天;如果简单回答,对方还是如坠五里雾中。我认为了解和掌握中国绘画艺术的一些要领,对于鉴赏大有裨益。
首先,要了解中国画的分类:
从画的内容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卉画、禽鸟走兽虫鱼画、界画等。
从画的形式或颜色上可分为:水墨、青绿、金碧、浅绛等。
从画的技巧上可分为:粗笔(泼墨)、细(工)笔、写生、写意、皴法、白描、没骨、指头画等。
从画的时代上可分为:古画、新画、近代画、现代画等。
中国画遵循以下几种特有的法则:
以线造型、以形传神是中国画的造型规律
中国画是以线存形的,中国画的主要绘画语言是线。通过线勾出轮廓、质感、体积来。西洋画用光为主要造型手段,光的运用是西洋画主要的绘画语言。这就使中西绘画在造型手段上有明显分野。中国画无论对山水的破线或是衣服的纹线,都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线型,巧妙地描绘着各种形象。我国东晋画家顾恺之和唐代画家阎立本、吴道子就是运用线描最好的画圣级大师。
“以形写神”是顾恺之的一句名言,从而确立了中国艺术神高于形的美学观。它与纯以抽象性为高的近代欧洲美学观具很大的区别,即画人不仅仅于形似.还要升高于神似,画出人的精神面貌,不停止于外形之模拟,不拘泥于自然之真实,这一论见为艺术家建立了艺术应竭力企求的高度,成为指导绘画创作的一个重要准则,也成为评判绘画艺术乃至各种艺术的一个标准。由于有了这样一个准则,传统的中国画不讲焦点透视,用线和点来来表现描绘对象。相比之下,中国画是一种更高超的艺术创作,不忠实于生活,而是通过描绘对象来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而多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西画更像摄影,传统的或学院派的画作追求和照片一样逼真。他们画的是现实的世界,有还原的成份。而中国画的是画家心中理想的世界。西洋画是“再现”的艺术,中国画是“表现”的艺术。西洋画是写实,中国画是写意。写意是中国造型艺术的主流,影响到所有艺术门类。
西汉茂陵前的石雕是大写意,艺术家利用天然石块的自然形状稍事加工,不甚雕琢,只用简单的几刀,略作钱刻,便表现出动物的内在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