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艺术  >  艺术风采  >

中国绘画通史的作者简介

时间:2023-01-05 浏览: 作者:笔墨纸砚网

一、中国绘画通史的作者简介

王伯敏,(1924---2013),浙江台州人。原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史学会理事,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他编著出版了《中国绘画史》、《中国版画史》、《中国美术通史》、《中国少数民族美术史》、《中国绘画通史》等五部美术史著作。在某些方面填补了中国以及东方美术史研究的空白。1992年国务院表彰王伯敏“为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予以国家奖励的殊荣。

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教育考研参考书目?

一、艺术学(050401)初试参考书目 1、《中国美术简史》 中央美术学院编 2、《艺术发展史》 贡布里希、范景中译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3、《艺术概论》第二版 郑锦扬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艺术学(050401)各研究方向复试参考书目 1、艺术考古方向 (1)《中国史纲要》 翦伯赞 (2)《中国画学全史》 郑午昌 (3)《中国美术通史》 王伯敏编 2、书法历史与理论方向 (1)《文字学概要》 裘锡圭 (2)《中国书法史》七卷本 江苏教育出版社 3、现当代艺术研究方向 (1)《新中国美术》 邹跃进 湖南美术出版社 (2)《演进与运动》 郑 工 广西美术出版社 (3)《艺术概论》 王宏健 4、艺术教育学方向 (1)《美术学科教育学》 常锐伦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三、美术综合理论(602)参考书目 1、《大学语文》 版本不限 1、《中国美术史纲》 李公明主编 湖南美术出版社 2、《西方美术史纲》 李行远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3、《美术鉴赏-造型艺术美学分析》樊林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初试参考书目 1、《中国美术史纲》 李公明主编 湖南美术出版社 2、《西方美术史纲》 李行远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3、《艺术发展史》 贡布里希著 范景中译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4、《美术鉴赏-造型艺术美学分析》樊林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初试参考书目与相关研究课题对应的复试参考书目 1、《国史概要》 樊树志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 2、《全球通史》下册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3、《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熊月之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 4、《清末社会思潮》 吴雁南等主编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0年 5、《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 人民出版社 1979年 6、《中国现代思想史论》 李泽厚 东方出版社 1987年 7、《国学概要》 钱穆 8、《中国学术史讲话》 杨东莼 9、《文献学概要》 杜泽逊 六、设计综合理论(604)参考书目 1、《大学语文》 版本不限 2、《20世纪风格与设计》 斯蒂芬・贝利・菲利浦・加纳著 罗筠筠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年 3、《外国工艺美术史》 张夫也著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年

像美术教育专业是属于要考美术综合理论,需要看四本书,《大学语文》、李公明的《中国美术史纲》、李行远的《西方美术史纲》和樊林的《美术鉴赏-造型艺术美学分析》,大题小做的课还不错,如果觉得不知道怎么复习的话可以看看,教室也是全天开放的,随时去都行,可以当自习室,都是新上的学姐学长带,比较了解题型和老师喜好

三、试论清代扬州地区的社会风尚与扬州八怪的绘画艺术

扬州八怪――中国绘画史上的一种市民文化现象

作者:陈兵

出处:《艺术百家》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2010年第一期

摘要:清代中期的扬州是一个财富雄厚的富庶城市,民间又有着字画收藏的传统,因此大批画家聚集在扬州卖画。其中一部分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杰出画家被称为“扬州八怪”。至今,不少学者习惯于把它作为一个画派来认识和研究。但是,扬州八怪并没有具备艺术流派的应有特征,它仅仅是一个画家卖画为生的松散群体。扬州八怪基于市场的需求和普通市民的喜好来进行艺术创作,既不像士大夫的逸笔戏墨,更没有院体流韵,其绘画形式与笔墨风格和扬州当时的文化风尚相关联,是我国绘画史上出现得比较早的一种市民文化现象。

关键词:扬州八怪;艺术流派;画家群体;商品化;市民文化现象

清朝中叶,工商业日渐发达,一些城市的经济有了很大发展,扬州就是比较富庶的地方之一。当时,扬州除了经济财富的远近闻名,书画艺术活动也十分活跃,形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绘画商品化市场,聚集了不少画家,其中有十数人被称为扬州八怪。扬州八怪的绘画以独具特色和新意,为人们所熟知,在中国绘画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外学者在研究中,通常对它会作一个“历史上的重要画派”的定位。美国学者James- Cahill先生曾经这样写道:“十八世纪最后二十五年刚开始时,‘八怪’中的七位都已去世了。仅存的罗聘是中国绘画史上(清朝)最后一个重要画派的孤独硕将。”①我国著名的美术史学家王伯敏先生在其著作《中国绘画史》中也认为:“‘扬州八怪’虽然都不是扬州人,但都活动于扬州地区。他们之间,有的相互往来,关系密切,在生活作风、绘画风格上,都有共通的地方,因此就自然地形成了一个流派。”②因此,古今中外的一系列类似判断,有关扬州八怪是一个画派的说法和看法,成了一种中国绘画史上常识性的东西。

然而,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周积寅教授曾经对我提到“扬州八怪不是一个画派!”我认同周积寅教授的这一观点。通过对扬州八怪的一些分析和研究,可以了解它的确不具备作为一个艺术流派的应有特征。虽然很容易把它被归纳为一个画家的群体,但是一个群体并不能意味着它就是一个画派。从当时的历史和社会情况来看,扬州八怪应当是我国绘画史上出现过的一个重要的市民文化现象。

为了帮助对扬州八怪的认识,我们首先对扬州画家和扬州八怪的概念进行区别。“据李斗《扬州画舫录》中不完全记载,从清初至乾隆末,扬州本地区的和从各地来的知名画家,就有一百几十人之多。”③这些居住在扬州的或者祖籍为扬州的画家均可称为“扬州画家”。扬州画家中,一部分个性鲜明、立意创新的杰出画家脱颖而出,他们的艺术作风与众不同,接近生活,突破传统,加上行为方式上有一些怪异,被人们称为“扬州八怪”。 “据《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载,‘八怪’是指金农、黄慎、郑燮、李W、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8人。此后说法不同,又有将华弧⒏叻锖病⒊伦烧辍⒗蠲恪⒈呤倜褚灾裂罘ǖ龋沧魑斯帧小>菅镏萑说乃捣ǎ斯帧褪瞧嫫婀止郑搿恕氖止叵挡淮蟆!雹苷庑┤酥校蟛糠侄疾皇潜镜厝耍械氖蔷阜卫螅詈笱≡窳搜镏菥幼

那么,这些画家为何在无数的城市中选择了扬州呢?其原因无非是扬州的富有。扬州靠近东海,居于南北之中,有运河和淮河的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地理上的优越条件,以及作为食盐的重要产地,使它成为了清朝中国的一个重要商贸中心。清代扬州的著名学者汪中在其《广陵对》中写道:“广陵一城之地,天下无事,则鬻海为盐,使万民食其业。上输少府,以宽农亩之力,及川渠所转,百货通焉,利尽四海。”可见,扬州经济的发达,主要依赖于盐业,盐运的垄断使当地的盐运官吏和盐商发了横财,同时使扬州具有了最高的消费能力。商人们在拥有了相当财富之后,开始热衷于大量收罗字画,艺术品交易之风蔚然,导致了书画市场的兴旺。因此利益的诱惑,引来众多画家聚集扬州。

这些从各地来的画家先前并不多有联系,扬州八怪中同出师门的更少。金农在中、晚年以后才以书画为生涯,没有具体师从。黄慎早年师法上官周。李W学画于蒋廷锡,后为高奇佩弟子。高翔初法弘仁,又学石涛笔意。华淮有∈аВ诰暗抡蚧善鳌V挥新奁甘窃谘镏莅萁鹋┪ΑK堑幕婊獠暮托问椒绺瘢蚕视腥嗣撬晕南嘟Α=鹋┥屏ナ椋莼恢痔厥獾氖樘濉捌崾椤保⒁越鹗榉ㄈ牖适贫俅熳郏煺嫫幼荆坊ㄊ瞧浠婊木琛;粕骶诨瘛⑸剿⑷宋铮菔槿牖媚笮础@铟W兼蒋廷锡、高奇佩两家之长,后来在扬州大受石涛作品的启发,他的特点是以破笔泼墨作画。高翔擅长花鸟和肖像,意趣简淡。华坏幕窕谴友с⑹倨饺胧郑缧憷觯婊飞嫌小凹碳D咸铮蘩⑸钡钠兰邸B奁赶不痘恚形突婊绺窬怨忠焓救耍淙患坛辛私鹋┨煺嫫幼镜淖鞣纾宋镌煨蜕先词芰顺潞槭诘挠跋臁

我们看到,扬州八怪除了基本都擅长于花鸟画之外,在师承关系和风格方面关系不大,不具有共通的特点和共同的倾向。如果仅仅由于他们后来迁居到一个城市,互相有些走动,就当认定他们为一个流派的依据,理由是十分单薄的。

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艺术家群体。”⑤自觉形成的艺术流派,要“成立一定的组织,公开打出自己的主张或艺术纲领,出版一定的刊物,组织和培养自己的创作队伍,有自己的代表性艺术家和代表作。”⑥“不自觉形成的艺术流派,往往是由一个或几个代表性的艺术家及他们直接或间接的追随者自然而然地形成的。”⑦按照如上的标准,即使把扬州八怪归到“不自觉形成的艺术流派”行列,也非常的牵强,不符合流派形成的原则。扬州八怪的每个人,作品风格鲜明特立,艺术地位分不出一个上下高低,他们之间几乎不存在着追随和被追随的从属关系,因此无法从中挑出一位或几位“代表性画家”来作为“画派”的领军人物。他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善画花鸟,而且都以“卖画为生”。这两个特性并不能代表他们在绘画思想方面有着共通性。所以,扬州八怪显然不是一个绘画流派。

但是说它是一个画家群体,扬州八怪名副其实,不过这个群体不是流派,而是一个没有具体组织形状的、各自为政的、松散的卖画圈子。是卖画的市场形势需要,致使了他们追求平民化、大众化、通俗化、个性化的绘画形式与风格,他们创造的容易让老百姓接受的绘画艺术形成了扬州市民文化的一道特殊风景。扬州八怪存在的阶段正是清朝统治的全盛时期,扬州的商品经济繁荣昌盛,新兴商业资本充实,又有着对书画的喜爱和需求习惯,扬州有这么一句古谚:“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商品市场的兴旺和扬州人文化消费的观念,使扬州成了画家卖画的最好去处。

扬州盐商的生活宽松浮华,附庸风雅,“咸近士风”,时常举办一些不同规模的文酒宴集,以雄厚的财力资助和结交画家。而商人与皇宫贵族不同,他们欣赏一种市民阶层含义的、活泼新奇的绘画。这种风气无疑吸引和感染着扬州八怪,促使了他们的变革,脚踏实地,突破传统,不受古人拘束,自觉地把作画方式从所谓的正宗绘画中解放出来。他们无法而法,依照主观感受表达个性,自由地表现作品的趣味性,用笔奔放,用色鲜艳,以独创精神洋溢作品的生命力,与当时绘画界主流恪守古法的作风彻底告别。此外,由于清初时石涛在扬州住过,对扬州的绘画直接予以了影响。扬州八怪对石涛崇拜之极,在推崇石涛艺术思想的基础上,他们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类题材带入画中,展现出平民巧趣,以鲜活的笔墨技巧赋予作品新的面貌。可以说他们是在石涛八大之后对传统文人画的又一次革命,倡导了一种让普通人喜闻乐见的市民绘画新风尚。“扬州八怪以敢于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精神,突破了文人画在创作和作品评价上的‘雅俗’标准,把文人画从逃避现实、脱离生活,引向关心现实、注重生活。”⑧

历史上,中国古代文人都怀有出仕做官的抱负,期望在造福百姓和维护封建秩序方面有所建树。而几经碰壁、绝意宦途的失意文人,则刻意标榜自己的清高,强调洁身自好,不苟同流俗。扬州八怪中的多数人都是无缘仕途,极少数的曾一度有过在朝廷里做官的机会,却不能得到很好发展,先后遭到罢黜或者愤然辞职。比较典型的是郑板桥,好不容易当了县官,最后也被挤出官场,落得贫困潦倒的生活局面。他们对官场腐败表现出深恶痛绝,对社会带有强烈的不满,对权力既向往又蔑视,心境清高又生活清苦,内心的愤懑往往通过吟诗作画来抒发,也借助性格行为上的狂放不羁来发泄。

严酷的现实,让他们愤世疾俗,然而又始终摆脱不了对官商经济的依附,经常处于矛盾和痛苦中,以至他们的思想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在当时的特定环境下,扬州八怪与扬州的官商关系密切,经常出现在大盐商举行的文酒之会上,吟诗作画,展示才华,争相卖弄,领显风骚。封建社会里商人的地位极其低下,所谓“士、农、工、商”,排位最末,为封建官僚和文人学子所不齿。盐商有了经济实力,便意图摆脱低俗,努力提高身价,开展一系列风雅活动,交往文人,巴结官吏。虽然扬州八怪一方面对盐商从心里反感,但是另一方面又热衷于与他们交际周旋,为了把绘画艺术转换为经济价值,文人的傲骨和好恶,这时被放到了次要的位置。

扬州八怪重视个性表现、提倡风格独创的绘画思想,不但不影响他们去适应商品交易中的规则,以及他们去迎合顾客的兴趣和愿望,商品化反过来加速了绘画的进一步大胆突破。“他们的题材风格,也要适应市场的需要,成为商业文化的重要产物。”⑨他们公开地宣称画画是为了卖钱,按质讨价索取报酬,郑板桥开出了历史上以尺寸大小论价的先河。扬州八怪把艺术创作与经济利益挂钩的行为,由此改变了文人画家把绘画视为雅事的历史。

不过在绘画作为商品交易的过程中,扬州八怪也会游离于矛盾之间。在利益的诱惑下,他们也会做一些违背艺术原则和商业道德的出格事情,甚至为了满足市场比较大的作品需求量,为了创造更多利润,不惜弄虚作假。罗聘当金农弟子的时候,金农常常给他下达代笔画梅的任务,完成后钤上金农的印章出售,从金农那里罗聘能拿到相应的酬劳。据史料记载,金农手下的代笔者有数人之多,其好友杭世骏写过《项均画梅歌》:“偶然耽究作诗旨,屈首金髯称弟子。髯今爱钱不动笔,均也甘心画不止。图成幅幅署髯名,浓墨识字世便惊。”项均也是金农的弟子之一。这时的金农,俨然是作坊的老板,他的一部分作品由弟子们来生产,以达到一定的制作规模能力。

在此之前,由于少有画家绘画制作的目的是为了市场流通,总的来说差别多般只存在于艺术思想和风格范畴。清朝绘画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有两股相互斗争的对立势力:一是以“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王原祁)为代表的“正宗”绘画,他们往往被划为“摹古”之流,功夫深厚,既得到士大夫的推崇,也得到统治者的青睐,势力强大,地位很高;二是以“四僧”(八大山人、石涛、渐江、石溪)为代表的“革新”绘画,强调个性解放,不受古人约束,自辟蹊径,所谓“古之须眉,不能生在我之面目,古之肺腑,不能安入我之腹肠”,是明清士大夫绘画的典型代表。花鸟画领域,也存在着宫廷绘画、自娱自乐的士大夫绘画和介于两者之间的文人绘画之分,后者影响为大。很明显,扬州八怪是站在“摹古”一派的对立面,维护着“四僧”的革新精神,与“四王”思想格格不入,他们承接了石涛、八大山人、徐渭的衣钵,是从“四僧”和文人花鸟画的路径延伸出来的一支“旁门左道”。他们的文人画与先前的文人画不一样,他们从根本上剔除了过去文人画那种山林隐逸的入世思想,而采取了积极的出世态度。造成这种本质区别的因素还在于,扬州八怪的作品是基于市场的需求和普通市民的喜好来创作的,既不像以往文人画单纯的逸笔戏墨,更没有院体流韵,他们的形式风格与扬州新的文化风尚紧密适应,丢掉陈套俗制,尽显平凡洒脱。归根结底,扬州八怪绘画现象是扬州绘画商品化的使然,是一种文人画风味的市民绘画。

可以说,经济的繁荣和个性画家的出现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对人类社会发展起着不可估量作用的商品经济,促使绘画从上层社会真正地移行民间,绘画不再是权贵的专属品,也不仅仅是文人隐士的消遣品,而是作为商品流入到了普通市民的消费市场。市场供需关系及其引起的绘画变革,是扬州八怪产生的重要原因,而后来市场的转移和衰败也是扬州八怪消亡的缘故。艺术作为人类社会的一项活动,在历史进程中必然要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和制约,经济在促进艺术发展,帮助新的思潮形成,活跃创作意识,刺激革新精神等方面的意义不可忽视。扬州八怪在经济利益与文人孤傲性格的冲突中战胜了自我,妥协于金钱,服务于市场。一掷千金的痛快,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无形中挑动扬州八怪的创造激情,在艺术上标新立异,融入平民生活,反对蹈袭模拟,直抒胸襟。扬州八怪所以在当时的扬州家喻户晓,客观上取决于发达的商业环境,主观上取决于画家对艺术个性的精心保护。在绘画作为商品进行交易的情形下,维持个人风格的独立,是保证个人作品畅销态势的前提。相反,艺术风格的趋同,只会削弱精英画家在艺术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因此,扬州八怪明确的个人面貌和艺术风格,是关乎他们能否持续拥有市场的重要资本;广泛的题材和新颖的技法,是他们的艺术被扬州市民喜爱的坚实基础。正是这些艺术与市场的发展规律,使扬州八怪在绘画走进民间、流通社会的过程中,创建了一种扬州市民绘画的特殊格调,在中国绘画史上功不可没。

①James Cahill《中国绘画史》,台湾雄狮美术股份公司,1996年第一版,第165页。

②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下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1版,第209页。

③杨新《“扬州八怪”述评》――文物出版社编《扬州八怪》,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3页。

④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下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1版,第193页。

⑤王建宏《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361页。

⑥王建宏《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361页。

⑦王建宏《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第362页。

⑧杨新《“扬州八怪”述评》――文物出版社编《扬州八怪》,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1版,第26页。

⑨洪再新《中国美术史图像手册・绘画卷》,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336页。

作者简介:陈兵(1963-),男,汉,江西定南人,文学硕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年留学日本,曾任东京现代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视觉艺术系副主任。

研究方向:中国画,中日绘画比较,环境造型。

“Eight eccentrics of Yangzhou” is phenomenon of resident culture in China’s painting history

Chen Bing

(Art and Design School,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Guilin Guangxi)

Abstract: Yangzhou was a wealthy city in mid-Qing dynasty, people in Yangzhou have tradition to collect calligraphies and paintings, which attract cluster of artists to sell their works there. Some painters were known as “Eight eccentrics of Yangzhou” by their unique personalities and distinguished features. Till today, lots of scholars are used to recognizing and researching them as a school of painting. However, “Eight eccentrics of Yangzhou” may be just a loose group who earn their livings by selling painting, they don’t have characteristics as a painting school should have. Neither “Eight eccentrics of Yangzhou” paint like scholar-bureaucrat, nor do they paint like academic painters. They just paint according to market demand and residents’ favors. Therefore, their painting style is closely connected to Yangzhou’s culture and fads. In fact, “Eight eccentrics of Yangzhou” is early phenomenon of resident culture in China’s painting history.

Key words: Eight eccentrics of Yangzhou, arts school, group of painters, commercialization; phenomenon of resident culture

感觉不错,赞哦! (0) 下次努力,加油! (0)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一、有谁知道比较好的绘画论坛 疯狂画尺森运春尘笔论坛陵梁 美术同盟 二、求一些美术学习交流的网址!!!免费的! 氛围不错的下面纯锋搭两基则个。。。。不过做拿你需要先注册...
一、王麦秆油画的市场价位是多少 一般要看年代,品相。告首备王麦秆的油画作品装潢袜毁精致、规格3*3尺的市场价位大约在4-5万。一般的芹春也得1-2万。 二、国内哪位是画国画...
每每说到当代油画,就有一连串的油画家的名字,比如,罗中立、靳尚谊、杨飞云、艾轩、陈丹青、刘晓东、李壮平、陈逸飞、冷军等等一些当代著名油画家,问题来了:当代著名油画大师冷军...
推荐阅读
  • 天津书法协会会长是谁? 2022-06-03
  • 近现代世界主要美术流派的特点都有哪些? 2022-06-20
  • 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的顾问名单 2023-03-31
  • 你如何评价意大利画家柯雷乔的油画《丽达与天鹅》的画风? 2022-06-18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特别鸣谢